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山工业新城(南方日报网络版报道)

台山工业新城(南方日报网络版报道)

台山工业新城广东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成效显著,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今年2月被纳入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对于一直谋划经济大发展,蓄势待发的台山来说,可谓如虎添翼。

记者获悉,台山市委、市政府准备借此之机,打破行政界限,将该园区与周边现有的工业园区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园区带动作用,融合产业资源和生态、地域优势,打造绿色工业新城。

今日举办的台山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暨台山工业新城推介会活动,就将对外正式揭开“工业新城”的面纱。

厚积淀吸引大项目工业发展已颇具规模近年来,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台山市一直积极融入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是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

在“保护中发展”和“交通先行”的理念主导下,台山一方面,先修内功,从交通设施建设着手,积极推进,建成了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台山高速公路网,使台山距广佛、珠澳均只需1个半小时左右车程,大大拉近了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另一方面,台山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土地资源保护,乃至于台山市的土地面积占有珠三角地区的近10%,而开发强度却不到珠三角核心区的三分之一,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充裕,为发展上规模的现代化大工业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与此同时,台山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大项目拉动经济发展的思路,成功吸引了投资总额50亿元的富华重工制造项目落户,争取到核电项目在台山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山市的工业已颇具规模,建有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汽车产业园、大沙环保工业集中区、新财富环保工业集中区等多个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电能源、机械制造、铝型材、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五金、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纺织制衣、古典家具、皮革、食品、桌球(台)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同时,旅游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海岛、温泉、漂流、侨乡”为特色的闻名遐迩的旅游品牌,年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旅游业产值达30亿元。

在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县域经济发展蓝皮书》对全省67个县域经济发展指标排名中,台山市发展潜力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2011年,台山全市GDP为277.46亿元,同比增长13.7%,被评为广东省县域经济十大创新范例县市之一。

新思路打造“产居融合”绿色工业新城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台山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要在省内众多产业转移园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在该园被纳入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关键时刻,如何找准定位,利用好转移工业园的优势,借机突围而出,成为台山市委、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观念已跟不上形势了,要大力破除。

”台山市市长张磊就提出,发展需要理念,需要规划,需要布局,很多传统、陈旧的做法要彻底改变。

在此理念指引下,台山准备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高度,打破原有的园区、镇村格局,统筹资源,集中力量进行发展。

而台山虽然土地资源广阔,但产业地域特征明显,80%以上的产业集中在市域北部的台城街道、大江镇、水步镇、四九镇等地,这一特殊的产业布局让台山市委、市政府打破行政界限,打造工业新城成为可能。

而在这一区域内的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都有带动性强的特点,如其中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有已投产的大企业富华重工制造为主导,能通过发挥其带动作用,利用周边资源,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较完整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链在工业新城内形成。

针对工业新城的建设,台山市委书记谢伯欣就提出,台山现在必须牢牢抓住实体经济,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投资规模,拉动发展,而在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不遗余力推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所以,除了工业生产之外,工业新城还将以“产居融合”为特点,以建设“五星级”园区、引“五星级”项目的理念,将产业建设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统一规划、同步推进、一体发展,务求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园区不一样的发展新路,以国际化视野,把工业大平台规划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绿色工业新城。

大蓝图28.3万工业就业人口打造台山新增长极作为台山应对省内众多产业转移工业园竞争的重点项目,台山工业新城无疑将成为吸纳更多珠三角核心区外迁工业,提升台山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通过所拥有的先进制造业对周边地区生产要素产生吸引力,台山工业新城将培育出台山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按照规划,工业新城将以清洁能源核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以及新材料三大产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电子信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古典家具、生物医药等作为兼容产业发展。

新城内部将以功能分区为基础,结合绿色廊道分隔,打造组团式发展的结构,形成“五心五区、六轴一带、绿楔渗透”的空间结构,其中,“五心”即在南区和东区形成两个生产性服务中心,作为新城的产业配套中心;依托原有水步镇区、大江镇区、公益圩发展形成三个生活性服务中心,为新城提供居住、商业等配套功能:“五区”即南部片区、中部片区、东部片区、北部片区、沿江片区等五个城市发展区。

在空间结构的指导下,规划将在五个片区内形成1个居住组团、2个生产服务组团、3个生活服务组团和9个产业组团,共计15个组团以及五处发展备用地。

如此一来,工业新城将会既有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便于企业运作与居民生活,又会在大力发展产业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宜居环境,兼备产业发展功能、城市建设功能、生态保育功能。

