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1、揣摩品味文章准确、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成功绘景的妙处。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重点:
揣摩品味文章准确、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揣摩品味文章准确、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月亮的诗文: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念)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无情)
4、明月松见照,清泉石上流。

(高洁)
关于荷花的诗文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正直)
2、故乡梦,何日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思乡)
3、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景愉悦)
月亮与荷花文人自古咏之,但情感却各有不同,当
荷花遇上月亮又会是什么样一番情景呢,今天让我们随
着散文家朱自清一起走进他的荷塘月色,去感受另一份
独有的心情。

(二)、过程
1、学生配乐朗诵4、5、6段。

(要求其他学生思考,这三段分别写什么内容,划出喜欢的语句
2、明确这三段分别写得内容。

(4——月色下的荷塘5----荷塘上的月色6----荷
塘四周)
3、结合4段中你喜欢的语句体会作者笔下的荷塘的特点?说说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4、结合5段中你喜欢的语句体会作者笔下的月色的特点?说说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引导通感、比喻、博喻、叠词,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
第3、4问开始的设计是提问学生“你最喜欢的文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然后引出抓景物特点写景
①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⑤⑥
②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
提出来的,(见《文学评论》1962年第11期),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

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现手法。

例:歌声很甜。

他睡得正香。

这女孩长得好甜。


个人名声很臭。

黑色的七月。

暗香浮动月黄昏。

覃子豪《追求》:“大海中的落日/悲壮得象英雄的感叹。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
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

(迟子建《原始风景》)
③同学们能不能找到5段中另一个通感句?
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④现在能否请同学们自己造一个运用了通感辞格的
句子。

⑤重点赏析:几个比喻句,"泻、浮、洗、笼"等准确的动词,叠音词
(以学生赏析为主,必要时点拨抓住景物特点与作者的心境)
作者的心境:幽美朦胧静谧的荷塘是他渴望自由而暂获自由的美好心境的体现(背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中国,言行都受挟制,想革命又担心一家人生计,苦闷彷徨极度渴求自由的心境)
4、小结:
好的写景散文要观察景物的特点融情于景,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营造画面含蓄表达情感。

5、下面也是朱自清的一篇写景散文,老师删去了一些词句,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他补充完整。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_______(镶着)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____ 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______(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
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_______(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
望去,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
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
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学生填空并且说明理由,学生点评,老师总结,呈
现原文。

6、总结:
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发挥想象力,运用好
的技巧,锻炼出好的语言,才能让人如身临其境真正感
受当时的美景与你的心情,而游人们慕名前去看荷塘月
色和梅雨潭的绿多数失望而归可见,赏景品文创作都要
有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活跃自己的思维,才能提高自己
的审美能力,享受到更美的自然,同时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希望同学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放飞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文学的天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