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梁实施性施工方案(DK459+592. 88〜DK459+705. 08 (466旷469#墩))一、编制依据:⑴郑西客运专线第11标段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⑵铁一院施工设计图纸。
⑶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相关规定。
⑷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⑸现场实地勘察调查的有关资料。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我部承建的滿河特大桥施匚里程范圉为DK444+607. 93〜DK471+261. 83,全桥长26. 654Km。
在里程DK459+592. 88 〜DK459+705. 08 (466^469# 墩)为32.05m+48m+32. 05m连续梁,此连续梁467#墩、468#墩处跨越紡渭路(规划路)。
基础采用钻孔桩,承台上设加台,墩身采用矩形实心墩。
详见后附:《466^469#墩连续梁施工总布置示意图》。
(二)、箱梁的结构形式:梁为32. 05+48+32. 05m,全长为112. Im,箱体为单箱单室等高度截面,箱梁高为3.25m,顶宽13. 4m,底宽5.4 m,两侧悬臂长3. 35m。
箱梁顶板厚度0. 3^0. 45m, 悬臂根部厚度0.65m,底板厚度为0.3、0.65m,腹板厚度0. 5、1. Im。
全联在各墩顶均设置横隔梁,其中边墩墩顶横隔梁厚1.3m:主墩顶横隔梁厚1. 5m;墩顶横隔梁均设置(1.5*l・2m)过人洞,供检査人员通过。
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防撞墙、避板、电缆槽竖及盖板混凝土强度为C40°纵横向预应力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规定的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与之对应规格的群锚装置,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
横竖向预应力筋采用32mmPSB830预应力碗用高强粘扎螺纹钢筋,抗压强度标准值£pk-830Mpa,锚具采用JLM锚具锚固,采用(p 50mm铁皮管成孔。
(三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表1粱部主要工程数量表(32m+48m+32m)三、施工计划安排及资源配置:(一)、施工工期计划及施工安排:我部计划于2008年1月20日开始此连续梁施工,2008年5月20日完工。
具体详见附《图1 跨纺渭路现浇梁施工进度计划形象图》。
连续梁施工计划横道图1(二)、资源配置情况:(1)、我部箱梁施工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见表2。
表2连续梁施工拟投入的机械设备表(2)、施工组织机构:拟投入本工程的组织机构详见图2《屮铁十七丿」集团郑西客运专线第一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图2 中铁17局栗团郑西客运专线第一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3)、投入的人员及职责: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管理人员共12人,其中现场管理人员7人,主要管理人员及职责见表3《管理人员职责》。
表3管理人员职责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负责进行原材料的试验和梁体C50、封端C50无收缩混凝土及防撞墙、电缆杷(C40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分部试验室主要负责现场试件制作和与梁体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为梁体张拉提供数据。
分部试验室按要求配备试验仪器,试验室设主任1名,试验工程师3名,确保能满足施工需要。
四、总体施工方案: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箱梁设计特点、荷载分布等因素,采取支架法施工现浇连续梁。
支架采用e 52. 9cm壁厚8mm钢管及贝需梁组成,支架设置在承台上及现浇梁中部。
五、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具体为:32m梁段在己施工承台上直接布设一道0 52. 9cm钢管支架,梁体中间布设一道①52. 9cm 钢管支架:48m梁段在两侧承台各布置一道①52. 9cm钢管及梁中布设三道钢管支架(为了不占用既有公路)。
支架在承台位置横桥向每道布置为7根,在梁体中间位置布设8根。
在钢管上部焊接一厚度为2cm厚钢垫板:钢垫板上布设两根并列I36a匸字钢作下横梁,下横梁上布设贝雷架,同时在贝雷架及下横梁间设砂箱,砂箱直径为30cm,高度为25cm,贝需梁上节点位置(0. 75m间距)放置I25a工字钢作上横梁:模板采用钢模与木模组成,钢模板由模板加工厂加工制作。
钢模板由侧模和端模组成。
内模边角处的异形模板也采用特制木模外面钉设白铁皮。
底模和侧模安装好后,进行底板和腹板钢筋绑扎,穿波纹管及钢绞线,放置内模及端模,绑扎顶板钢筋,报检后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圧浆,封堵端头,最后拆除底模和支架。
具体施工方式详见后附:1、《466#、469#墩连续梁支架施工总布置示意图》。
2、《466旷469#墩支架施工断面立而布置示意图》。
3、《466#、469#墩支架施工砂箱示意图》。
(一)施工工艺: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一钢管桩施工一钢管支架安装一铺设下横向垫梁一铺设纵向贝雷梁及砂箱垫块一铺设上横梁分布受力工字钢一安装底模、预压一底模板调整一安装侧模板一绑扎底板、腹板钢筋一安装波纹管一安装内模板一安装端模板一绑扎顶板钢筋一自检、报检一混凝土灌筑一混凝土养护一拆除边模和内模板一预应力张拉一圧浆、封端一养护一拆除底模板和支架、落梁一桥面铺装防水层及保护层一桥面系施工。
