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

第三章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


3.1.6 网络经济与垄断的新特点
(2)垄断导致的结果
促进创新思想
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依赖创新—形成创造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 产品和劳务。
形成创新动力
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主导产业本身的特点,经济系统内存在自动抑制垄断负 面效应的力量,因为知识、信息产品是耐用品,但很容易过时,垄断是暂 时的,一旦新厂商开发出更新的产品,原有厂商的垄断力量马上显示。为 了维护原有优势,垄断厂商必须不断创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3.1.6 网络经济与垄断的新特点
(2)垄断导致的结果
在工业经济止科技进步、垄断企业内部出现低效率等。
在网络经济时代,垄断导致的结果主要有: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使消费者得到更多好处 知识和信息技术产业面临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规模经济,它的 垄断导致厂商提高产量,降低价格,消费者得利,打破垄断 实际上是伤害消费者。
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又叫经验曲线或生产时间预测曲线,是由美国赖特 (Wright)于1936年发表的
在成倍地制造一种产品过程中,人们常常观察到连续生产 一个单位产量所要求的资源(投入要素)数量是随着累积 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
投入要素以及相关成本的这种递减就称为学习效应,这种 学习现象在劳动投入要素和成本中最为常见。随着生产产 品单位数量的增加,得到一个单位产出量所必要的劳动小 时数会因一系列原因而下降,这些因素包括工人和工长对 工作任务的熟悉程度提高,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改进, 废品和重复工作数量的减少,以及随着工作重复次数的增 多对技术工人需要的减少等。
总之: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延缓或抹平了传统经济 周期---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时间,但不会使经济周 期消失。
3.1.6 网络经济与垄断的新特点
(1)垄断产生原因
▪ 需求方因素
需求方的网络效应
消费同类商品的人多,导致消费者从中获得的直接和间接受益都更大
需求方的锁定效应
网络经济时代,高技术产品的使用必须投入精力学习,由于“学习曲线” 的累进效应,用户一旦掌握了某项技术,以后必须更新这项技术,而 转换学习别的技术,其转换成本很高,这样对需求方就产生了“锁定 效应”,把消费者锁定在该产品的使用上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并非必然此消彼长,而是可 出现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或低通货膨胀率与 低失业率
3.1.5 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 阶段。
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约平均间隔8-10年爆发一次 危机。
二战后,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反危机措施,使经济周期发 生变化,危机持续时间缩短,萧条和复苏之间的界限因经 济上升加快而不明显,高涨时经济发展劲头不强。出现了 经济衰退与经济高涨交替更迭的简化经济周期。
3.1.3 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
规模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径,这个 事实没有变,但它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确实变 化了,它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经济性效应。
3.1.4 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浦斯于1958年提出失业率与通货 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 低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陪伴,而高失业率则与低通胀率同 时并存,若用纵坐标表示通胀率、横坐标表示失业率,那 么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 曲线。
以美国经济为例,自1991年4月走出二战后第9次衰退期以 来,截至2000年中,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达到了历史上最长 的一次110个月。
3.1.5 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原因:最主要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代 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经济周期迸一步变 化。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信 息技术无疑巩固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美国信息技术等 高技术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周期性产业,而成为推动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1.3 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
(1)规模经济理论
传统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实现较好效 益,这是企业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
(2)网络经济环境下则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效益提高
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 ; 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拉力降低成本和增加 利润 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 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分额来赢得竞争优势
促进了竞争
电子商务的广泛使用,降低了厂商的交易成本,缩小了厂商的最佳规模; 在网上开一个公司比开一个传统的商店或公司成本更低,进入壁垒也低。 这样,新的进入这容易进入市场。从而减缓了垄断程度,促进了竞争。
3.1.6 网络经济与垄断的新特点
(3)判断垄断程度的标准
工业经济时代用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来衡量是否存在垄断。 在网络经济时代,判断垄断程度的主要依据是市场行为,而不 是市场结构,因为: 网络市场本身就是寡占型的,例如网络公司只有最好的前3名 才能活下去,其余均死亡。 垄断企业占有很大的市场分额是暂时的,产业中随时会产生 创新,会使该产品突然过时,今天是第一,不能保证永远第一。
3.1.6 网络经济与垄断的新特点
(1)垄断产生原因
▪供给方因素
由于信息产品的高成本的生产和低成本的再生产以及网络 经济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必须为以制定技术和行业标准为主 的游戏规则的竞争,所以,网络经济时代的IT产业本身有很 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容易导致生产这隆冬,技术竞争优势使 领先者会进一步领先,丧失优势者会进一步丧失优势,造成 赢者通吃。
通货膨胀率
PC
0
失业率
3.1.4 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影响
20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出现了高 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向并存的“滞胀”。
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现象,使美 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 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因此这些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的实践已否定了上述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