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构造基础复习一、选择题:1、升力:Y=Cy*0.5*pv^2*S飞行高度越高,需要更快的速度来维持升力。
2、水平安定面:提供俯仰及水平稳定性。
水平尾翼的载荷:平衡载荷、不对称载荷、机动载荷3、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此外,它还是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和操纵性。
机翼上还可以安装发动机、起落架以及防治燃料和其它设备。
后掠翼根部载荷较大。
4、油气减震器作用:利用气体的压缩变形吸收撞击动能,利用油液高速流过小孔的摩擦消耗能量。
·产生刚性撞击——油气量不足·滑行时尚可,降落时冲击大——油量不足·行程未到底而载荷已很大——气过足(压不下去)5、前轮摆振:多发生在降落滑跑初期、起飞加速后期。
解决办法:将前起落架及相应的机身结构设计得使摆振临界速度大于飞机的实际最大滑跑速度,从而使振摆不会发生或在前起落架上安装减摆器。
6、刹车及防止拖胎:目前飞机上采用的机轮刹车装置,主要有弯块式、胶囊式和圆盘式三种。
随着刹车压力的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到某一极限值时,即使继续加大刹车压力,它也不会再增加。
这时机轮与地面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通常称之为“拖胎”。
·准确控制刹车压力,但又不能超过当时的结合力矩。
以获得高刹车效率,使飞机在最短的滑跑距离内停下,且不发生拖胎。
·采用机翼扰流板,着陆滑跑时打开,增大阻力、减小升力,提高机轮垂直载荷P,增大结合力矩,使飞行员可以提早使用较大的刹车压力,来进一步缩短着陆滑跑距离。
7、燃油储存:发动机吊舱上的干舱:内部无燃油、防止起火油箱内部隔板:阻止燃油晃荡一些翼肋的底部都装有挡板式单向活门:阻止油液从翼根向翼尖流动,而允许油液从翼尖向翼根流动,以保证油泵的正常供油。
8、用油顺序:先用中央油箱,后用机翼油箱(保持重心稳定)9、加油方式:重力加油、压力加油(中央油箱只能压力加油)10、防止气塞现象:进油口加压11、活门:如果,正常<工作压力<极限值安全活门工作正常,卸荷活门有问题。
12、柱塞泵的调节:通过倾斜盘角度和转速的调节来改变流量。
13、爆炸减压:在较高的飞行高度,机身突然失压。
14、座舱压力调节器:(直接和间接→绝对压力与压力差调节机构)控制:接受控制方式选择、空地感应、空地电门、大气数据计算机、座舱压力及变化率等信号,输入巡航高度及着陆机场高度的信号,控制器根据这些信号自动输出控制信号到排气活门,控制排气活门开度及运动速度→控制座舱高度、座舱高度变化率及座舱余压。
15、氧气供给:保证在飞机座舱失密后的供氧,手提氧气设备可用于飞行中的紧急医疗救助其他紧急情况。
·由三部分组成:机组氧气、乘客氧气系统和手提氧气设备·机组氧气系统:大多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氧,向机组提供低压氧气。
·乘客氧气系统:乘客及乘务人员应急供氧大多采用化学氧气发生器供气。
·氧气面罩和调节器主要功能有①稀释供氧(需求供氧);(吸气时稀释活门才会打开)②100%供氧(需求供氧);③应急供氧(连续供氧);④面罩固定软管通气;⑤供氧试验16、座舱湿度控制:装在涡轮上游的高压段的叫高压除水;装在涡轮下游的低压段的叫低压除水17、防冰系统:结冰后翼型发生变化,气动力下降,阻力增加,升阻比下降。
·利用发动机引气来除冰。
