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1两种电荷ppt+flash_自用(1)

15.1两种电荷ppt+flash_自用(1)


观动画想问题!
为什么油罐车尾拖一根铁链?
课堂小结 一、电荷
摩擦起电现象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五、元电荷 六、导体和绝缘体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 e的整数倍。
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 领不同. 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 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是实质是: 摩擦过程中电子的转移。 在摩擦的过程中: 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 而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 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 而缺少电子带正电。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 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为什么摩擦后物 体会带电呢? 电子发生了移动。
实验
导体 。 1、有些物体善于导电:
例如: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 。 绝缘体 2、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 。 例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 3、金属导电靠 自由电子移动。
四.验电器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工作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工作作用: 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交流与讨论
1、试一试,用验电 器怎样检验物体是 否带电? 2、用验电器还能粗 略比较物体带电的 多少吗?
箔片张开角度不同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 什么?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 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 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 上有 静电 ,而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了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 的电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 中存在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 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 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D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一、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三、 验电器
1、摩擦起电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学生讨论: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为什是正电,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为什么是负电?
2.用塑料梳子多梳几下头发,头发为什么 会越梳越蓬松,并随梳子“飘”起来。 3.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有时候会 发现衣服会粘在皮肤上,为什么?
4.冬天在晚上脱毛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 甚至出现火花,简要分析一下原因。
所带电荷的多少不同。
五.电荷的多少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 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五.电荷的多少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C。
带“辫子”的电
你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
张华说:“在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
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 着梳子飘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 能吸轻小物体说明带 电;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能吸轻小物体说明带 电。
2、家庭作业:
(1)阅读P45[加油站]了解静电感应
(2)完成P45“不友好”的气球实验
(3)阅读P45[信息窗]
祝同学们不断进步!




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D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 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 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 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3.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 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 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B)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结论: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 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 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 带电,叫摩擦起电。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 物体。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 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 小火花,并伴有“啪啪” 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 摩擦 时因 起电, 发生摩擦起电的缘故。
导体和绝缘体,金属导电的原理
带电方法: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1、摩擦起电; 1、是否能吸引轻小
物体;2、是否能使 2、接触带电;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一 定的角度;3、根据 3 、感应起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则乙可 带负电 不带电 正电 能___ 也可能_____,丙带____。
2、物体带电 3、带电实质
1、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1、原理
2、构造
2、电荷间作用规律 3、使用
自评与互评
你在本节中学到了 它们的价 学习效果 什么 值在哪里 如何 学到了哪 些知识 学会了哪 些技能 认识到了 哪些研究 方法 其它方面 的问题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课本P46作业 1、2、3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应用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散开的塑料绳越捋越开原子的核结构:原子是由位于 中心的原子核和 核外绕核高速运 转的电子所组成
3.元电荷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 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