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什么样能当皇帝漫谈古代帝王的长相在中国的历代典籍中,说到帝王长相,不外都会有这样一些描述:日角龙颜;天日之表,龙风之姿;龙行虎步;龙睛风目;奇骨贯顶;河目海口等等。
最后大抵都有一句"雄姿杰貌"做个笼统的概括。
总之,帝王之相貌,在于突出两个字:一个"奇"字,一个"雄"字。
所谓"奇",就是与常人不同,如刘备两耳垂肩,双手长过膝盖,算是一种奇相;刘邦股生七十二红痣,也是一种奇相。
但这些奇相,都不能说是帝王之品,虽然刘备,刘邦都称了帝,不过从相术角度来看,决不仅仅是因为有这些特征,就能当皇帝的。
从相术角度看,真正与帝王身份相称的奇相,大抵有这样一些:1。
重瞳与并瞳:传说舜帝有重瞳,项羽也有重瞳,都是奇相,所谓重瞳,就是眼珠内有两个瞳人,相书认为,重瞳为奇贵,主圣德勤能,英明神武,为帝王之品。
并瞳也为奇贵,主刚勇任劳,志大矜骄,为割据霸业,为僭号(冒用帝王之尊号)之品,重瞳与并瞳都为两个瞳人,只不过重瞳为上下两个,并瞳为左右两个瞳人。
无论是重瞳还是并瞳,远看都只有一个瞳人,近看则有两个。
这些奇品,大抵为天地之神奇造化,千年难出一人。
由于缺乏实证,加上现代解剖学的观点不同,一些反对传统相术的文人,干脆说,重瞳和并瞳都只不过是早期白内障患者而已。
这样批驳传统相术的方法,真是既显很简洁干练,又显得很懂科学!呵呵。
2。
日角隆准,帝王之相。
>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子。
"上面说到刘邦股生七十二红痣,为奇相之一。
但这种奇相难于与帝王之尊相称。
真正与他成为开国之君身份相称的,是他的"日角隆准"相。
>载,刘邦在泗水当亭长时,相士吕公看了刘邦的相貌后说:"臣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刘邦字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吕公的做法,引起了他老婆的反对,她说:公始尝欲奇此女与贵人配,今何妄许刘季?"而吕公坚持认为刘邦日后必能发达,而且是"贵人"级别的,贵人者,天子之谓也,因此一句话将他老婆挡住:"此非儿女子之所知也!"。
吕公的话,无疑也增强了身份低微的刘邦的野心。
吕公的这个女儿,叫吕稚,就成了后来的吕后。
吕稚嫁刘邦后,先为农妇,生育了一儿一女,一次,有一老父,在田边路过时,向在田地里干活的吕夫人要水喝,吕夫人给他喝后,老父观看了他的相貌说:"夫人天下贵人",又看了身边两个小孩的相说:"夫人所以贵,乃此男。
",此女"亦皆贵"。
老父走后,刘邦来田中,听到此事后追上老者,老者说:"夫人儿子皆以君相贵不可言。
"刘邦连连道谢说:"城如父言,不敢忘德。
"两次的相面活动,使刘邦的心理有了极大的信心,也增加了吕稚母仪天下的野心。
那么,刘邦到底是什么相貌,使得吕公愿意把自己认为该当皇后的女儿下嫁刘邦这个近乎于无赖的家伙呢?当然不是他大腿上的那七十二红痣,因为那是看不见的。
而且那也不足以称王称霸。
能够使他成为"贵不可言"的相貌,当然只能是"隆准龙颜"。
所谓"隆准龙颜",乃为帝王之品,隆准指的是鼻子丰窿,准头肥大,鼻梁挺直,最好是直上印堂,两眼之间山根部分没有凹陷。
这种鼻子,相法上称为伏羲鼻。
主大贵。
所谓龙颜,颜当然是头面,龙颜就是龙头的意思了,什么是龙头呢?我们看>,你看那龙王,他们的额头都是方的,而不是圆的,而且在额头中见有一块隆起的骨头,那叫尺骨,据说龙只有长成了尺骨,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隐身藏行。
常人的额头,大多是圆的,不是方的,额头方则贵。
开国帝王为所谓"真龙天子",则头面自然与常人不同,额头不但是方的,而且在天庭上有一块方正的突起的骨头。
犹如龙王的头骨,相法上叫做伏羲骨,也叫日角,这块骨头越是方大越贵,圆形为次。
这就是所谓的"日角龙颜",为帝王之品。