新区建成之后,区内工业就业人口将达28.3万,加上村庄人口8.3万人,居住总人口将达40万人。

大胸怀打开新局面■评论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台山具有蜿蜒的海岸线,广阔的陆域面积,随着核电、火电、风电项目陆续上马并投入使用,这里的自然资源正逐步转换成了更加有利发展的能源。

然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进行发展,正是台山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在筹谋的事情。

江门市委书记刘海曾提出,“行政有界,市场无边”,要求各级政府“跳出江门看江门”。

这次台山推出绿色工业新城,无疑是“跳出台山看台山”的举措,因为大家的眼光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园区和资源。

而是以气吞万里的胸怀,重新审视台山的发展优势和资源,打破行政界线,以原有的优势为引子,将台山北部所有资源整合再重组,打造出新的面貌。

众所周知,传统招商引资的做法一般是减费让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地减费让利的空间不断减少,对于许多大项目、大企业来说,选择落户地点时,更加注重的已是区域的配套、服务等软环境。

像台山这种打破行政界线打造园区的做法,其实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如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新区,就通过成立区党工委、管委会,承担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打破原有的行政界限,整合区域内包括土地、旅游、行政等资源,细致地进行功能区规划,精心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高效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大手笔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了中粮、首钢、上汽、联想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民企落户。

台山能够推出绿色工业新城这样一个理念,集全城之力打造这样一个高起点规划、建设的新城,必然能为台山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以装备产业园为引擎带动工业新城发展打造工业新城,不能没有产业带动,而聚集产业的平台更要具有吸引力。

今年2月,广东省政府同意纳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成为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台山园区,毫无疑问就是带动台山工业新城发展的大引擎。

投入10亿元建设入驻大企业越来越多早在2009年12月,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总体规划就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的批复,成为广东省发展核电装备产业的定点园区。

至目前止,台山市已投入近10亿元加强园区及园区周边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陈宜禧路、龙山路和石花北路等主干道和园区局部路网已建成通车,企业入驻条件更加优越。

科研创新配套方面:国家机械装备检测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预计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技术及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生活服务配套方面:除了紧邻中心城区,便捷地享受中心城区各种配套服务外,园区的投资服务部、企业员工宿舍、生态景观休闲等项目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同时配套园区发展、包括一座五星级酒店在内的金天地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等生活娱乐设施正在加紧建设。

与此同时,台山还不断创新园区招商方式方法,今年初园区就与中广核工程公司法国分公司签署了《咨询服务合同》,合作开展面向欧洲为主的核装备制造领域的招商,除法国企业外,目前还有来自西班牙等国家的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现在,落户在该园区的企业越来越多。

广东省最大的双转移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的广东富华重工制造项目已建成投产;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的供应商绿岛风室内系统科技公司已建成并试生产;来自法国的台山安施备核电装备项目、深圳龙电门业项目正在动工建设,下半年将投产;总投资超8亿元的鸿持精密技术项目也已签约,正开工建设;投资额达21亿元的中广核集团的核设备项目、中广核集团台山生活服务和维修保障基地项目也都将落户园区。

将推动工业新城高端化、规模化、优质化发展根据省政府对台山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认定要求,园区的产业定位为先进装备制造和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为此,台山市将围绕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区”的理念,以台山核电等核电项目为依托,积极主动地招引国内外成熟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并依托本地现有的五金加工及机械制造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等产业基础,选择性地引进一批技术先进、成长性好的电力、能源、汽车、交通等领域的制造类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机械装备检测重点实验室的公共技术服务优势及与中广核集团的合作优势,支持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这类企业逐步成长为具备核级资质的供应商。

与此同时,台山还将充分发挥台山区位、生态、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吸引高端电子信息与创意研发企业落户。

以该园区的规划定位和发展现状,完全有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所以,台山市将以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为核心,发挥其辐射与带动作用,整合台山北部台城、水步、大江三镇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138平方公里工业新城,推动工业新城产业实现高端化、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而工业新城高标准规划的各种配套、生态资源又可以反过来服务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集聚、为产业园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空间。

部分已落户项目简介■链接富华重工制造项目:该项目由富华工程机械(香港)有限公司独资开办,注册资金5300万美元,投资总额50亿元,拥有12座大型生产车间,总占地面积达1500亩,其拖车盘式制动器和25吨以上工程桥填补了亚洲同类产品空白,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超100亿元。

鸿特精密技术项目:该项目由广东万和集团控股的肇庆鸿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项目总投资8亿元,经营范围是以设计、生产、销售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