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规则》教学大纲《WTO规则》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1991学时32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学科方向、必修、选修学分2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法方向)I 大纲文本一、课程内容(一)贸易自由化理论1、早期对外贸易思想及理论(1)早期对外贸易思想(2)重商主义经济哲学(3)早期自由贸易理论(4)亚当·斯密与自由贸易2、古典自由贸易理论(1)自由贸易相对优势理论(2)相对优势与机会成本理论3、要素禀赋理论4、产品周期理论5、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理论6、外部经济理论7、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8、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29、支持自由贸易的法学观点(二)贸易保护主义理论1、互惠贸易理论(1)密尔——托伦斯的互惠贸易理论(2)现代互惠贸易2、幼稚工业理论(1)早期幼稚工业理论(2)当代幼稚工业观点(3)市场失灵的保护依据3、现代贸易保护的其他论点(1)振兴国内工业(2)财政收入(3)国家安全(4)其他观点(三)国际贸易政策1、贸易政策工具(1)关税(2)出口补贴(3)进口配额(4)自动出口限制(5)其他贸易政策工具2、经济一体化贸易政策3、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政策(1)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2)进口替代的产生4、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3(四)世界贸易组织组织法1、WTO成立的历史背景2、WTO组织法(1)世界贸易组织协定(2)WTO的职能(3)WTO基本原则3、WTO的结构(1)WTO的组织结构(2)WTO的法律结构4、WTO决策机制(1)CATT决策机制(2)WTO决策机制5、WTO成员与加入WTO(1)CATT历史背景(2)WTO成员与加入WTO(3)互不适用条款6、贸易政策审议(1)贸易政策审议机制(2)国内政策、法规透明度要求7、国际条约的签署(1)中国政府代表签署国际条约的法律依据(2)中国政府代表签署国际条约的法律程序(五)WTO争端解决机制1、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方法论2、GATT争端解决机制3、WTO争端解决机制44、WTO争端解决程序5、DSB建议的执行(六)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1、最惠国待遇2、GATT最惠国待遇例外3、国民待遇4、国民待遇例外(七)关税法1、GATT中的关税2、海关分类3、海关估价4、原产地规则5、数量限制与数量限制例外6、贸易法规透明度:GATT第l0条7、《进口许可程序协定》8、《装运前检验协定》(八)一般例外与安全例外:GATT第20条、第21条1、GATT第20条:一般例外2、GATT第21条:安全例外(九)技术法规与产品标准:《TBT协定》和《SPS 协定》1、《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1)《TBT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2)定义及适用范围5(3)《TBT协定》义务(4)国际标准的制订和质量认证2、《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1)《SPS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2)《SPS协定》的目标与范围(3)相关国际组织(4)《SPS协定》内容(5)SPS措施与适当程度的保护(十)《农业协定》与《纺织品与服装协定》1、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1)农产品贸易历史(2)农产品从GATT不到WTO(3)纺织品和服装2、《农业协定》3、《纺织品及服装协定》(十一)贸易与投资1、《TRIMs协定》的产生2、《TRIMs协定》(十二)反倾销措施1、国际反倾销措施概念与历史2、反倾销理论分析3、WTO《反倾销协定》4、中国入世承诺5、反倾销国内法(十三)补贴与反补贴1、补贴的定义及理论分析62、GATT补贴与反补贴措施3、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4、中国入世承诺5、补贴与反补贴国内法(十四)保障措施1、保障措施理论2、GATT体系中的保障措施3、WTO《保障措施协定》4、中国入世承诺5、保障措施国内法(十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1、知识产权保护历史2、知识产权保护理论3、WTO知识产权保护体系4、受保护的权利5、发展中国家观点(十六)服务贸易总协定1、服务贸易经济分析(1)服务在经济中的作用(2)市场经济状况下的服务贸易(3)政策的意义(4)调整的相关成本和收益2、服务贸易的产生3、GATS协定内容4、GATS附件及有关部长级会议决定5、GATS案例分析二、课外作业内容7(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二)贸易自由化理论(三)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四)WTO主要法律制度(五)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六)TRIPS协议下我国商业方法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七)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八)WTO与环境保护(九)补贴与反补贴(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三、实验上机内容四、课程设计内容五、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国际贸易法》,王传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1、《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国际贸易法》,黄东黎,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周世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4、《世界贸易组织法律问题专题研究》,李双元李先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5、《美国外贸法》,韩立余,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6、《比较商法导论》,任先行周林彬,北京8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II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纵观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WTO 具体规定无一不是国际社会各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相互斗争的结果。
