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不锈钢市场分析

国内不锈钢市场分析

国内不锈钢市场分析一、不锈钢市场分析1、不锈钢的生产现状1)粗钢和钢材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民营和合资企业产能扩大,分别与国企生产能力相当。

2000年国内不锈钢粗钢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约75-80万吨。

我国不锈钢粗钢生产企业主要分两大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已具备相当的生产能力,已达到生产总量的40%);主要生产企业是:国有企业太钢、上海浦东、上钢五厂、大连钢厂等特钢企业;民营企业主要有:上海申江、上海大隆锻件、南通特钢和太原炜达等,这些企业具有装备先进的精炼设施;此外,江苏无锡、兴化和浙江温州、宁波等地区有上百家不锈钢民营或私营企业,多数采用工频炉化钢生产不锈钢、没有精炼设备,生产装备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2000年不锈钢的生产也达到历史最高。

为84万吨。

这主要是由三类企业生产的。

其中国有企业占45%,合资企业占25%,民营企业占30%。

钢材生产量比1999年增加了约20万吨,主要是由于合资不锈钢冷轧薄板生产线的建成达产,使冷轧薄板的生产量增加;但这部分企业的冷轧原料主要依靠进口解决。

民营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低,不锈钢材生产量增加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冷轧带钢,目前在国内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2)生产品种以板带材为主,钢种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主我国不锈钢的生产以板带材为主,近几年由于合资企业生产不锈钢冷轧薄板产量的增加,以及民营企业冷轧窄带钢生产量的增加,使板带比增幅度较大,生产的板带比提高到75%左右。

生产钢种是以奥氏体(cr-ni系)不锈钢为主,这是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应用最为广泛。

但近两年马氏和铁素体(cr系)不锈钢生产比例有所增加,由1999年的23%增加到2000年的34%。

但应用于汽车和家电行业的铁素体不锈钢由于国内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的原因只能少量生产,大部分需要进口解决。

3)主要生产企业按产量排序是太钢、张家港和宝新,生产品种以冷轧薄板为主薄板:太钢、张家港和宝新不锈钢冷轧薄板生产工艺、设备及产品质量可以达到国际水平,但包括太钢在内,以及上述两个合资企业,均由于不锈钢冶炼和热轧能力不足,或不具备冶炼热轧能力,需要进口热轧板卷作为冷轧坯料。

中板:主要由上海浦钢和太钢生产,其它特钢企业生产量很小。

带钢:主要由民营企业生产,不锈钢窄带钢厂集中在浙江宁波和广东汕头,窄带产品多数进行深加工,如不锈钢焊管、器皿及建筑小五金件等,这类企业生产成本低,销售手段灵活,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

应用于电子、通讯及家电的高精度带钢仍由生产经验丰富、装备水平先进的国有企业生产。

型线材:主要是棒材和线材,棒材由国企特钢企业生产,如太钢、上海五钢等;线材生产企业主要是太钢和大连钢厂,另外,江浙地区民营企业也具备相当的生产能力;线材深加工产品主要是民营和合资(主要是台资企业)生产。

无缝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五钢和长城特钢,此外,江浙江地区的民营企业生产量十分可观,生产量为5万吨左右,但能够满足工业用的很少。

2、不锈钢消费现状1)不锈钢的进口由于国内不锈钢供给能力的严重不足,产品品种质量达不到国际水平,以及生产成本高等原因,导致了不锈钢需要大量进口。

1999年和2000年不锈钢材的进口量均超过了100万吨。

1999年进口了116万吨,2000年进口了109万吨。

2)不锈钢的表观消费不锈钢在我国属于市场供不应求的产品,产品库存可以忽略不计,由不锈钢生产量加进口时之和可以得出不锈钢的表观消费量,经统计,1999年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50万吨左右,2000年表观消费量估计达到165万吨以上。

3)不锈钢主要消费品种不锈钢主要消费品种有薄板、带钢、中厚板和型线材,以板带材的消费为主。

2000年板带材的消费量约140万吨,板带材的消费比例达到85%;板带消费中又以薄板消费为主,2000年薄板消费约91万吨,薄板的消费占55%,型线材消费占12%。

4)不锈钢主要应用行业的消费不锈钢的消费已经由传统行业转向建筑五金装饰、厨房设备、餐具刀具,以及轻工、家电、办公用具等方面。

①不锈钢主要用途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装潢及饰用镜面板及花纹板、不锈钢焊管的加工,年消费量约30-35万吨,主要钢种是sus304,规格小于2mm;厨房设备、餐具等的年消费10万吨,主要钢种是sus304、430,规格小于3mm;家用电器以铁素体不锈钢为主,年消费量为7万吨(2005年10万吨);食品加工行业主要制造食品加工机械及容器,如粮食、啤酒饮料、乳品加工设备、速冻冷藏设备等年消费量为15万吨,主要钢种是304、321、1cr13及抗菌型铁素体不锈钢:城市景观工程主要以消费不锈钢焊管为主,年消费量为5万吨;汽车行业主要是汽车排气管用铁素体不锈钢409,年消费量为1-1.5万吨;其它行业如城市供水工程、环保及石化、电力行业,年消费量为15万吨。

②热轧板主要用途:不锈钢热轧板主要用于冷轧薄板或带钢的原料,热轧板用于直接消费是以热轧酸洗板代替冷轧板,约10-15万吨;中板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和机械等行业,年消费量约为15-18万吨。

③长型材主要用途:不锈钢紧固件需棒线材5.8万吨,不锈钢丝消费量为7万吨,包括焊丝、钢丝绳、丝网及微丝、紧固件钢丝等;阀门钢3.7万吨,不锈钢轴、手术器械、餐具及特殊用途消费量为2.5万吨,总计约为19万吨。

