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八大定律

管理八大定律


3、当他处于“人无我有”状态时,会给 他带来一种能的价值满足,他也就不免会 因此坠入自我陶醉之中而放弃其它应该有 的努力。
4、当他处于“人有我无”状态时,他的 意志可能会出现二种可能:
一是:因为这种缺失所带来的自卑而强化, 进而驱动他形成努力改变这种“人有我无”状 态的意志力。
二是:如果这种“人有我无”状态给他带来 的自卑把他压垮了,他也就不免陷于自暴自弃、 自甘堕落的深渊而放弃应该有的努力。
(3)、忽视被管理者的情感和情绪可能产 生的作用,被管理者做好工作的意志意愿, 得不到提升和鼓励 。
(4)、分派工作只是简单地界定做什么, 没有把工作标准界定成为下属员工自己也可 以对照评价的具体量化标准。
(5)、忽略做好工作的外部资源条件的支 持,没有授予相应的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权力。
(6)、在做好工作的方法程序上没有事先 的界定和沟通,让下属员工自我摸索着去做, 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效率。
成事定理的二个推理 1、管理者的职责,就是为下属员工创造 提供做好工作的条件。 2、管理者对下属员工的工作失误要承担 绝大部分责任。
成事定理的三个推论 1、 成事定理的第一推论:
粗放的管理方式是难以达成管理目的的。
(、对被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没有全面的分 析把握,想当然地随意进行工作分派。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介绍的 一个典型事例
• 2、 人性定理的第二推论:
人在勤劳无益时,不会不懒。
海尔管理中经常讲到毛宗良的故事。
在这里,毛宗良是在学雷锋吗?不是,完全 不是。海尔企业规范化管理,任何一个员工 只要为企业做出了贡献,都会得到他应有的 回报。
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 人只要他能够懒、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并且可以不承担任何后果,他就不会发挥 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智慧。
意愿:如果不想做,肯定做不好。 意愿来自于:目的、利益、危机。有目的才 有愿望,有利益才有动力,有危机才有压力。
3、热情耐心:是形成他人战胜艰难险阻决 心的动力根据。
4、资源支持:是他人做好工作的客观前提。
5、评价标准:是他人是否做好工作的评价 和控制根据。
6、程序方法:是他人做好工作的过程根据。
• 企业的规范管理化,也就是要解决这个 问题,保证让员工付出多少、贡献多少, 就一定能获得多少回报,并让这种回报 严格与贡献成比例。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事先制定的公开
透明的游戏规则。)
3、 人性定理的第三推论: 可能发生而又不应该发生的事, 却一定会发生。
私企老板的儿子吃回扣的故事。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利益独立,责任 完全的人。
力是指有执行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 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 目标的操作能力。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 能力,完成任务的环境。
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 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 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简单来说执行力就是行动力。
一个组织,为什么没有执行力的体现: 就是应该做到位、做好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做好。
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也就是通过 事先的制度规范约定,堵住“可能”的 通路,避免不应该发生的事的发生。
②管理学第二定理:
意志强度定理
要让他人做好的工作,他有战胜艰难险阻的 耐心和决心么?他能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 么?
这就是管理学第二原理必须回答的的问题, 这也就是意志强度定理。
意志强度定理的含义: 人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努力程度,
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的本质不在于个人,而在于企业的规范。 执行力的关键不是“应该”,而是“必须”。 执行力是制度设计出来的。 执行力是检查和考核出来的。
保证他人把工作做到位、做好的六个条件: 这六个条件的内涵: 1、能力素质:是他人做好工作的主体前提。 2、意志意愿:是他人做好工作的主观前提。
意志强度定理的推理
1、一个人的某一行为活动对他所寻求的 自我肯定实现的作用力度越大,他在这一 行为活动上的努力程度也就越大。
(越有自我实现感,就越会努力。)
2、一个人对某一自我肯定价值评价的高 低,与他获得这一自我肯定的难易程度成 反比。
(难度越大,越不去努力。) 这是“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的心理规
都是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的。”
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的内涵:
1、自我意识 2、自我决策 3、自我肯定 4、自我中心 5、欲望无限 6、自我异化
只有虚伪的语言, 没有不寻求自我肯定的行为。
精神失常的人和理智不清的傻子可以例外, 他们不是健康的人。
人性定理的推论:
1、人性定理的第一推论: 人在可以懒的时候,不会不懒。
与这一行为活动所能带来的自我肯定的 多少成正比,与他对这一自我肯定评价 的高低成正比。
人的行为活动驱动机理: 人的行为活动选择,是直接决定于
他与他周围的人和物的比较。 1、当他处于“人有我有”状态时,他处于一
种满足状态。 2、当他处于“人无我无”状态时,尽管是一
种遗憾,但这种遗憾不会让他感到特别不安。
的积极性的。 3、要平息他人的不满情绪,诱导他调小比
较范围,则是有效的措施。 “比上不足,比下 有余。”
4、要激发他人的积极性,诱导他调大比较范 围,则是有效措施。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③管理学第三定理:
成事定理
成事定理解答的问题,就是被管理者在 什么情况下才能将工作做到位、做好。
管理成事定理又可称之为执行力定理。
则的直接体现。
3、一个人在某一行为活动上的努力程度 的高低,与这一行为活动所能带来的自我 肯定已满足的程度成反比。
( 已满足程度越大, 努力程度就越小。) 这是经济学中的“效用递减规律”的直
接体现。
意志强度定理的四个推论: 1、工资奖金的激励作用是递减的。 2、不能保证实现的承诺,是无法激发他人
管理学八大定理
GUANLIXUE BAXIANG DINGLIE
第一定理:人性定理 第二定理:意志强度定理 第三定理:成事定理 第四定理:和谐定理 第五定理:权力积聚定理 第六定理:组织凝聚定理 第七定理:文化诱导定理 第八定理:系统思考定理
①管理学第一定理:
人性定理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 “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