特别是WTO体系中两个最大的利益集团无疑是发达国家利益集团和欠发达国家利益集团。
凭借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与法律制度上的优势,发达国家集团试图通过制定WTO永久保持自己的既得和发展利益。
虽然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使欠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但要想争取到合理的分配份额和保障自己的发展利益,欠发达国家必须更多地参与到WTO的制定中。
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学习和研究已有的规则。
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掌握WTO,以达到通过案例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的具体要求(一)第一部分,主要掌握国际贸易的经济理论,了解WTO制定的经济理论基础。
(二)第二部分,掌握国际贸易组织的结构、决策机制及日常运作机制等国际贸易组织最基本的内容和模式。
(三)第三部分,了解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掌握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容。
(四)第四部分,重点掌握传统的国际贸易——货物贸易内容,其中包括WTO最基本、也是WTO三大9基石的非歧视、关税减让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五)第五部分,掌握贸易救济方式,主要有三种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的规定。
(六)第六部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规定的内容。
(七)第七部分,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领域规定的内容。
三、本课程着重讲解的内容(一)国际贸易的经济理论。
WTO体系是随国际贸易经济理论的发展,为规范国际贸易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以WTO法律体系为代表。
因此,学习WTO,包括学习WTO的相关法律必须首先了解一定的经济理论。
本部分从三个方面贸易自由化理论(第一章)、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第二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第三章)全面介绍与国际贸易法相关的经济理论,从中可以了解WTO制定的经济理论基础。
(二)组织法(第四章),主要介绍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组织WTO的组织法,通过WTO组织法展示国际贸易组织的结构、决策机制及日常运作机制等国际贸易组织最基本的组织法内容和模式。
(三)争端解决机制(第五章)。
本部分在介绍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方法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在发达国家成员的坚持下,该机制在保持了绝大部分国际组织争端解决特征的同时,打破原有国际法的一贯做法,发展了国际法相关部分的内容。
通过本部分的法律和案例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WTO争端解决机10制的实际运作以及这个机制所面临的一些独特的问题。
(四)传统的国际贸易——货物贸易内容,其中包括WTO最基本、也是WTO三大基石的非歧视、关税减让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第六、第七两章结合案例对这三个重要原则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法律分析,以期全面、准确地揭示这些原则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WTO体系是建立在各方利益平衡的基础上。
为保持这种平衡,WTO为上述三个基本原则制定了相关例外,第六和第七章中包含了对这些例外规定的案例和法律分析,同时,第八章专门分析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WTO法律体系中的平衡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此外,还包括属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技术法规和与环境有关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九章),以及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新纳入多边贸易体系的农业、纺织品与服装(第十章)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第十一章)三个方面的法律规定。
(五)贸易救济。
WTO中的贸易救济方式主要有三种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
本部分分三章(第十二、十三、十四章)分别对这三个贸易救济措施进行理论、法律和案例分析,以展示其具体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的运用。
(六)对国际贸易两个新的领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领域实体法规定的法律和案例的分析。
由于知识产权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第六部分(第十五章)结合案例详细分析了WTO《TRIPS协定》的法律规定。
第七部分的服务贸易(第十六章)是未来11WTO发展空间最大的领域,许多具体规定还有待各成员通过谈判进一步明确和制定。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论》、《进出口业务》后续课程:《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五、课外作业要求六、实验要求七、实习要求八、课程设计要求九、学时分配表章节学时(一)国际贸易的经济理论 4(二)组织法 4(三)争端解决机制 4(四)货物贸易 6(五)贸易救济 4(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4(七)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 4总计32十、本大纲主要起草人、审阅人主要起草人:沈文星审阅人:沈文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