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单元测试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单元测试


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 .你认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杯底,水温上升慢,最后
水温较高散热快,水温上升又慢
(4)若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
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散失的热量大于(或等于)吸收的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19.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
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
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
m4;④V1=V2>V3>V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 B. 乙图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 C. 丙图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 丁图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的 运动
6.右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 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 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 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 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 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
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18. 如右上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 平衡螺母
几种猜想:
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
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
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
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 何不妥之处
.
(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
A.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 气的大 B.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 气的小 C.甲是“水温”图线,乙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 气的大 D.甲是“水温”图线,乙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 气的小
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 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ra bibliotek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 某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8 kg/m3, 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 ,
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8 kg/m3
B. 6 kg/m3
C. 4 kg/m3
D. 2 kg/m3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 液体表面部分分子挣脱其他分子的束缚,逃逸到空气中,这是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 B.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质量没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 D.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大
2.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 海波晶体.,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 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 ℃的开水降温至48℃左 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至48℃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 泛称为“48°杯”。“48°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海波熔化吸热;升温 时凝固放热
26.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 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 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 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 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比热
23. 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酒精能挥发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C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d_。
24.如图表示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图中可知:
(1)斜线部分对应物质的密度是__4_x10 3 千克/米3。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刻度线中央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
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16. 关于水的凝固图象是下图中的( )。
17.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
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海波凝固放热;升温 时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海波熔化吸热;升 温时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海波凝固放热;升 温时熔化吸热
3小林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6: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他 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 据绘成如下图温度一时刻图线,则可以判断( )
第6题图
8.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 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便停 止调节
B.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便停 止调节
C.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 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 直
蒸发的微观本质;同样,固体表面分子也可以逃逸到空气中,这是
升华的微观本质;把糖块放进水中,糖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间隙中
去,这是溶解的微观本质。由此看来,上述三种现象有着相同的微
观本质,因此可以用一个更具概括性的名词来表示这一类现象,即
三者同属___扩__散_____现象。通过上述三种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宏观现
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微观世界的分子是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
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______分_子__间_有__空_隙_________。
22. 小林把地沟油和菜籽油放进冰箱进行鉴别。当温度都降到8 ℃
时,变为固态的是地沟油,保持液态的是菜籽油。这种鉴别方法的 依据是地沟油的___凝__固_点____比菜籽油的高。若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
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 .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
水结成的冰”)
(4)小明由 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
判断准确吗?
(准确/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9. 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
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 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 C.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 系
A.甲在3~6min内是液态 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在4~6min内,甲的温度保持不变,不吸收热量。 D.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5.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会模仿实验 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这样的实验叫模拟实验。下列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 是( )
27.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
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制成悬浮液,然后取
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
地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
停下来。这些小颗粒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先降.低在升高
(2)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
的状况。
(1)布朗运动是________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电子 D.花粉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是反映了_____ (填“个别”或“所有”)分子的运动是
无规则的。
27.小 明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
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
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
12.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 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固、液、气 B. 气、液、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 13. 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 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 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