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书之端庄美,楷书之俊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yì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美,难以用言语形容。

王羲之的行书匀称俊峭、潇洒流丽,颜真卿的楷书结构缜密、挺拨遒劲……书法负载了文人千年的松风梅骨。

(1)用音序检字法查“旷”字: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飘yì(______)遒劲(______)二、现代文阅读老王(节选)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框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袋,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看布,一手揍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梢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2 . 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3 . 从修辞角度品析文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4 .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一定要付钱给老王,因为“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B.“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了作者与老王见面时气氛的尴尬和内心的无奈。

C.作者详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带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致谢是因为这一片段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D.“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具有善良的品格。

食物为何挂在树上①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有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杈上。

这些动物的死与人类并无关系,它们是被天敌猎豹捕杀之后挂在树上的。

②那么,猎豹为什么要把食物挂在树上呢?是为了风干做腊肉?那简直是开玩笑!一头羚羊仅需几天就被猎豹吃完了,不可能放那么久。

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③鬣(liè)狗虽然爆发力拼不过猎豹,但是生性凶残,而且贼心不死,总想不劳而获。

可以说,鬣狗是猎豹最头疼的“邻居”。

每当猎豹开始捕猎时,鬣狗就伺机而动,等到猎物死去,鬣狗会迅速围上去分一杯羹。

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只有任由它们掠夺。

有时争夺得太过激烈,鬣狗群甚至会将一只猎豹活活杀死。

④当然了,并不是每一次猎豹捕食都会遭遇“抢劫”。

但是猎豹进食时如果不加以防范,就会被鬣狗发现。

鬣狗不会爬树,为了安静地享用美食,猎豹就将猎物叼到树上,完美地避开这些讨厌的家伙。

⑤说起来,猎豹为了运货上树也是蛮拼的。

据科学家估算,一只猎豹叼着一只体重约为自身两倍的小长颈鹿爬上树,所花费的力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举着两千个汉堡包一口气上两层楼。

⑥尽管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肩负着抚养后代重任的母豹而言,这一举措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猎物一旦被偷,幼崽的口粮就没了。

这直接影响小猎豹的成活率,对猎豹种群的延续尤为不利。

⑦除了猎豹,还有一些野兽也会贮存一时吃不完的猎物,以防其他动物偷吃。

例如,黄鼬常把捕获的鼠类拖入自己居住的洞中,窖藏起来;老虎和棕熊会用灌木枝条以及枯枝落叶将食物隐藏起来,然后全力保护这片区域,抵御入侵者的掠夺。

⑧许多鸟类也有贮食习惯,如星鸦为了防止食物被偷吃,会含着松子飞到离巢稍远一些的贮存地点——贮存地点少则一个,多则上千个。

它们用喙将松子插入土层中,再以泥土和草掩埋,临走还要压上一个小石块才放心。

⑨在动物界,小到蚂蚁,大到虎豹,不少动物都有贮食行为。

这一做法既是防患于未然,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觅食不利和食物短缺,更是为了应对激烈的食物竞争。

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选自《读者在线》20180405)5 . 猎豹为何将食物挂在树上?6 . 阅读第②段和③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通常情况下,鬣狗群起而上,猎豹防不胜防,只有任由它们掠夺。

”一句中的“通常情况下”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2)“猎豹选择这种特殊的食物储存方式,竟然是为了防止鬣狗偷吃。

”一句中的“竟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效果?7 . 第⑤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 . 文章最后三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疑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苏轼生十年,父淘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

属文日数千言。

嘉佑二年,试礼部。

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左佩刀,右备容臭/前人之述备矣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增益其所不能D.腰白玉之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10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1 . (一)文中宋濂的“嗜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2 . 结合两个语段,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四、句子默写13 . 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行者常至。

(3)默写《木兰诗》片段。

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春天如此美好,古诗中描写春天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14 . 文学常识填空。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_____,著名散文家、____、____、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踪迹》等。

六、综合性学习15 . 中考作文阅卷小组对影响初三学生作文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七、作文16 . 作文请以“藏在___________里的爱”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要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