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辅助运输规程完整

煤矿辅助运输规程完整

目录第一章辅助运输系统概况 (1)第二章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 (2)第三章斜井主提升绞车及各类调度绞车技术特征及安装 (2)第四章绞车与各种车辆的连接方式 (4)第五章信号规定 (6)第六章安全设施 (7)第七章斜井及运输巷的封闭管理 (8)第八章运行作业前的准备 (9)第九章调度绞车运行作业 (13)第十章换钩作业 (14)第十一章人力推车 (15)第十二章装卸物料 (15)第十三章跑车防护装置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18)第十四章劳动组织形式 (18)第十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19)附表:辅助运输危险源辨识(一) (24)辅助运输危险源辨识(二) (25)辅助运输危险源辨识(三) (26)附图:辅助运输系统图..................... .................................... . (25)第一章辅助运输系统概况主斜井为皮轨合一巷,断面形状为半圆拱,采用料石砌碹支护,断面为9.9m2,斜长285m,坡度为22°,斜井的右手帮铺设30Kg/m、轨道,轨距为600mm,安设JTP-1.6单滚筒绞车,担负全矿井的材料、设备提升任务。

斜井的左手帮安设DTC100/30/2×90皮带,担负井下原煤提升,并兼作进风和安全出口。

井口变坡点安设自动复位阻车器,井筒安装有两道防跑车装置,并实现了一坡三挡功能。

井底车场到各个采区及工作面回风顺槽铺设30kg/m和24kg/m的钢轨,道木间距800-1000mm,轨距600mm。

运输车辆分别有1吨U型矿车、花车、和3t平板车。

各巷道安设相应的绞车,构成运输系统。

满足运输物料的需要,绞车信号及安全设施按规定标准安设。

辅助运输路线及主要绞车:主斜井(JTP-1.6主绞车)—井底车场(JD-25绞车)—南翼一号胶带巷(JD-25绞车)—南翼一号回风巷(JD-55绞车)—南翼五号回风巷(JSDB-19双速绞车、KWGP-90无极绳绞车)主斜井(JTP-1.6主绞车)—井底车场(JD-25绞车)—北翼一号回风巷(JD-25绞车)—一采区下山轨道巷(JD-25绞车)主斜井(JTP-1.6主绞车)—井底车场(JD-25绞车)—南翼一号胶带巷(JD-25绞车)—南翼一号回风巷(JD-55绞车)—南翼六号回风巷(JD-25绞车)第二章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附表:辅助运输危险源辨识(一)(二)(三)第三章斜井主提升绞车及各类调度绞车技术特征及安装一、各绞车技术特征表1:主绞车设备技术参数表2:调度绞车设备技术参数钢丝绳为6*19股(1+6+12)绳纤维芯,绞车校验参考下表:表3;钢丝绳相关参数表二、绞车安装要求:(1)安装绞车的巷道,工程质量应达到优良品。

(2)安装绞车必须使用混凝土基础稳固。

混凝土基础严格按绞车厂家提供的基础尺寸浇注;基础预埋地脚螺栓应垂直于机座,下部必须有勾形,地脚螺栓直径应以小于绞车机座固定眼直径2mm为标准尺寸,杆体埋入深度与混凝土基础厚度相差不得超过50mm;如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还必须在混凝土基础坑打锚杆进行锚固。

(3)绞车外缘至支护或碹墙之间最凸出部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4米,至轨道外沿距离不得小于0.5米。

(4)稳固绞车的地锚或地脚螺栓露出部分应能拧双帽,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1-3个螺距;绞车各部所加防松垫圈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

(5)井下各采区上下山的绞车全部采用砼固定方式,进硐室的绞车,当车辆运行方向与滚筒钢丝绳牵引方向不一致时,在硐室外适当位置安装别绳轮或改向轮,绞车安装有上下固定的护绳板。

(6)绞车安装应进硐室。

硐室规格尺寸一般应为:长度不小于3米,宽度不小于2米,高度不小于1.8米;若因井下条件限制,绞车安装在巷道时,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设备安装与安全距离的要求,空间不够时要进行扩帮处理。

(7)绞车安装位置、方向应合理,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视线好,已固定的绞车如出绳方向不正,必须安设逼绳轮。

(8)绞车钢丝绳绳头在滚筒上固定时,必须用特备的卡绳装置卡牢,严禁系在滚筒轴上。

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

绞车钢丝绳松绳至终点,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力。

三、无极绳绞车安装要求(1)安装无极绳绞车的巷道应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应达到优良品。

(2)无极绳绞车机头紧架,前后尾轮的固定装置,采用混凝土基础稳固。

(3)绞车外缘至巷帮之间最突出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5米,人员操作处不小于0.7米,至轨道外缘最小距离不小于0.5米。

(4)混凝土基础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基础尺寸浇注。

(5)稳固绞车的地脚螺栓露出部分应能拧双帽,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1~3个螺距。

(6)绞车各部所加防松垫圈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

(7)无极绳绞车操作室必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第四章绞车与各种车辆的连接方式一、调度绞车保险绳的制作1、井下小绞车钢丝绳必须使用套环,钩头固定套环采用固定绳卡时,绳卡规格必须和钢丝绳相匹配,其绳卡数量根据钢丝绳大小定(当钢丝绳直径≤18㎜时,绳卡数量至少为3个;当钢丝绳直径>18~26㎜时,绳卡数量至少为4个)绳卡间距为6~7倍钢丝绳直径,绳卡方向应一致,绳卡的U型环上部为钢丝绳工作段,下部为尾段,紧固绳卡时需考虑每个绳卡的合理受力,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卡不得首先单独紧固,第一个绳卡应尽可能靠近套环,但必须保证绳卡的正确拧紧,不得损坏钢丝绳的外层钢丝;钩头固定套环采用插接时,插柱长度应大于15倍钢丝绳直径,并且至少大于300㎜。