3、近十年国内不锈钢的消费趋势及特点1)消费量持续增长,增长率逐年增加近十年国内不锈钢消费量增长迅速,表观消费量由1998年的30万吨的增加到2000年的16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26%。

由于不锈钢消费持续增长,国内生产远远满足不了消费,因此大量依靠进口。

不锈钢又是高频额利润的产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锈钢非正常出口,尤其以1994-1998年不锈钢的走私最为严重。

通过分析以往13年的不锈钢表观消费,可看出我国不锈钢消费的趋势。

除考虑国内生产量(1998年以前只统计到国有企业的生产量)和进口量外,还要考虑消费量增加的两个因素:一是不锈钢民营企业的生产量,每年约15-20万吨,二是不锈钢的非正常进口,每年约为20-30万吨。

考虑上述两个因素,1996年国内不锈钢的消费量就已达到了100万吨的水平。

1998年后,国家加大打击走私力度,经过海关统计的不锈钢进口数量比历年都有较大的增加,显现出不锈钢实际进口量达到了正常水平,同时也看了不锈钢的走私数量。

2)板带消费量增加是总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总消费量的增加是随着板带材消费量而增加的,长型材消费量变化不大。

板带材占消费量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达到85%。

3)不锈钢消费以进口产品为主,主要是板材,进口主要来自韩国、我国台湾和日本近几年,中国大陆不锈钢的进口量平均占消费量的70%左右,1996-1999年期间,进口量均超过70%。

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占总进口量的85%;其中来自韩国和我国台湾的进口量最大,分别占35%和31%,严自日本的进口比例逐年减少,2000年为18%。

进口的品种主要是板带材,2000年热轧薄板占进口量的36%,冷轧薄板占41%,因此板材的消费是以进口产品为主。

板带材进口产品占消费总量比例平均达70%,1998年最高,达86%,也就是板带材的国产化率低于30%;在线材的消费中,进口比例也较高;型材以国生产为主。

4)长型材消费量稳步增长、消费量逐年增加长型材的消费主要是线材和棒材,消费量稳步增长,尤其是不锈钢线材的消费增加较为明显。

二、国内不锈钢生产与消费存在的问题1、粗钢及热轧板卷总量满足不了需求不锈钢冶炼能力和热轧板卷能力不足,不具备规模冶炼、精炼、连铸和热轧的生产能力,导致供冷轧的坯料严重短缺,每年进口大量热轧板用于冷轧加工。

国际市场热轧板和冷轧板差价很小,从而严重影响了冷轧产品的经济效益。

2、生产钢种和品种规格满足不了需求目前,生产钢种主要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主,而国外发展前景好、用途广、生产成本低的铁素体不锈钢生产量很少。

品种规格方面,进口冷轧板主要是1mm以下产品,2000年1mm以下产品进口量占冷轧薄板进口量的62%,说明这类规格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产品表面方面,大量生产的是2b、2d板,其它表面板如花纹板、no3.和no.4板生产能力不足。

3、冶炼生产工艺落后、装潢水平低冶炼电炉容小,主要采用二步法,精炼设施单一,有的老企业甚至还采用一步法冶炼不锈钢;冶炼周期长,不能实现多炉连烧,连铸比低;导致能耗高,成材率低,生产成本高,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4、多数民营企业生产工艺更为落后占国内粗钢生产量40%的民营企业,其中多数企业采用废钢经中频炉化钢,没有精炼设备,化学成份和杂质含量不能控制或难以控制,浇注成几百公斤的锭,经落后的横列式轧机成材。

这种生产工艺能耗高,环境污染和废钢资源浪费严重,产品质量低劣。

由于生产成本低,便利用价格优势挤占市场,从而扰乱了国内正常不锈钢市场秩序。

三、国内不锈钢的消费预测及生产展望1、2005-2010年国内不锈钢消费预测九五到十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仍可达到8%左右,今后十年国内生产总值(gnp)将翻番,人民的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国内不锈钢消费将随着gnp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根据过去十年不锈钢消费的增长速度及发展趋势,参考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预测2005年中国大陆不锈钢消费总量将达230万吨,2010年将达到300万吨;2010年板带材需求将为242万吨,其中薄板为194万吨。

2、2005-2010年国内不锈钢生产展望2005-2010年将是国内不锈钢市场继续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加入wto的关键时期。

不锈钢将是国家冶金工业重点发展的品种之一,国内从产业政策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预计到2005年国内产品不锈钢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70%以上,2010年将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不锈钢材消费可以实现自给,而且80%以上产品要达到国际高质量标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内大型冶金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新建或改扩建不锈钢厂,增加生产能力和生产品种,目前国内几条大的不锈钢生产线建设正在实施中。

1)上海浦东钢铁集团公司与德国克虏伯不锈钢集团成立合资厂(sks)投资14亿美元,建成具有50万吨不锈钢粗钢、44万吨热轧板卷、26万吨冷轧板的全新不锈钢厂,一期工程7.2万吨不锈钢冷轧板拟于2001年底建成投产。

该生产线采用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厂蒂森?克虏伯集团(ktv)成熟的技术,保证生产线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2)宝钢集团上海一钢投资110亿元,建成不锈钢冶炼、热轧生产不锈钢精品基地,预计2004年建成。

形成不锈钢板坯72万吨、热轧板卷62万吨的生产能力。

它将采用国际先进的三步法生产工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品种除奥氏体不锈钢外,还包括了国内几乎不能生产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