很多开国帝王都有这种相貌的。
刘邦如此,光武帝刘秀也有此相,据史书记载,汉光武帝"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之象,此天命也"光武帝刘秀画像那么,吕稚又是什么样的长相,使得她老爹坚信她能母仪天下呢?吕后画像在五行文化和相术中,男子属阳,女子属于阴,男子寓龙,女子寓风,真龙天子相比喻龙头,那么,母仪天下的皇后相,则以风头比喻。
凤凰头小,上有凤冠,项长,两眼细长,眼尾上翘,内有真光。
如果得此长相,则成为"风头",贵不可言。
也就是要求颈项要细长,这种细长的颈项一般要求配瓜子脸,额头上也要有想日角一样的骨头,象征凤冠。
但在女子头上,就不叫"日角",而叫做"月角"了,古时候相术称后妃有"日角堰月相",就是说的这意思。
而对皇后来讲,最重要的是,要有风目。
所谓风目,就是眼型细长,眼角要尖小,眼珠之乌蛛圆大有光彩,称为真光,也叫龙睛。
眼尾细长,收敛上翘,犹如凤凰的尾巴,整个眼睛形状犹如凤凰的身子。
这种龙睛风目,长在一张瓜子脸上,风颈支撑,配上修长清秀,略为上竖的眉毛,自然威严毕现。
故相书有云:女子龙头风头,必配君王。
吕后是也!这种风目相的女人,野心十足,威严毕现,魄力有余,才能超群,但心地却也是十分毒辣的,从她杀韩信之果断,迫害戚夫人的手段之残忍看,吕后为人之歹毒,也和她的才干一样,留名史册了。
实际上,男子帝王相,除了有日角外,大多也有一双"龙睛风目"的眼睛。
刘邦也是。
从上面项羽的画像看,很难看出重瞳之相,反倒是他的眼睛,有明显的风目之相。
这就是面相上的阴阳相配吧,从图腾文化看,就是龙与风配,龙风呈祥。
3。
奇骨贯顶在众多的描述帝王长相的著述中,大都有"奇骨贯顶"的说法。
所谓"奇骨贯顶",大意是说,有与众不同的的头骨,上插至头顶百会穴。
这是一种奇相。
可惜历代帝王画像,都戴有帽子,后人无法从画像中一睹"龙骨"真面目。
不过,即使有把这些"龙骨"给画出来,却未必好看,相貌"奇"却不一定美,从朱元璋两杀画工的故事传说中可见一斑。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头上长有的骨头数量,分布和功能应该都是一样的。
但每个人的高矮肥瘦不同,头面长相更是千差万别,而头骨长相的大小长短的差别,塌陷耸突的差异,是决定这种头面长相的主要因素。
从五行角度讲,头为诸阳之首,为人身百脉所会聚的地方,现代医学说成是人的神经中枢所在地,是人体的最高指挥系统所在地;从中医学角度看,面又为五脏之表,为精气所会聚的地方,内脏上有重大疾病的人,从其面相气色上也可以察觉。
按照经络理论,骨主气,与肾络相应,肾为先天之本,故骨头为阳为君,因此有"头无恶骨"的说法。
头骨当然以坚奇耸突,有威严气势为贵。
未见有长得三尖六削,獐头鼠目却而能富贵声名者。
那么,从传统相术的角度看,帝王相,具有什么样的头骨呢?第一种就是伏羲骨,上篇说道过。
就是日角月角相。
如果方正而大,上至于百会穴,下至于中正部位,形状如印绶之方型,称为朝天伏羲骨,也叫方伏羲骨。
这是最好的日角相。
为开国帝王之品。
这是所谓的"奇骨贯顶"之一。
如果上过发际,下至于印堂,左右到额角为至,圆突高拱,成为圆形,则称为圆伏羲骨。
如果上至于发际,下至于华盖(印堂上一指位置),长势平横到额角的边城地带(即鬓发前两指地带),成一椭圆形状,则为椭圆伏羲骨,圆伏羲骨和椭圆伏羲骨,都为盛世继业帝王相。
我国的开国领袖有方伏羲骨,第三代领袖则有圆伏羲骨。
第二种是日月龙虎骨。
下以眉头上半指起,上到发急的白会动脉至,各有一骨头上插,有如两根擎天玉柱,左边一根为日角骨,也叫龙角骨。
右边一根为月角骨,也叫月角骨,合成为日月龙虎骨,此骨头长大丰隆,则为开基立业的帝王格。
唐太宗李世明就有此相,所谓"天日之表,龙风之姿"。
第三种为玉柱骨。
下从印堂起,上至于白会穴,起一长大而耸的头骨,犹如擎天玉柱。