2、斜巷使用的调度绞车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2条规定加装保险绳。

保险绳一端通过绳卡固定在主钩头后端不小于600㎜处,绳卡的数量不少于3个,绳卡的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7倍,绳卡方向应一致,保险绳钩头的打结按照主钩头的标准制作;保险绳的直径应与牵引钢丝绳直径相同,长度为允许挂车总长度加1.5米。

二、车辆之间的连接1、调度绞车的连接方式(1)钩头与车辆连接时应确保车辆有可靠的锁牢装置。

(2)采用调度绞车运输时,矿车与矿车之间的连接必须选用经试验合格规定的三链环,钩头与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与矿车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保险绳。

(3)对于超长的料车采用超长的牵引链连接,其长度应使相邻的两辆车端部最小间距保持在250~350mm,牵引链有两种:第一种为Φ18×64mm,破断力320KN;第二种为Φ22×86mm,破断力610KN。

磨损不得超过原直径的10%,连接方式采用两套三环链、两套与牵引链相适应的连接环、牵引链进行连接,且必须在该车组列的受力最小处。

2、无极绳绞车的连接方式(1)、牵引车与车辆之间的连接方法一:无级绳与车辆连接时,采用经试验合格的超长连接装置,实行硬连接。

方法二:牵引车前后有连接矿车的专用插销。

连接时,三环链一端插入牵引车连接孔锁紧,另一端插入车辆的连接孔处。

(2)车辆之间的连接①矿车之间选用经试验合格的的插销和标准三环链进行连接。

(插销规格为Ø42×330㎜,三链环规格为Ø32×150㎜×50×3)②对于钢轨、水管等超长物料运送时,梭车与车辆可选用经试验合格的超长连接装置与牵引车进行硬连接。

如选用钢丝绳连接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③当运输支架时必须选用经试验合格的超长连接装置,实行硬。

④用经试验合格的锚链牢固拴牢支架车身,然后采用U型连接装置,用连接销将无极绳绞车梭车碰头连接。

第五章信号规定一、安装位置1、绞车机头机尾处及各联络巷口必须安装有声光信号和语言警告装置,声光信号具有声音和灯光同步显示双向对打功能、语言告警装置具有与绞车联锁的“正在行车、不准行人”语言信号和红绿灯信号装置。

2、声光信号与操作按钮、集中安装在绞车旁牌板上,便于操作,安全方便,声光语言报警安装在各部绞车上下车场醒目位置。

二、信号规定一声———停二声———上三声———下四声———慢上五声———慢下三、绞车信号装置的要求:1、绞车信号装置,要求声光齐全灵敏可靠,通信设备可靠。

2、各种发送信号的设施,应保持良好的防爆性能,不能有失爆现象。

3、无极绳司机及跟车工应配置防爆手持电台。

第六章安全设施一、挡车装置:按照有关规定,各采区轨道上下山须安装有一坡三挡,即上下部车场安装有爬轨式挡车器。

中部安设跑车防护装置、挡车门,每个联络巷口拉放车处、绞车摘挂钩地点必须安装有爬轨阻车器,拐弯处安装有立式别绳轮或五星轮。

二、牌板管理:1、操作牌板:(1)、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并悬挂“正在行车,不准行人”的警示牌。

(3)、小绞车必须保持完好、信号灵敏可靠。

(4)、允许挂车数量规定。

(5)、司机操作硐室应有无极绳绞车检修制度,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牌板、交接班制度。

三、照明:各采区轨道上下山运输巷道安装防爆灯照明,灯距不大于30m。

四、保险绳:凡井下各采区上下山的小绞车全部加装与主绳绳径一致的保险绳,保险绳长度根据允许挂车数量最大围设定。

保险绳一端固定在钩头上,另一端做成绳扣,用插销与矿车尾车相连。

保险绳必须搭在矿车上部,放置稳定,防止中途滑落。

五、轨道绝缘:各采区的轨道绝缘,全部采用符合要求的绝缘夹板,轨缝中有绝缘块,并且按规定要求安设。

六、警示装置:在各轨道上下山安装有“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严禁蹬车”等多种警示牌板。

在各个联巷口设置与绞车联动的语言声光报警信号,当绞车开动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保证行人运输安全。

七、托绳轮:调度绞车运输轨道托绳轮布置:各采区巷道每20m、斜坡每15m,安装有托绳轮,拐弯处安装有立式别绳轮或五星轮。

第七章斜井及运输巷的封闭管理为了强化轨道运输管理,保障辅助运输安全,从源头上控制运输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发生,在完善轨道运输质量标准化的同时,决定实行轨道运输“时间、空间锁定”管理,严格按照“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对所有轨道巷封闭式管理。

1、每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运输、检修,具体的时间表根据各作业队组上下班时间决定。

2、运搬队在规定时间对所运行的巷道口、交叉点进行封闭管理,即对栅栏门进行上锁管理,在运输前管理人员检查所辖区域有无人员,确认没人后对栅栏门进行上锁,到规定行人时间方可打开门锁,严禁提前或滞后开门,以免人员随意在轨道巷行走造成安全事故或影响员工上下班。

3.在非运输时间严禁进行任何物料运输,打开栅栏门,闭锁开关。

4.运料期间严禁任何人员行走,攀爬栅栏门,破坏防护设施。

必须服从安全员指挥。

5.特殊情况需人员上下井时,由单位值班请示调度室,调度室临时安排运搬队停止作业,设好阻车器,闭锁绞车开关,待人员通行后,由调度室下达重新作业指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