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豆粕消费研究(一)——饲料市场构成及养殖业效益2005-11-23 信息部【内容摘要】饲料市场、养殖行业、豆粕市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
豆粕较高的蛋白含量也使得它在饲料配方中居于重要位置,养殖行业是饲料(豆粕)的最大消费者,养殖效益直接决定着全国饲料和豆粕的需求。
本文对饲料市场和养殖业进行市场解剖,并对今年1-9月份的市场进行初步的分析,需要提到的是,文中许多饲料、养殖方面的数字得来实属不易,作为饲料市场的常识提供给大家消化和掌握。
【关键词】蛋白饲料饲料配方养殖效益猪粮(料)比肉(蛋)鸡料比配合饲料【推荐看点】(1)常用蛋白饲料所含蛋白量(2)饲料的产品结构及特点(3)饲料配方及豆粕含量(4)养殖业相关市场及养殖效益衡量(5)饲料市场的发展规划及趋势目录一.饲料及成分构成 (1)1.我国常用的蛋白饲料 (1)2.我国常用的能量饲料 (2)3.饲料添加剂 (2)二.饲料产品结构及饲料配方 (2)1.饲料产品结构 (2)2.饲料配方 (4)三.了解养殖行业 (5)1.原料市场 (5)2.饲料产品 (6)3.养殖业的幼苗 (6)4.养殖业的产品 (7)5.养殖效益指标 (7)6.饲料转化率和饲养周期 (10)四.饲料市场展望 (10)1.饲料市场的后期发展趋势 (10)2.饲料市场的发展规划及目标 (11)五.附录及参考资料 (12)1.数据表附录 (12)2.参考资料 (13)一.饲料及成分构成一般能被动物食用又能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的物质统称为饲料。
饲料是畜禽生产的基础,饲料成本决定着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通常得饲料成分包括蛋白饲料、能量饲料和一些辅助添加剂。
1.我国常用的蛋白饲料豆粕:蛋白含量在40-48%,赖氨酸含量高(2.45%),利于猪的消化,因其品质优,适口性好,各种畜禽都可大量使用,因制造工艺不同,其营养价值有很大差异。
在饼粕类蛋白质饲料中质量最好,赖氨酸含量在所有饼粕类饲料中最高,在日粮中豆粕占蛋白质饲料比例不受限制。
应注意的是生豆粕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影响家禽和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
棉籽粕:因加工工艺不同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大,棉仁粕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未脱壳棉籽饼仅含20%左右。
加工方法不同,游离棉酚含量不同,日粮中高游离棉酚含量会引起中毒。
我国棉籽年产量50亿公斤以上,是一项主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不仅在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到国外。
一般中、大猪10%左右,雏鸡、产蛋鸡不超过5%。
菜籽粕:粗蛋白含量较高为35-40%,蛋氨酸含量在饼粕类饲料中名列第二,由菜籽提取油后,得到菜籽粕饼是良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菜籽粕在日粮中用量生长肥育猪8%左右,生长鸡5%—8%,雏鸡和蛋鸡不超过5%。
花生饼:粗蛋白36-38%,花生仁经脱壳、榨、浸提去油后得到的饼粕。
葵籽粕:蛋白含量30%,向日葵榨油时,由于脱壳程度不同,对其饼(粕)的饲料特性和营养价值影响很大。
鱼粉:优质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鱼粉是最常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优质鱼粉是整体鱼粉分离出油脂后,加工、干燥制造的,将食用鱼类加工后的残渣制成的产品,实际上是鱼渣,由于加工原料与工艺条件不同,各地生产的鱼粉质量有很大差别,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鱼粉价格高,一般只用在仔猪和家禽日粮,仔猪5%—8%,肉仔鸡,雏鸡、雏鸭、产蛋鸡、产蛋鸭日粮中2%—5%。
血粉:血粉蛋白质含量高达80%以上,屠宰场畜、禽血液干燥后制成的粉末即成血粉,由于加工方式不同,质量差异很大。
羽毛粉:粗蛋白含量高达70%以上,羽毛粉亦称水解羽毛,是将清洁羽毛在高温、高压下水解、干燥、粉碎的产品。
肉粉与肉骨粉:肉粉粗蛋白含量高(50-60%),屠宰场、罐头厂及其它肉品加工厂收集的碎肉及连骨肉片加工、处理成为肉粉。
如含骨多称为肉骨粉,美国规定含磷量在4.4%以下的为肉粉,4.4%以上的为肉骨粉。
2.我国常用的能量饲料玉米:玉米是高能饲料,适口性好,易消化,可以用任何比例来生产饲料,加之价廉易得,故有“饲料之王”的美誉。
高粱:高粱是高能饲料,其营养价值约为玉米的95-97%。
小麦:小麦的有效能值稍逊于玉米,但蛋白质含量较高,是良好的饲料原料。
大麦:大麦有草(皮)大麦和米大麦(裸大麦)之分,前者粗纤维含量高(8.2%),后者粗纤维含量低(4.8%),两者都是良好的饲料资源。
稻谷: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南方不少地区已采用稻谷作饲料。
小麦麸:小麦制粉过程中,留在20目左右筛上的粗麸部分称为麦麸,制粉最后阶段分离出来的更细一部分称为次粉,前者约占整粒的23-25%,后者约占3-5%。
3.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的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是指用于补充饲料营养成分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饲料级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酶制剂、非蛋白氮等。
一般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保证或者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二.饲料产品结构及饲料配方1.饲料产品结构配合料又称全价配合饲料、全日粮配合饲料。
它能直接用于饲喂饲养对象,能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
主要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配合饲料应具备如下特点:饲喂动物后能充分满足其维持生长或繁殖必须的所有营养物质;它含有足以用来维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动物日粮中任何一种营养物质对其他营养物质都有最适合的比例。
没有过度超量的营养物质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或导致中毒症状。