·风挡除冰:导电涂层于外层玻璃的内部18、空调(座舱温度调节):以冷却发动机引气为主分:空气循环冷却、蒸发循环冷却座舱温度调节装置:保持座舱空气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的全套装置。
一般用调节冷、热空气流量的混合比来实现调节功能。
它由温度传感器、温度选择器、温度控制器和调温活门等组成。
二、判断题:1、平飞:飞机作等速直线水平飞行,它所受的力有:飞机的重力G,升力Yo阻力Xo和发动机推力Po,而且推力的方向与阻力相反,升力的方向与重量相反。
平飞时作用在飞机上的这些力是相互平衡的,即:Y0=G,P0=XO2、安全系数:并非越高越好,太高导致成本增加性能下降。
3、强度——抗外力作用不破坏;刚度——抗外力作用不变形4、机翼受力:蒙皮-桁条-翼肋-翼梁-隔框5、机身:梁式机身:梁强桁条弱,承弯不承剪、桁条式桁条式机身·桁条强、蒙皮厚,受压稳定性较好,两者共同承受弯矩,适用于高速飞机。
·无大梁不宜于开大舱口,要开口,须对开口部位用构件加强·桁条式机身各构件受力均匀,传递载采取分散传递,机身各段多用铆接。
复合式机身:桁条式机身强度、刚度大,但不宜开大舱口,而桁梁式则相反。
现代大型飞机,对开口较多的机身前段(如座舱、前起落架舱等),采用了桁梁式,而对开口较少、受扭转较大的机身后段则采用桁条式,这种结构型式的机身称为复合式机身。
6、起落架:前三点式:稳定性好,操纵性好,但易摆振。
7、大翼油箱:用隔板和单向活门,防止晃动。
8、液压管路:液压油温度越高粘度越低。
9、杆力:无回力(全部作用在助力器上)有回力(直接通过舵面反馈)10、燃料系统:气塞与气蚀非同一件事。
气塞:系统里有空气并聚集,使燃油不能连续进入流动气蚀:气流的冲刷与撞击造成的点蚀。
三、填空题1、操纵:分为主操纵系统、辅助操纵系统和警告系统主操纵系统→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改变或保持飞机的飞行状态辅助操纵系统→襟翼、缝翼、扰流板、水平安定面等活动面→增升、减速、增阻、配平等作用。
2、机翼主要构件·翼梁:缘条+腹板,承受弯矩和剪力;·缘条⇒M弯轴向力、腹板⇒Q剪;·纵墙:弱缘条的翼梁或仅有腹板,承剪不承弯。
与蒙皮组成合围框承扭;·桁条:支撑蒙皮,较强的桁条可与蒙皮一起承受由弯矩引起的轴向力;与蒙皮一起把q空气动力⇒翼肋,蒙皮的抗剪和抗压稳定性好⇒机翼的扭矩和弯矩好;·普通翼肋:保持翼型,传递局部空气动力。
把q空气动力传至腹板,把扭矩传至全围框;·加强翼肋:除有上述作用外,还要承受和传递较大地集中载荷。
在机翼开口边缘的加强翼肋,把扭矩转变为集中力传给翼梁;·蒙皮:承受局部空气动力和形成机翼外形。
在金属蒙皮机翼结构中,蒙皮还要承受扭矩和弯矩。
(四)翼肋普通、加强·接头:连机翼与机身(固定+铰接) 固定: 翼梁——承受弯距与剪力铰接: 纵墙——承受剪力3、外载荷:主要有空气动力,机翼、尾翼和起落架等结构的固定接头传来的力,机身内部装载和部件质量力,机身结构本身的质量力。
分析机身受载时主要考虑集中力和侧向载荷。
机身的载荷通常可分对称和非对称两种:与机身对称面对称的载荷,称为对称载荷;反之则称为非对称载荷。
4、载荷因素:升力/重量平直飞行时,载荷因素=15、机身结构形式:梁式、桁条式、复合式6、·拖胎: 机轮于地面之间产生相对滑动·T结合: 机轮刚要出现拖胎时的极限地面摩擦力·最高刹车效率: 使刹车力矩在每一时刻都非常接近但又不超过当时的结合力矩·M结合= P μ结合 r ;T结合=P μ结合 (P: 作用在机轮上的垂直载荷μ结合: 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结合系数)·结合系数μ结合与滑跑速度及跑道的性质有关·临界刹车压力 P临界: 刹车力矩等于结合力矩时的刹车压力7、载荷:对承载和、不对承载(平面内)、对称集中载荷8、机身开口:大、中、小;开口强度补偿:直接、间接补强9、起落架配置形式:后三点式、前三点式、自行车式起落架的结构形式:构架、支柱套筒、摇臂10、减震器性能调节:利用油针改变通油孔面积。
