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5 配合种类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含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 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含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 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3.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 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8.1 表面结构要求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1.2 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和代号 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8.1 表面结构要求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1.2 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和代号
2.表面结构代号
表面结构代号由完整图形符号、参数代号(如Ra、Rz)和
参数值组成。必要时应标注补充要求,如传输带、取样长 度、加工工艺、表面纹理及方向、加工余量等。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1 表面结构要求 8.2 极限与配合 8.3 几何公差
8.1 表面结构要求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参数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和刀具 的振动,材料的不均匀等因素,加 工的表面总是留下加工的痕迹,在 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总可以看 到许多峰谷高低不平的情况。因此, 把这种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的 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 为表面粗糙度。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6 基准制
1.基孔制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零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 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孔制的孔称
为基准孔,它的基本偏差H 为下偏差,其值为零。
2.基轴制
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零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 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的轴称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3 公差带图
公差带用一矩形表示,矩形的高表示尺寸的变化范围 (公差),矩形的上边线代表上偏差,矩形的下边线代表下偏 差,矩形的长度无实际意义,这样的图形称为公差带图。
公差带图用来表 示公称尺寸、极限尺 寸、尺寸偏差和尺寸 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8.2 极限与配合
8.3 几何公差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3.2 几何公差代号
在图样中,几何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当无法采用代号 标注时,也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几何公差代号包 括:几何特性符号、几何公差框格、指引线、几何公差数值 和其他有关符号、基准符号等。
8.3 几何公差 8.3.3 几何公差标注举例
要满足零件互换性要求,就必须控制零件的尺寸。但零件 的尺寸又不能制造的绝对准确,因为存在加工和测量误差。 为此,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条件下,允许尺寸有一个规定的变 化范围,这一允许的尺寸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从使用要求 来看,把轴装在孔中,两个零件相互结合时要求有一定的松 紧程度,称之为配合。为了保证互换性,要规定两个零件的 配合性质,建立极限与配合制。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公称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 上极限尺寸:零件实际尺寸所允许的最大值。 下极限尺寸:零件实际尺寸所允许的最小值。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上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孔的 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 下偏差:下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孔的 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尺寸公差:允许零件实际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等于上极限 尺寸减去下极限尺寸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减去下偏差 的绝对值。
8.1 表面结构要求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1.3 表面结构在图样中的注法
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 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结 构要求一般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1 零件的互换性
按零件图的要求加工生产的同一批尺寸相同的零件,在装 配时,可以不经挑选和修配就能顺利地进行装配,并完全符 合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这种性能称为零件的互换性。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4 标注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
2.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 或下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轴和孔的基本偏差系列代号各有28个,用字母或字母 组合表示。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 号用小写字母表示。
为基准轴,它的基本偏差h 为上偏差,其值为零。
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采用基孔制。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7 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1.公差带代号
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代号两部分组成。
例如:H8、F8、K7、P7等为孔的公差带代号; h7、f7、k6、p6 等为轴的公差带代号。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4.装配图中配合代号的标注形式
8.3 几何公差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3.1 几何公差的概念
1.形状公差:零件要素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的允许变 动量。
2.方向公差:零件要素的实际方向对其理想方向的允许变 动量。
3.位置公差:零件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 动量。
4.要素是零件上的特定部位,如点、线、面,中心要素(中 心线或中心面)称为导出要素;轮廓要素称为组成要素;测 得的要素称为提取要素。
8.1 表面结构要求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参数
2.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各种参数,其 中使用最多的有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和轮廓最大高度Rz 两种。优先选用Ra 。
8.1 表面结构要求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1.2 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和代号 1.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4 标注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
1.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值,其大小由两 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公差等级,另一个是公称尺寸。
国家标准(GB/T1800)将公差划分为20个等级,分别 为IT01、IT0、IT1、IT2…IT17、IT18。其中,IT01精 度最高,IT18精度最低。
2.配合代号
配合代号用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组合表示,写成分数
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
例如:
H8/f7 或
H 8f7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7 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零件图中尺寸偏差的标注形式
8.2 极限与配合
第8章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8.2.7 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