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永词两首》优秀教案

《柳永词两首》优秀教案

“点染”艺术鉴赏“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7、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点
点、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 (分)——染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分) —— 染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
杨柳、晓风、残月
(虚景)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概括艺术特点
(实景)
无绪、留恋执手、泪眼清秋伤别好景虚设
景语
情语
融情入景
婉约词派的特点:哀怨缠绵
5、概括的上下片的内容 .说说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上片: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离别难) 下片:离别后孤寂凄清的情景(思念苦)
本词抒发了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

6.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
时间:秋天—傍晚—今宵—经年 空间:长亭—船旁—江上—远方 离情(线索)
体会诗意
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勾勒环境
描写情态
因情设景
刻画心理
寒蝉、长亭、骤雨实写
(景语)
执手、泪眼、凝噎
烟波、暮蔼、楚天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
(情语)实写
虚拟
(景语)
虚拟
(情语)
杨柳、晓风、残月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8、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写景)
请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诗句出来。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9、下片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谈谈看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象征
“酒”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成消忧解愁的最好办法,“酒醒”即“愁醒”。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谐音
年年柳色,霸桥伤别。

——李白《忆秦娥》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

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

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寓意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

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象征
离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是离合的
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