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嵩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河南嵩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于元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及三彩陶器,白釉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其中仰韶文化时 期的君召南洼遗址、夏王城岗遗址发现的白陶,被专家们称为瓷之源头;从隋唐五代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的“神前窑” 被专家誉为“中原民间第一窑”;特别是唐宋时期的曲河窑尤为著名
形成于唐宋、精彩于明清,以“技纳南北之精华, 内含匠师之灵气”而闻名于世
传说故事
相传九龙潭圣母庙十分灵验,古代未婚男女纷纷 来此祈求良缘,已婚男女则来求赐龙子凤女。传 说农历五月十五是九龙圣母的生日,人们便在前 一夜还愿,遂形成了每年一度的“摸摸会”
相传山下康村有一位叫康凤英的村姑,为过路的道士缝织道袍上的9 个洞眼时,咽下了9根线头从而孕育9个龙子。康凤英被百姓尊为九龙 圣母,并在产子地道袍沟修建了九龙圣母庙
传说源于宋代,为了表达对秦桧的忿恨,登封饭庄用面团制成乌龟形,放在火炉里烤,名曰火烧秦桧,后来逐渐演变成了 圆形。
民间传统的特色风味小吃,至今有140多年的历史
据说,李世民和乾隆皆因“味道奇妙”而对芥菜大加赞扬;武则天游 嵩山时,不小心染了风寒,食用芥菜后,病情即刻好转,随纳芥菜为 御用药膳;历代少林习武之人,为强身健体,每日早餐必备芥菜
河南嵩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传统 庙会
特色 美食
传统 手工

嵩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庄的摸摸会 登封焦盖烧饼 “嵩山”芥丝 登封窑 嵩山木雕 嵩山木版年画 嵩山泥人“刘” 嵩山宝剑
级别
省级非 遗项目
郑州非 遗项目
郑州非 遗项目
省级非 遗项目
省级非 遗项目
省级非 遗项目 郑州非 遗项目 登封非 遗项目
发展历史
多取材嵩山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以及富有吉祥寓意的福 禄寿喜文化,最具代表的应属中岳庙大殿的盘龙藻井,并拥有美丽的 传说故事
兴盛于明清,随着嵩山以佛、道、儒和民间传说为主体的多种崇拜之风盛行,嵩山木版年画继承了宋元两代的作风和民俗 对年画艺术的青睐,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繁荣的局面,如嵩山《三教浑圆图赞》《少林拳谱》《寇谦之跪拜中岳王》
嵩山木雕
登封窑
嵩山木版年画
嵩山泥人“刘”
嵩山宝剑
11
创始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代表作有“少林十八罗汉”、“十三棍僧救唐王”等
起源可以追溯至2300多年前,传说大禹所用辟水剑就产于阳城(今告成);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投放在嵩山太室山的三把 镇山剑也出自阳城;北魏时道武帝拔拓珪于登国元年曾在登封铸宝剑两把,名为“镇山”、“沉水”剑。
登封焦盖烧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