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2-第五课-第二节-实现人生价值

1.5.2-第五课-第二节-实现人生价值

• 你认为旅行者会怎么选择? • 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应用
怎样的尺度来评价人生的价值?
(二)人生价值
• 1、什么是人生价值? • 人们通过学习、工作、劳动和创造,有所发现、
有所作为,使自己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 、有价值,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自我存在感。 • 人生价值具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个人对社会 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 重和满足。 •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相互关系相互区别、 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 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 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3.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所谓“义”就是指社会的整体利益、人类的共同利益和人 民的根本利益,一切符合社会正义和道义要求的思想和行为 都是符合“义”的行为。所谓“利”就是指个人的利益,主 要是指个人的物质利益。 ◆“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就是指如何正确处理“公与 私”“利他和利己”的关系问题,其本质就是个人和社会的 关系问题。 ----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坚决反对见利忘义 ----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还要提倡义利统一
为什么专家会这样认为?如果真的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无法适应,那我们应 该怎么办呢?
12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第二节 实现人生价值
二、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1.体会人生价值的含义
◆什么是人生价值?其实就是人们通过学习、工作、劳动和创造,有所发现、有所作为, 使得自己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有价值,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自我存在感。 ◆人生价值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 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前者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我们称之为社会价值;后 者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我们称为自我价值。人生价值就是两 者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相互区别、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 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自我 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也根本无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认识人的本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人的自 然属性是指人具有和动物相似的身体结构和自然本能,比 如食欲、求生欲等等。这是人天生而来的本性,是人存在 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和动物相区别的, 并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人 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制约着人的自然 属性。
第二节

•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 、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坐在忒拜城附近 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 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 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错 ,就被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 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斯芬克斯后来被 比喻作谜一样的人和谜语 。
8
第二节 实现人生价值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活动
阅读教材第158页“媒体聚 焦”中的案例,说说对自己 的启示是什么? (1)你对三鹿奶粉事件怎么 看? (2)“三鹿奶粉损害了哪些 人的利益? (3)如果你是生产商,会这 么做吗?为什么?
回第2页
9
想一想,议一议
• 一位旅行者在茫茫大沙漠里迷了路,走了三天三 夜,始终没有走出沙漠。粮食没有了,水也没有 了几乎处于绝境。迷迷糊糊中,他仿佛听到一个 声音:有两种东西你可以选择。一壶水,得到它 可能还有得救的希望;一桶金子,得到它可以让 你一生荣华富贵。
13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8岁“有志于革命”, “ 始决倾覆清廷” 。
1905年确定“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为同盟 会的政治纲领,提出三 民主义学说。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深重读书应以担负并
完成“国家将来艰巨之责 任”为目的。
第五课 走好人生第道二节路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活动
“‘退休’那天,我觉得阳光特别灿烂。”张先生从事的是人人羡慕的金融行业, 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他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连轴 转的机器,根本没办法停下来。”一个月前,张先生终于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公司。 与张先生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苏女士,她供职于一家台资公司,面对竞争激烈带 来的工作压力,苏女士也选择了“退休”。 然而专家认为,对于正值壮年的人员,是否选择提前退休一定要慎重。因为退休 生活不一定就那么美好,从每天的忙碌充实中闲下来,无所事事,反倒会不适应。 毕竟是正能干事创业的时候,赋闲在家,没有目标和目的地生活,新鲜劲儿一过 去,就会感到空虚、寂寞、无聊,到那时,想找现在这样满意的工作就很难了。
5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1)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具有与动物相似的身体结构和自然本能 社会属性:与动物相区别的,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
前提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也会产 生直接或间接地、或大或小的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积 极的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则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的阻碍 作用。
7
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首先表现为社会制约着个人的发展。人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人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 系之中,不同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人们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 方式,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心理习惯、立场观点、社会能力、 道德品质等,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个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