从《言叶之庭》分析婉转的艺术风格摘要:新海诚,本名为新津诚。
生于1973年,长野县南佐久郡小海町出身的新生代日本动画作家和电影导演,目前居住于东京;日本长野县野泽北高等学校、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国文学专攻毕业,于2002年公开独立制作的动画短片《星之声》受到瞩目。
此后导演发表一系列动画长片《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秒速5厘米》《追逐繁星的孩子》,引起日本及国际关注,得到诸多奖项,因其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情节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影像文学”。
2013年新作《言叶之庭》,运用日趋成熟的视觉语言描绘了一位因流言即将被迫离职的女教师和立志成为制鞋师的男学生之间在雨天发生的情感故事,以其细腻流转的色彩铺陈和浪漫励志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如果说其前一部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是对动画大师宫崎骏享誉世界的少年冒险奇幻风格致敬的话,那么这一部作品是新海诚挑战表现从未描绘过的氛围和情感,标志着导演正式开始进入都市题材的个性化试探性的尝试。
故事灵感源于公元8世纪下半期,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开篇的“孤独的悲伤”之恋,意在表现在爱到来之前寂寞地渴求着某人的这种感情,根据新海诚的观点:这并非是仅仅与某人的爱、羁绊或约定,而是想描写那伫立在身边却又感觉遥远的人。
作品细致深入的表现了梅雨季节的天气变化、日本庭园、鞋子三个助力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视觉意象。
关键词:雨、鞋、脚、日本庭院
一:属于《言叶之庭》的艺术风格——雨
艺术风格: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
它是艺术家鲜明独创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
雨在这部电影之中贯穿了电影的始末,故事中的第一场雨是一场雷阵雨,轰轰行驶的通勤电车和轨道擦出了水花,镜头一转,绿叶倒映的湖面上划着雨水的波纹,出了站台,抬头望着灰色下雨天空的主人公秋月孝雄认为:只有雨才能给自己带来儿时自己认为触手可及的天空的味道。
撑起一把透明雨伞,向公园走去,这里也是秋月与雪野百香里第一次相遇的地方。
秋月以为自己认错了人,可
是雪野从校徽中认出了秋月,于是吟出了一首诗:“隐约雷鸣,阴霾雨天,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之后便离开。
从第二场雨开始便进入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梅雨季节,一个是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努力设计鞋子的高中生,一个是不明身份喝着啤酒吃着巧克力的女性,就这样在一个亭子里聊着天,原本孤单的心渐渐地靠近了彼此,秋月也第一次把自己做一个鞋匠的梦想告诉了雪野,第一次和别人说自己的想法,直到秋月像雪野表示自己想做一双女鞋,可不可以做自己的模特雪野并答应时,天空微微放晴并下起了太阳雨,有几缕阳光照进了庭院,还有几道淡淡的彩虹和一只在树杈鸣叫的小鸟,这一次雪野也表露了自己的一点心声“我还能坚持下去吗”最后一次雷阵雨将故事带到了高潮,暑假无意间在学校碰到了雪野的秋月终于通过同学直到他是自己高中的古文老师的身份,在课本的《万叶集》里找到了答案,在一个晴天的公园里看到了雪野,雪野也被晴天赶到的秋月大吃一惊,“隐约雷鸣,阴霾雨天,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没过多久,天上雷声滚滚湖面雨点激起的涟漪越来越紧密雪野带秋月回自己的家中去避雨。
秋月在换洗衣服以后,看着雪野小姐,“雪野小姐”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惊讶之余的雪野小姐却说“不是雪野小姐,是老师哦”,秋月明白了雪野对自己的拒绝准备离开,雪野坐在椅子上反复回想雨中庭院里秋月对自己说的话,终于冲出了门外,窗外阴沉的天气依然下着大雨,听到了秋月激动地诉说,后,雪野和秋月抱在了一起,她告诉秋月,是他给自己一直不敢前行的勇气,这时大雨随着两人的拥抱变成了晴天。
