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汇文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 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是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脱落酸D. 乙烯2.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
这个现象说明A. 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 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 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D.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3. 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 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C. 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4.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释放的某种激素能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B. 大量出汗时,皮肤等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将刺激传到下丘脑形成渴觉C. 下丘脑可通过控制垂体产生激素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 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只通过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5.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6.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稳态的维持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实现B. 稳态是内环境中各种因素保持不变C.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 稳态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疾病发生7.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可能( )A. 产生过敏反应B. 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D. 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8.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⑥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B. ②处受刺激的瞬间膜内电位由正变负C. 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D. ③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9.如图表示人的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乙中血红蛋白异常C. 胰岛素、淋巴因子均可分布于甲中D.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 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10.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是( ) A. 用样方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B. 某种杂草杂乱无章地分布在一块田地上C. 临近春节时,某城市人口的迁出率明显增大D. 某国家人口的男女比例失衡将导致婚姻挤压问题12.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70%,Aa 的个体占20%,aa 的个体占10%。
A 基因和a 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70%、30%B. 50%、50%C. 90%、10%D. 80%、20%13.老年人的皮肤上出现“老年斑”,主要原因是皮肤的细胞内 A. 水分增多B. 代谢速率加快C. 色素积累增多D. 酶的活性升高 14.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还是将生长素分解,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a =b =d ,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的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C.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①①①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D.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1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的种群,其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B.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一定能演替成森林C.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 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强16. 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的B.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唯一的原材料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比C点时大B. 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C. 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 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18. 关于T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 血液中存在T细胞B. 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 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 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19.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
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B. 20ppm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C. 30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D. 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20.下列内分泌腺与其分泌激素对应错误的是A.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B. 胰岛→胰高血糖素C.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D. 睾丸→促性腺激素21.下图表示两个邻近的神经元。
在丙处施加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从理论上讲,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 甲B. 甲、乙C. 乙、丁、戊D. 甲、乙、丁、戊2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低浓度的2,4--D 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B. 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C. 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 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种子萌发23.图中①~④表示A 刺激引起的人体调节过程,B 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 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可通过①过程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平衡B. 若A 刺激是食物过咸,可引起B 产生渴觉,并通过②④过程进行调节以维持水盐平衡C. 若A 刺激是寒冷,可通过②③过程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D. 若A 刺激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高,可引起B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24.下图为某突触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的神经纤维传到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Ac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 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C. 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D. Ach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25.科学家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相关推论错误..的是A. 若观察到呼吸道黏膜及其分泌物受损,说明第一道防线受到影响B. 若观察到淋巴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C. 若观察到B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说明靶细胞的裂解受到影响D. 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2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C. 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中D.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7.免疫失调包括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
如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
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属于免疫过弱引起的B. 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淋巴细胞C. 由图示过程可以推测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D. 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属于免疫过强引起,二者都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的病症28. 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 (2)(3)(5)B. (2)(3)(5)(7)C. (2)(3)(5)(6)(7)D. (2)(3)(5)(6)29.图甲为某种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为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ae段鼠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 图甲中的c点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刻C. 改变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图甲中K值改变D. 图甲中e点对应图乙中t1,此时鼠群增长速率最大30.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B. 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 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D. N=39×34÷1531.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C.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32.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 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 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3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都能()A. 产生新的基因B. 产生新的基因型C. 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 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34.侏儒症的病因是婴幼儿时期体内缺乏()。
A. 甲状腺激素B. 铁元素C. 生长激素D.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3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 含量很少而作用显著C. 往往由产生部位运输到特定部位起作用D. 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36.下列免疫反应中,一定属于体液免疫是()A. 皮肤的屏障作用B. 抗体与毒素结合使毒素失效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D. 溶菌酶分解侵入人体的细菌3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B.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应先漂洗后染色C. 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色素带也最宽D. 处理插条的生长素浓度不同,插条的生根数也不同3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反射弧B. 刺激C. 反射D. 条件反射39.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甲D. 丙40. 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