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
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
一旦你连接到它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就意味着您的计算机已经连入Internet 网上了。
Intern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几亿人在使用Internet,并且它的用户数还在以等比级数上升。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INTER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
因特网最高层域名分为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两大类,目前主要有14 种机构性域名。
Internet的应用范围由最早的军事、国防,扩展到美国国内的学术机构,进而迅速覆盖了全球的各个领域,运营性质也由科研、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商业化。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
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
一旦你连接到它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就意味着您的计算机已经连入Internet网上了。
Intern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几亿人在使用Internet,并且它的用户数还在以等比级数上升。
Internet是一个“没有首脑,没有法律,没有警察,没有军队”的机构,没有人能完全拥有和控制它。
在许多方面,Internet就象是一个松散的“联邦”。
加入联邦的各网络成员对于如何处理内部事务可以自己选择,实现自己的集中控制,但是这与Internet的全局无关。
一个网络如果接受Internet的规定,就可以同它连接,并把自己认作它的组成部分。
如果不喜欢它的方式方法,或者违反它的规定,就可以脱离它或者被迫退出。
Internet是一个“自由王国”。
互联网(Internet)发展简史:
1、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ARPANET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2、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MILNET、USENET、BITNET、CSNET等,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协议的诞生。
3、1980年,TCP/IP协议研制成功。
1982年,ARPANET开始采用IP协议。
4、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建成了基于TCP/I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连接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
90年代,随着Web技术和相应的浏览器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新
的飞跃。
1995年,NSFNET开始商业化运行。
5、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此事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该网络借以通信的协议也在不断发展着。
同时,协议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
ARPANET最初使用NCP协议,即Network Control Protocol;1983年 NCP被技术上更先进的TCP/IP协议集所代替。
TCP/IP协议集由多个协议组成,在这些协议中最重要的是TCP协议和IP协议。
在TCP/IP 协议集中还包括UUCP(Unix-Unix CopyProtocol),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cotol),NNTP0(Net News Transfer Protocol)等。
随着Internet服务的不断增加,TCP/IP协议集又不断扩充了一些新的协议,如HTTP0(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是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发明和使用而引入TCP/IP协议集的。
TCP协议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Vinton Cerf和Bob Kabn在1973年提出。
1974年它们向“IEEE Transaction of Communications”杂志提交了一篇有关 TCP协议的文章,详细介绍了TCP协议的设计思想。
1983年,TCP/IP协议被Unix 4.2BSD系统采纳,成为它的一部分。
随着Unix 的成功,TCP/IP协议逐步成为Unix机器的标准网络协议,目前不仅Unix系统,其他很多操作系统也实现了TCP/IP协议。
互联网(Internet)发展现状:
1995年以来,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番。
截止到2002年5月,全球已经有5亿8千多万用户。
其中,北美1.82亿,亚太1.68亿。
截止到2001年7月,全球连接的计算机数量约1.26亿台。
互联网还在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
有人预计,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2005年将达到13亿,2010年将达到22亿。
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决议:将“互联网”定义为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1. 通过全球性的唯一的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起。
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之上的。
2. 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3. 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
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实际上由于互联网是划时代的,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
你也可以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层面去解释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或者说Internet是一项正在向纵深发展的技术,是人类进入网络文明阶段或信息社会的标志。
对Internet将来的发展给以准确的描述是十分困难的。
但目前的情形使互联网早已突破了技术的范畴,正在成为人类向信息文明迈进的纽带和载体。
总之Internet是我们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业务经营模式和种类很多,但相对来说形成比较完整的业务价值链主要有以下几个:传统业务的接入服务,它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业务;网络游戏,由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游戏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一连串的服务商形成价值链;短信业务,通过ICP、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包括移动服务提供商、即时通信、网络广告、网络搜索等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价值链。
同时我们看到还有其它一些业务尽管开展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但是因为价值链不完整,或者因为在价值链形成过程当中市场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二异性,导致这些业务没有形成对网络产业自身的强有力的支撑,还没有为网络的从业者带来很大的利益。
互联网(Internet)发展趋势:
Internet 的未来要非常精确、全面的预测Internet未来的发展是很困难的,但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Internet主干网的通信速度将大幅度提高;
有线、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将更加广泛、有效地融为一体;
Internet的商业化应用将大量增加,商业应用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Internet的覆盖范围、用户入网数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
Internet的管理与技术将进一步规范化,其使用规范和相应的法律规范正逐步健全和完善;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用户界面更加友好;
各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使用方法不断推出,最新的发展包括实时图像和话音的传输;
网络资源急剧膨胀。
总之,人类社会必将更加依赖Internet,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此而发生根本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