二:属于《言叶之庭》的艺术风格——鞋
同样作为一直婉转的艺术风格,脚也在这部作品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部电影之中,脚的特写总共出现了7次。
第一次是秋月和雪野第一次相遇的地方,专注于画鞋设计图的秋叶注意到雪野也是从脚开始的,第一次雪野穿的一个露脚背带黑色脚带的中跟皮鞋,配着巧克力和啤酒的雪野总让他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第二次的特写是两个人不期而遇的相遇在亭子当中,秋月在构思着脚型,无意间瞥到了雪野的脚,这一天她穿的黄色的瓢鞋。
第三次是雪野在家同分手的男友一边打电话一边用手抚摸着自己的脚,昔日的男友口吻依旧很温柔,却不愿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相信她。
第四次的特写是在亭子中,秋月想为自己设计的女鞋找一找灵感,雪野脱下鞋子为秋月做模特寻找灵感,并在这时透露了自己无法顺利走下去的苦恼。
第五次,第六次是当梅雨放晴,雪野穿着凉鞋在亭子之中。
最后一次的鞋子的特写不同于往前,之前的镜头都是穿着各种各样的鞋子的雪野,这次是赤裸着脚的镜头。
来到雪野家中的秋月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对雪野的爱慕之意遭到拒绝离开后,犹豫过后的雪野是赤裸着脚房门,在楼梯台阶的她听了秋月自己内心的想法,被恐惧压的迈不开脚的雪野终于迈开了脚步,雪野终于承认当自己被恐惧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是秋月支持了了他。
三:属于《言叶之庭》的艺术风格——日本庭院
动画作品色彩的设定服从于创作者的角色表现意图,借助于直观的生
理和心理作用,色彩对于动画作品视觉质感和情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言叶之庭》的主要场景,即标题中的“庭”,场景原型实际取材自横跨东京新宿区与涩谷区的国民公园“新宿御苑”中的日本庭园区。
园内植物种类众多,是赏樱与赏枫的着名景点。
在创作者精妙的绘制下,场景开阔辽远,梅雨时节公园水雾缭绕,远看植被层层叠叠,十分优美,与庭院后面高冷的水泥大厦相互映衬,更烘托出故事发生地如梦似幻的意象。
庭院内部各种浓淡深浅不一绿色调的大量运用,随着雨天天气光线的变化强弱,凉亭背景植被颜色或暗绿或鲜绿,冷暖色调始终根据光线调整对比呈现,使男女主角相遇的约定之地的视觉意蕴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14分钟左右,阳光照耀下的雨丝打在树叶上折射的光芒,使故事发生的氛围颇为浪漫,对二人的进一步熟识做了渲染。
对避雨凉亭轮廓线的亮色处理,反衬了阴雨天气中室内人物轮廓的暗部,人物塑造看起来更加饱满立体。
镜头时而推进表现庭院植被细节被阳光映的通透的浅绿叶子,时而推高俯视整个庭院布局,着重表现自然光线对植物轮廓的照射产生的或明或暗的光影变化,尤其是在第30分钟,植物的叶子轮廓投射在人物的脸上,留下斑驳的阴影,再装饰远处湖边反射的光斑,自然之美让人沉醉其中。
新海诚在电影制作期间也经常徜徉其间进行创作,这种对自然现象,光影的极大关注以及日本庭院极具民族特色精确的还原无不考验着动画制作者对事物观察的精细程度和对塑造人物活动空间环境的整体审美水平。
新海诚的动画作品试图还原一个细节真实的世界,通常他的场景描绘暗色极其透明,亮色异常绚丽;注重光线的微妙变化和折射角度,对朝霞和傍晚阳光光线的变换刻画极有灵感,特别是对一段时间的过渡譬如傍晚到黑夜太阳光线颜色由明转暗时机的熟练把握和塑造;通过冷暖光源的变化对周围人、事物和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的准确呈现以及对阴影色调的细腻多变的富有情感意味的处理,是新海诚动画作品致胜的秘籍。
《言叶之庭》中人物轮廓线的颜色随光线变化而变化,呈现光线折射下的色彩,突破了以往新海诚动画作品人物较为单薄的二维设定,使人物在周围环境色的影响下显得更立体,更富画面感,色彩愈加绚丽动人。
一个是以制鞋为梦想的高中生,一个是自己无法继续前行的成年人,有着年龄差距的两个人在一个下雨的庭院中不期而遇。
从雷雨到梅雨再到雷雨,雨渐渐的拉近了两个人距离,一场场雨的变化,一次次脚的特写,把故事串联单的十分巧妙,不论前面是多大的困难,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脚步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