11、前轮稳定矩:小—易摆振,大—不易操纵12、机轮通行性能:滚动阻力、对地压力滚动阻力高→飞机起飞加速阻碍越大→通行性能越低对地压力大→飞机对抗压强度小的跑道的适应能力就差→通行性能低13、刹车装置:弯块、胶囊、摩擦片式14、供油:初级泵(大流量、小压力)——离心泵、轴流泵高压泵(流量适中、压力高)——齿轮泵、柱塞泵15、电磁开关:控制配油(直接控制、随动控制)选择题1 飞机巡航,角度上升,为保持匀速飞行,速度高点好,因为高空密度小。
2 飞机尾翼的水平安定面是保持飞机水平飞行的稳定性,升降舵是控制俯仰。
3 大型民航飞机起落架的结构主要是支柱套筒式,前起落架是摇臂式的,收放起落架采用液压和气动。
4 油气减震器中,气的作用是吸收撞击动能,液体的作用是散耗撞击动能。
着陆时1)出现刚性撞击,表示油量气量不足,但滑行时正常的说明气不足。
2)液压缩到规定位置,载荷很大了,说明气量不足。
3)入地后发生撞击后滑行正常,说明油不足。
4)刚压缩,载荷很大,说明气太足。
5 前轮摆震:在速度较大时产生,即起落初期滑跑后期,跑道上有冰,刹车要轻,防止脱胎。
6用油顺序:中央油箱到左右油箱。
7 加油方式:压力加油(中央油箱加油方式)和重力加油8 油箱中出现气塞现象,应该对油箱加压来防止。
9 压力指示器上,工作压力超过标准但不超过某一数值,说明卸荷活门有问题,但安全活门是好的。
若都坏了压力会一直升上去。
10 柱塞泵的供压是用于调压。
11 爆炸减压:不是真的爆炸,而是在比较高的高度,座舱气密性不好,舱内压力大,外面压力小,向外泄压的过程。
12 灰机往上灰,放气活门关。
往上的速度越高,关的越快,最后关闭。
若压差小了,等压差来调节,放气。
13 飞机中的氧气要去除水分,氧气系统稀释活门在呼吸的时候才打开。
14 防冰系统是为了防止机翼发生变化,阻力变大,升阻比变小。
15 空调—热敏电阻—对热敏感判断1.等速直线平行飞行时,升力重力平衡,阻力推力平衡。
2.安全系数越大,越安全,但材料制造成本高。
因此安全系数也有局限。
3.强度:承受外力抵抗破坏的能力。
4.刚度: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5.机翼受力过程:蒙皮--桁条,翼肋—梁—接头6.梁式机身:承受轴向力不受弯矩。
7.油箱隔板隔开是为了防止晃荡。
相连用挡板式的单向活门,往飞机中间。
8.液压传动功率:N=p*Q(p为两端压力差)9.环境控制系统用来调节压力温度湿度。
10.空隙现象:出现在液压系统,燃油系统中,解决方法是用增压泵。
概念:压力升高形成空气膜,穿过燃油和液压油。
11.气塞和空隙不同。
12.液压系统有压力有流量才工作。
填空1增升装置:襟缝翼(前缘后缘襟翼)作用:飞行时用来增加升力增阻装置:扰流板2飞机的外载荷:飞机起飞,着陆,飞行,地面,停机等过程中受到的外力。
3载荷因素:n=Y/G平飞时n=14机身结构:桁梁式,桁条式,复合式。
5隔框受力:作用在平面内的有:对称载荷,不对称载荷。
作用在平面外的有:有角度的载荷。
6机体开口补偿:直接补偿,间接补偿。
7起落架的组成:受力机构,减震器,机轮与刹车装置,操纵装置。
8油气减震器中的油针作用:改变通油孔的面积,通油孔面积越小,减震器载荷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