此为帝王霸业,以及割据僭号之品朱元璋画像之一朱元璋画像之二在历代帝王中,长相最有争议的有两个人:明太祖朱元璋和秦始皇赢正。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长相,<<明太祖实录>>上就有一句"奇骨贯顶。
雄姿杰貌",可以推测,"奇骨贯顶"就是上述的几种骨相而已,作为乱世的创业帝王,朱元璋高大威猛是自然的,因此"雄姿"一词还是配得上他的。
至于"杰貌",则巧妙的表达了朱元璋的怪相,丑相。
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是他长得下巴奇长、耳朵肥大、满脸麻点,流传下来的几乎所有朱元璋画像支持了这一说法;但也有几幅画像把他画得既英气勃又勃慈眉善目,颇有帅哥风姿。
传说朱元璋称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给自己画像。
第一个进宫的画师很老实,把像画得和真人一样。
朱元璋看到自已丑陋的形象,顿时大怒,把画师推出去斩了。
第二个自作聪明,把朱元璋画成美男,五官端正,相貌堂堂。
朱元璋一看这哪是自己啊,画师不敢说真话,死。
第三个揣摩出了朱元璋的心思,追求“神似”,宏观把握,微观调整,介于似与不似之间。
结果朱元璋看到自己貌相不凡,龙颜大悦,下令重赏画师。
朱元璋画像之三朱元璋画像之四朱元璋画像之五朱元璋真实的相貌不易遽定。
如果有朝一日打开朱元璋的陵寑孝陵地宫,找到其遗骨,用电脑三维成像技术复原其像貌,谜底就会揭开了。
但从流传下来的画像看,朱元璋"下巴奇长、耳朵肥大、满脸麻点"是肯定的,因为即使流传下来的宫廷画,也都有这些特点。
下巴长而肥厚,并不是坏相,这种人非常自信,具有坚决果断的执行力和坚韧不拔意志。
最善于抓住机遇而成功,在现代伟人中,最典型的当属伟大的革命家列宁同志,你看他那突出而略为上翘的下巴,就会自然的联想到他强大的领导力。
耳朵肥大尤其是耳垂肥大成珠,则有福,因为耳朵肥大是先天肾气廪受充足的体现,身体强壮,寿数高,而且财运丰厚。
提到这种肥大垂珠的大耳朵,大家自然会想到佛教中的如来佛相。
其实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画像的另外几个特点,那就是他的鼻子准头丰肥,颧骨高而靠近眼睛,此为真权。
还有,他的眼睛,正是上篇所说的风目,配上长而上竖的剑眉。
既感觉威严,又感觉丑陋,当然奇而又奇了。
秦始皇的长相争议更大,因为没有流传下来画像左证。
关于秦始皇的形貌,《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一段记载:“(尉)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据此,有人指出,秦始皇的相貌是无法恭维的,因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这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
所谓“挚鸟膺”,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鸡胸,这是软骨病的一种症状。
“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鼻梁凹陷。
“豺声”则表明秦始皇有气管炎。
软骨病患者,骨的发育不正常,因而胸廓、鼻梁的形状都发生变异,胸、鼻的畸形,又造成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的经常发作。
至于“长目”,则疑应作马目”,这样才能与蜂、挚鸟、豺、虎狼等动物相对应。
“马目”是眼球突出的病状。
由上述种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秦始皇不仅丝毫谈不上相貌堂堂,而且多病缠身,难怪他脾气那么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