日粮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包含了动物每天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同时饲料的数量又能使动物能在一天内消耗。
日粮必需包含维持和改善消化道生理机能的特征性成分。
浓缩料是指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国外称平衡用配合饲料,也称蛋白质-维生素补充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比例掺入能量饲料后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一种均匀混合物。
浓缩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从25%到45%不等,视饲用对象和产品品质而定,浓缩料在全价饲料中的用量大约在15-30%左右。
由于浓缩料只需加玉米、糠麸等能量饲料即可配制优质全价料,因而很适合广大农民饲养户。
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
不经稀释不得直接饲喂。
预混料可分为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和复合预混料。
后者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或非营养性添加剂等微量成分加有载体的均匀混合度。
按国家规定,预混料产品应标明主要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钙、总磷、食盐的含量,并且规定若产品中加进药物,应在产品标签、说明书上标明化学名称、准确含量、饲用对象、用法和停药时间、储存方法、注意事项等。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2004年饲料总产量达到930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占73.5%,浓缩饲料占22.6%,预混饲料占3.9%。
从过去五年平均来看,配合料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浓缩料占比在逐年提高,预混料占比基本恒定,配合加浓缩基本上占到全部饲料产量的96.3%左右。
自2000年以来饲料总产量年均增长5.76%,其中配合饲料年均增长3.70%,浓缩料年均增长13.97%,预混料年均增长9.62%。
配合饲料增势趋缓,浓缩料成为饲料产品中的亮点。
根据饲料行业综合季报初步统计和跟踪企业调查,今年上半年全国饲料工业产品总产量达4735万吨,同比增长16.32%。
其中,配合饲料3384万吨,同比增长13.53%;浓缩饲料1133万吨,同比增长25.9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18万吨,同比增长14.52%。
饲料按其去向又可分为猪饲料、肉禽料、蛋禽料、水产料和反刍料。
从全国配合饲料的构成来看,猪所占的比例为31%,肉禽约占30%,蛋禽约占22%1,其他为水产和反刍类动物。
根据饲料工业信息中心2005年的半年报告,1-6月猪饲料稳定增长,蛋鸡饲料快速增长,肉鸡饲料超1来自“2005豆粕市场展望”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5-1-5常规增长,水产饲料、反刍动物饲料和其他动物饲料有增有减。
具体见下表: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
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
从右表中可以看出,豆粕在禽、猪、牛中的使用占全部的88%。
饲料配方中豆粕的含量是我们最关心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豆粕的含量并不完全一样,就配合饲料而言,猪饲料一般含有约15%的豆粕3,肉禽饲料豆粕含量约占20%,蛋禽饲料豆粕含2来自:“配合浓缩饲料配方设计及生产技术”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2005-8-183来自:“期货沙龙神州行之深圳研讨会实录”2004-8-12量约占12-15%4。
另外据我们咨询中国饲料信息中心的专家得知以下讯息:配合料中,蛋鸡10-12%,肉鸡20-25%,小猪20%,肥猪10%,大猪10%以下。
与市场上流行的说法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以笔者推荐以下比例作为我们对养殖行业的基本认识,并在以后的分析中加以利用。
相对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的蛋白含量很高,畜禽类浓缩饲料的豆粕含量差别不大。
猪用浓缩饲料一般含蛋白质38%左右,多以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浓缩饲料。
在浓缩饲料中除蛋白质饲料首先来看饲料原料的进出口情况:据海关数据,1-9月玉米累积出口719万吨,同比增长281.9%;大豆进口1916万吨,同比增长38.03%;大豆出口31.6万吨,同比增长22.64%;豆粕进口3万吨,同比增长77.41%;豆粕出口46.5万吨,同比下降4.70%;鱼粉进口139.3万吨,同比增长76.9%;1-5月赖氨酸进口2.5万吨,同比下降1.72%;出口1.6万吨,同比增长41.91%。
详见本文数据表附录。
再来看饲料原料的价格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玉米价格总体呈平稳缓慢上升发展趋势。
1-9月4来自:“2005豆粕市场展望”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5来自:“正确评价猪饲料的使用效果”通网农林通/2005-11-1全国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1298元/吨,同比下降4.73%。
豆粕价格在较低价位波动起伏,1-9月豆粕的平均批发价格为2825元/吨,同比下降8.15%。
鱼粉价格走势呈“S”波动,上半年全国平均价格6202元/吨,同比提高3.30%。
其他原料,蛋氨酸和赖氨酸上半年平均价格均处于近三年来的最低价位,且呈平稳下降趋势。
23的月份的12.8元/公斤,1-9月仔猪平均价14.2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2%;与仔猪价格走势类似,肉雏鸡和蛋雏鸡的价格也是经历了先涨后跌的变化,蛋雏鸡平均价格从7月份的相对高点2.44元/公斤,急剧下降到9月份的2.33元,肉雏鸡的价格也从5月份的高点2.51元/公斤,急剧下降到9月份的2.2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1-9月份蛋雏鸡价格增长15.47%,肉雏鸡价格增长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