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CuO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得到N2D.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Fe(NO3)3C.Cu(NO3)2、Fe(NO3)2D.AgNO3、Cu(NO3)2、Fe(NO3)23.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A.26. 2gB.26.6gC.26. 0gD.25. 8g4.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5.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着火点: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D.物质形成溶液的pH:6.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A.X:Cu Y:CuO Z:CuSO4B.X:CO2 Y:O2 Z:COC.X:CaCO3 Y:CaO Z:Ca(OH)2D.X:NaOH Y:NaCl Z:Na2CO3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8.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9.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金属铁铝镁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10.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11.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12.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B.在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硝酸根质量分数随加入铁粉质量变化如图所示C.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3X+Y=4ZD.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图中c点时,可以加BaCl2溶液来检验硫酸是否被反应完13.有NaHCO3与NaCl的混合物20.0g,加热一段时间,得剩余固体16.9g。
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将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固体15.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加热生成CO2的质量为3.1gB.剩余固体为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1.7gD.原混合物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为63:37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15.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①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②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③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D.④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16.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和C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黑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B.若铁丝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滤渣中一定无CuOC.若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最多有四种物质D.若铁丝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H2SO4和FeSO417.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g 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 111.4g 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 20.6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约是()A.77.5% B.63.3% C.46.7% D.22.5%18.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 B.B C.C D.D1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 NaCl、CaCl2、NaOH、K2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24g 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10g沉淀和滤液。
向滤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且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固体中一定含CaCl2、NaOH和Na2CO3B.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可能含K2CO3和NaClC.滤液中一定含NaCl和K2CO3,可能含NaOHD.上述实验无法证明原固体中是否含NaCl、CaCl2、NaOH20.某不纯的氯化钙样品中含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
取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得无色澄清的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8.7克沉淀,则关于该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推断正确的是A.既无氯化铁、也无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镁B.只有氯化镁、没有氯化钠C.只有氯化钠、没有氯化镁D.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钠21.已知:2KMnO4K2MnO4+MnO2+O2↑。
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22.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A、稀盐酸B、水C、加强热D、CaCl2溶液2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值为 4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3 24.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5.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二、实验题26.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Na2CO3 + CaCl2CaCO3↓ + 2NaCl(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变为无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
27.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步骤)①组装好如图1仪器,并检查________;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实验分析)①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③如果没有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④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________.⑤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3.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精确到0.1%).(3)(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2实验:①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A.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B.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②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________,(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③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精确到0.1%).(4)(实验反思)甲乙两组同学所测该品牌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________组(填“甲”或“乙”)更准确,另一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8.用下列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块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想要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组合(填序号),发现收满的现象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3)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要检验并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气体流向接口连接顺序为: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29.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