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课外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这一次课外文言文的复习公开课,让我获益良多。
在准备的过程中,虽然很辛苦,一切都没有现成的东西,都要自己一点点摸索,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因为在这之前,我对课外文言文的复习并没有这么系统化过,总是在评讲练习的时候碰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所以说这次活动让我有了一次总结提高的机会。
就这一节课而言,它的优点是:1、学法指导意识强,注重给学生传授方法,授之以渔,使学生从无从下手到有路可寻。
2、紧扣考纲,围绕考点进行复习。
3、注重文言文字词的理解,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注重阅读教学。
4、课堂语气得体,有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当然这一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主要的问题是:
(1)4个考点的复习在一节课上完成,在时间上比较仓促,导致学生练习的机会太少。
(2)没有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让我们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
我认为本节课没有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而且在我看来,教学的出发点首先是活生生的学生,其次是教材,教师只是中间的搭桥者。
重要的不是教师对考点方法的传授,而是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运用。
本节课没有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这一模式。
我想,在今后的语文复习课上,我一定会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多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复习课的主人。
2008-12-26
散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本课时针对初一的散文复习而设计。
以“品美食”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穿插回忆讲过的阅读技巧,接着分三步进行散文复习,第一是回忆经典,结合初一上册学过的散文篇目,加强学生对散文文体的印象;第二是授之以渔,讲授散文的考点,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及答题的表述方式等内容,并用九个字总结:抓角度、扣内容、析作用,简洁明了地加深印象;第三是临渊垂钓,以《西风胡杨》为材料,结合视频,做相关练习,巩固知识。
整个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力求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对学生的方法指导较多,比较细致、系统,练习的针对性也比较强,对学生的散文阅读复习起到较好的引导效果。
不足的是:课堂容量太大,讲课速度较快,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较少,不能很好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层次对话。
2008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