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测试题一、选择题(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图Ⅰ中的铁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嵌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
图Ⅱ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
据此完成4~5题。
4.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风沙 B.遮阳防雨 C.避寒保温 D.防御滑坡5.甲地隧道窗口应该避开(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下图表示2014年广东省、山西省、福建省、云南省四省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万吨),完成6~8题。
6.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份是( )A.山西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B.山西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C.云南省、福建省、山西省、广东省D.广东省、福建省、山西省、云南省7.甲省级行政区铁路货运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丰富 B.地形平坦C.人口众多 D.河流缺少8.乙和丁的货运方式结构比较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地形地势③产业结构④经济规模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
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回答9~11题。
9.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的距离()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B.机场>高铁>高速公路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D.高速公路>机场>高铁10.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最可能为()A.200 km B.600 km C.1 000 km D.1 400 km11.我国高铁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高铁对民航客运冲击最大的是()A.北京—广州B.杭州—上海C.济南—上海D.兰州—北京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覆盖31个省份、全长2.7万千米的“五纵两横”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的作用。
回答12~13题。
12.“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海运??????C.铁路 ???D.管道13.“绿色通道”开通的意义为(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③增加了交通流量,加剧了交通紧张状况④切实改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我国将投资212亿元建设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
建成以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将朝发夕至,比坐船快许多倍。
据此回答14~15题。
14.对该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C.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 D.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15.下列关于建设该铁路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 B.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C.利于国防建设和民族团结 D.利于沿江区域经济发展厦深高铁是我国东南沿海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图,完成16~17题。
16.厦深高铁全程桥梁145座203千米,隧道74座133千米,全线桥隧比重达67%,其主要原因是( )①节约用地,减轻生态破坏②运行更加平稳,省时安全③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④缩短铁路里程,节约建设投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7.厦深高铁的开通将最先影响厦门的( )A.城市等级 ??B.服务范围 C.功能分区 ??D.行政范围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析梁悬索桥。
如图所示为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景观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植被 ??B.气候 C.河流 ??D.地形19.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 )A.缓解噪声污染 ?? B.提高通行效率 C.减少洪涝灾害 ?? D.增加科技含量读江西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示意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1.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下图某城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该城区聚落的变化过程中(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郊区城镇数量增多③城市人口数量增加④城市人口比重增加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③④ ?? ?D.①②④23.图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铁路交通的布局变化 ??B.公路交通的发展变化C.城市结构的布局变化?D.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读成兰铁路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成兰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障碍主要有()①泥石流②火山③喀斯特地貌④滑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修建成兰铁路的重要意义有()①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②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③促进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④改善沿线地区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26、读中俄原油管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过去选择铁路运输,现在选用管道运输有哪些优点?(2)修建中俄输油管道,沿途需要克服哪些困难?(3)简要分析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7、(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着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
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着名的“医药谷”。
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
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2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的中国铁路长远规划,到现在已经基本成型。
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五纵六横八连线”,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材料二中国与泰国就中泰铁路建设于去年签订了协议,中泰铁路包括四条路线:曼谷—坎桂、坎桂—玛塔卜、坎桂—呵叻、呵叻—廊开,形成一个“人”字形,纵贯泰国南北,总长867公里。
中泰铁路建成后,每年将为泰国增加200万中国游客,为泰国农产品出口进一步提供便利,使泰国成为东盟的交通枢纽。
中泰铁路向北连接老挝万象、直达昆明,向南通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构成泛亚铁路规划的重要一环。
材料三?下图为高铁高架景观图。
(1)我国大力发展高铁有什么作用?(2)简述中泰高铁建设对云南的意义。
(3)高铁为什么大多采用高架桥形式?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测试题参考答案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兰新铁路与天山南麓的1 000 m等高线大致平行,且经过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铁路的修建和建成后的行车安全;铁路没有经过城镇,且该区域河流水量小,耕地很少,故聚落、河流、耕地都不是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
故选D。
第2题,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合理之处。
故选B。
第3题,兰新铁路并没有吸引城镇沿铁路线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而绿洲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城镇分布最理想的地区。
故选B。
答案:1.D 2.B 3.B 解析:第4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多个风口,地上隧道能阻挡风沙。
第5题,甲地北侧为两个山峰之间的敞开区域,当北风经过时,受狭管效应影响而风力会加大,故隧道窗口应避开北侧。
答案:4.A 5.D解析:第6题,甲没有水路运输,在四个省份中只能是山西;云南境内大河多落差大而水运条件较差,而福建有较多的河流,同时临海而水运条件要好于云南,故丁为福建、丙为云南。
第7题,山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属于大宗货物,适合铁路、水路运输,但山西水运条件差,故铁路运输运量大。
第8题,广东与福建同为沿海省份,省内资源较缺乏,主要为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相似,适宜水路运输;同时地形都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较少,适宜公路运输。
故两省货运方式相似。
注意经济规模广东远大于福建,纬度与货运方式关系不大。
答案:6.B 7.A 8.C9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机场离客源地最远,高速公路离客源地最近。
10.选C在1 000 km,高铁门到门旅行时间与飞机相同。
11.选C高铁网建成后,200~1 000 km区段中,高铁门到门旅行耗时最短,对民航客运冲击最大。
北京—广州和兰州—北京超过1 000 km,依然是航空竞争力最大;杭州—上海不足200 km,高速公路竞争力最大。
【解析】第12?题,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且速度较快,故适于鲜活农产品运输。
第13?题,“绿色通道”的开通,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销售数量,扩大其销售范围。
12.A?13.B第14题,铁路的修建主要目的是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铁路经过城市分布集中区及资源集中区可带动城市的发展和区域资源开发。
第15题,铁路经过我国的边疆地区及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可巩固国防及加强民族团结,而上海至重庆的铁路建设这一点不明显。
答案】14.B?15.C 【解析】第16?题,厦深高铁沿线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全?线桥梁、隧道比重高,可以节约用地,同时减轻生态破坏,①对。
桥隧比重高?能够减少线路起伏,运行更加平稳,省时安全,②对。
线路所经聚落不会减少,?不会减少拆迁量,③错。
桥隧建设投资更高,④错。
第?17?题,高铁开通直接?扩大对外联系,即服务范围扩大,B?对。
16.A?17.B【解析】第?18?题,在山区,由于地势起伏大,公路多选择呈“之”字形?迂回前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