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证幻灯片(1)
精品课件
(3)烦躁是不汗出的结果,而不汗出 又因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故风寒外束,热聚胸中这一病机矛盾主 要方面在风寒外束,即病机重心仍在外。
精品课件
(二)治
法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大青龙汤是代表方。
精品课件
1、方 义
麻黄汤中麻黄倍量 ——开发腠
理 石膏——清胸中郁热
预保阳明
姜枣——补中调营卫 防传太阴
脉浮 缓
身不疼但重
汗不得出,阳郁化热, 津气失运
乍有轻时
—
— 阳郁缓解
精品课件
正面而言,无里虚寒证,
无
即无肢厥下利。
少
推理:少阴病与大青龙
阴
汤证有很大的可比性,
证
须作一鉴别,以“身不
疼但重”一句可据;与
38条的禁忌证文法相呼
应。
精品课件
(二)讨 论
1、38条 的“太阳 中风”
(1)原先患太阳病未愈,又被 风寒邪气郁闭,不得出汗为太 阳伤寒证。
精品课件
表里俱实 表寒里热
2、启
发
(从方组结构而言)
(1)为辛温解表之峻汗剂,即其发
汗力较麻黄汤更强。推之,大青龙汤
证表郁较麻黄汤证更甚(以不汗出及 汤中麻黄用量可据)。
精品课件
(2)辛温之品合辛凉之品于一方是变 解表剂为表里双解剂。后世医家师其法 化裁加减的著名方剂有:刘河间的防风 通圣散治疗风热壅盛,三焦俱实; 清·吴鞠通之银翘散,用豆豉、薄荷、 荆芥代麻黄,牛子、桔梗代北杏,苇茎、 银花、连翘、竹叶代石膏,并去桂枝、 生姜、大枣,治疗风温邪气在气分之初 期。
兼里热——卫阳郁闭甚; 表实证
无里热——卫阳郁闭轻。
精品课件
(四)应
用
精品课件
1、必须明确大青龙汤是伤寒兼里热 证主方,即为风寒束表,热聚胸中这 一病机的主方。此外,亦是溢饮证的 主方。由是可称对大青龙汤的适应证 的全面认识,并客观反映仲景立大青 龙汤的原貌。
精品课件
2、治流感、感冒、肺炎 时掌握两个原则。 (1)表里俱实,表寒里热; (2)恶寒发热,无汗烦躁。
言病因——治疗不当,如病重药 轻失治、发病后未及时就医—— 表邪不但不解,反而化热入里。
风寒郁遏,阳气不得宣通, 郁而化热。
精品课件
2、结 论
(1)不汗出是烦躁之因,烦躁是不汗出 的结果,故仲景在其之间加一个“而” 字这个连接词,可见其二者内在联系。
精品课件
(2)“不汗出而烦躁”一句是风寒 束表,热聚胸中的病机反映,故为本 条文辨证的要点,也是重点。临床应 用大青龙汤应以发热恶寒、无汗烦躁 为着眼点。
精品课件
3、有人以本方加附子治疗乙脑, 认为太、少合病。
精品课件
4、皮肤科用治荨麻疹、麻疹 ——卫气郁闭,营阴郁滞。
精品课件
5、医案选录
雷某,男,58岁。素有喘促史28年余, 每年发作1—2次,短则1月,长则数月。发 作时伴烦躁,西医诊为“支气管哮喘”。 昨日外出雨淋后,即见头痛,发热恶寒, 突发咳喘,烦躁不安,服西药无效。诊见 咳喘气促,痰黄粘稠,恶寒发热,无汗烦 躁,舌淡红苔薄黄白,脉浮数。
脉浮紧,发热 恶寒,身疼痛, 不汗出
伤寒证
精品课件
1、启
发
(1)太阳伤寒、中风之辨,关键在于脉证。
(2) 学习原文不能孤立地以字解字, 应全面地综合分析,紧把脉证。
精品课件
不汗出
热风 果因 聚寒 胸束 中但 同中有异,异在风寒束表,卫气 受压,营阴郁滞更甚。
何谓溢饮?
精品课件
(三)鉴 别
精品课件
1、身重烦躁
38、39条——风寒束表, 热聚胸中,以身不疼但重, 乍有轻时为特征。
少阴病——阳虚阴盛,身 重无休止。
上述鉴别仍有困难时,察其双足胫热否。
精品课件
2、发热烦躁
38、39条必伴恶寒无汗;
阳明病必伴不恶寒反恶 热,大汗出。
精品课件
3、
38、39条 35 条
精品课件
证型:风寒外束,热聚胸中。 治则: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麻黄、杏仁、甘草、桂枝、生姜各10 克,石膏30克,桔梗15克,大枣7枚。
精品课件
小
结
精品课件
风寒束表,热聚胸中为其病机。发 热恶寒,无汗烦躁,或咳喘,或身疼痛, 或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舌淡红或黄 白苔,脉浮紧或浮数,或浮数为其主要 脉证。其中不汗出而烦躁为辨证要点。 解表发汗兼清里热为其治,大青龙汤是 代表方,表里俱虚不可用。
精品课件
(2)指病因,感受风寒为太阳伤 寒证。
精品课件
2、大青龙汤证可治风寒束表,热 聚胸中的病证之外,尚可治外湿内 热证,又名溢饮证(《金匮》)。
精品课件
(1)从病因言,寒湿侵袭,卫气郁 闭,湿邪内淫肌表,亦可出现脉缓, 身重不疼——湿邪侵袭肌表。
精品课件
(2)从《金匮·痰饮篇》23条云:“病 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言 大青龙汤可治溢饮。
第二节 麻黄汤证的兼证
精品课件
一、大青龙汤证
原文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
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
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
精品课件
原文38条提要: 太阳伤寒兼里热证证治
精品课件
(一)分
析
太阳中风
—
— 实指太阳伤寒证,
亦可视为病因——风寒。
精品课件
(3)治未病
精品课件
(三)治 禁
以脉微弱示 里阳虚
以汗出恶风 示表阳虚
服之 手足逆冷
亡
筋惕肉
阳
目闰
精品课件
原文39条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 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 龙汤发 之。
原文39条提要:补述38条的脉证
精品课件
(一)分 析
伤寒——太阳伤寒证(以38条脉证及本 条“大青龙汤发之”可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