施工工艺详见《图3连续箱梁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1.1通往施工现场的临时便道已修通,场地全部平整完毕。
混凝土由三工区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1.2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就近原则,由附近变电器接电线至施工工点,同时在现浇梁附近备用两台120KW 发电机组,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1.3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就地取水,水资源丰富。
1.4施工测试:施工连续梁前,项目测量班对连续梁段导线和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确保控制点满足《铁路测最技术规程》的要求。
并按施工要求布设加密控制点,埋设永久桩和护桩,确保本段连续梁测星桩蹶、匸程位置准确无误。
2、支架法施工工艺我部采収支架法对连续梁进行施匸,具体做法为:在承台上及梁中布置052. 9cm壁厚8mm钢管作为立柱,钢管两端焊接钢板,在立柱上安装工字钢横梁,下横梁上布设砂箱,砂图3连续箱梁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流程图箱上端采用贝雷梁作桁架,上铺横向工字钢分布梁,安装模板,浇筑牲施工。
2.1、支架设计支架工程设计分为:钢管支架、贝雷梁、上横梁及下横梁四个部分,要进行强度、刚度、挠度和稳定性检算,从而确定钢管桩的数量和布置、支架的结构形式和预留起拱度。
支架强度安全系数大于1.4,稳定性安全系数大于1.5。
2.2、支架施工①、钢管的布设在已浇筑的桥墩承台上布设0 52. 9cm钢管作为支架的立柱,钢管壁厚采用8mm,钢管直接布设在承台上,横桥向布设7根,根据箱梁荷载的分布情况,在承台中心位置处,即箱梁的底仮位置仆设钢管较密,共三道,间距分别为距墩屮心1.9m、2.8m、4. 3m处:在梁体中间布设支架横桥向沿梁中心对称布设8根,距梁体中心位置分別为1.05m、2.15m、 3.15m、4.3m,具体布置详见后附图《466#、469#墩支架施工断面立面布置示意图》及《466旷469#墩支架施工总布置示意图》。
支架安装前,预先在承台浇注碇时预埋0 20钢筋头作为稳定钢管支架,钢筋头深入承台内50cm,外露10cm,钢筋头与钢板进行焊接,使其与钢管架成为统一的整体。
边、中跨梁体中钢管支架直接采用60T振动锤振入原地面以下,钢管振入深度以振动不下沉为止。
钢管支架搭设的长度根据承台标高、梁低标高、贝雷梁的高度综合确定,其顶面离程二梁底高程-0. 015m底模竹胶板厚度-0. 15m方木高-0. 25m横向分布I25a工字钢-1. 5m高贝雷梁高-0. 36m 上横梁高-0. 04m上卜钢垫板高。
②、砂箱的设置:在0 52. 9cm钢管支架上布设下横梁,下横梁采用并列两根I 36a工字钢并立焊接,并于钢管支架上钢板垫片点焊连接,以稳定。
下横梁上设高度为25cm的圆形砂箱,砂箱直径为30cm,砂箱内装满中粗砂,在支架拼装前预先进行压密实,压力=328*1. 5=492KN,采用不小于500KN的千斤顶预床,施工完箱梁,拆除支架时将砂箱捅破,让砂口然流出,支架下降,利于支架及模板的拆除。
砂箱施工详见图《466#墩、469墩支架施工砂箱示意图》。
③、贝雷梁的搭设:在下横梁上布设贝雷架,贝雷架采用17片布置,具体布置详见《466#墩、469#墩支架施工断而立面布置示意图》:在钢管支架上方对应的位置处,贝雷梁进行加强,采用在贝雷梁单立杆两侧对称布设2[10槽钢撑杆,增强支点处受力。
④、横向受力分布型钢的铺设:在贝雷梁的顶部节点上铺设(间距为75cm —道)I 25a工字钢作为横向受力分布型钢, 将梁体力进行分散,向下传递至贝雷梁。
横向受力工字钢长度为13. 4m,在梁体底模外侧部位,铺设5cm厚木板,搭设平台,便于梁体模板的安装及翼板模板的支撑。
⑤、梁底纵向方木的铺设:在横向分布型钢的垂直方向上铺设15cm*15cm*4m方木,在方木上直接铺设底模。
⑥、支架高度的确定:支架高度根据伟置情况,应满足如卜要求:2排I 25a工字钢+贝雷梁高+25cm砂箱高+36a工字钢高+钢管立柱及上下层共4cm垫板高二梁底标高-承台标髙+支架预沉量;其中支架预沉帚:根据支架预斥数据取得。
⑦、支架的预压:A、支架搭设好后,对支架进行预加载试压实验,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减小和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确保混凝土梁的浇筑质量。
加载材料使用砂袋, 试压的最大加载为设计荷载的1.2倍。
加载时按分次加载进行,共分三次,第一次为设计荷载的60%,第二次设计荷载的100%,第三次为设计荷载的120%。
梁段总重量为:1249. 5m;合计总星为:1249.5n?*2.6t/m—3248.77t。
模板及施工荷载逐量按照150t计算,采取安全系数1.2,加压荷载为4078. 5吨。
用砂最为4078. 514-1. 6t/m=2549m3o 梁段底板面积为(32. 05*2+48) mX5. 4m=605. 34 m2,因此,堆砂加载高度为2549m34-605. 34 m3=4. 2m。
B、加载方法:加载采取分段分批加载,分批加载时间间隔根据现场沉降观测数据而定。
首批加载按设计荷载的60%计,即:加载:3398. 77tX60%=2060. 85t;第二批加载按设计荷载的100%计,即:加载:3398. 77tX100%=3398. 77t;第三批加载为设计荷载的120%计,即:加载:3398. 77tX120%=4078. 5t:C、观测方法支架搭设和顶而铺设平整后,在现浇梁顺桥向备钢管立柱上部及相邻立柱间中心位置处,横桥向梁体中心、腹板底边缘及翼板模板支撑点布设观测点,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间隔6小时后再进行观测一次,若观测数据无明显变化,则进行下一次加载:全部加载完毕,观测一次,以后每天定时观测三次, 早、中、晚各观测一次,若一天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1mm,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