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汇总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汇总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小汇】1、西方人士交往中注重礼仪,总爱说please,宣扬“After you!您先请”、“Lady first!女士优先”等绅士文化。

2、How are you?是西方人士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言,类似于中国人见面爱问“您吃了吗?”。

英国人见面通常以谈论天气来开始谈话,有时并不是真的想要知道天气情况。

3、在与西方人士交往时,不能随便问他人的年龄,尤其是女士的年龄。

涉及隐私的其他问题如:收入、婚姻等同样不能询问。

4、西方国家人士性格外露、直白,比较爱展现自己,同时也强调“团队精神”。

5、在西方,人们都比较崇尚独立与自由。

有些孩子在满18周岁后便会搬离父母身边独自生活;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互相尊重的,有时孩子还会直呼父母名字。

6、在西方国家并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家庭中孩子较多。

7、西方人在收到礼物时习惯当场拆开礼物,并及时向对方表示感谢,但决不能询问礼物的价格。

8、西方人在各种节日都比较注重送礼物给家人、朋友,但他们并不注重礼物的价值,注重的是礼物的意义,所谓“礼轻情谊重”,还喜欢DIY,自己制作礼物给朋友。

9、西方人士非常喜欢动物,有的把宠物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来看待。

且宠物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有的人还会养蜘蛛、蛇等。

在西方,人们普遍有较强烈的保护动物的意识,有“保护动物协会”、“反皮草协会”等。

10、在生日宴会上,不能询问寿星的年龄,这是一个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

11、参加他人的生日PARTY,要准时到达PARTY现场,并带好礼物。

12、在西方,在公共场合,人们都能自觉排队。

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有的家庭拥有多辆汽车。

城际火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也很发达,在A城上班、B城工作,每天乘火车上下班也很普遍。

13、在西方,人们一般都能自觉尊重交通规则,对于违反的人政府的处罚也很严厉。

14、圣诞节是西方最盛大隆重的一个节日,圣诞节有各种的风俗。

15、“童子军”是西方少年儿童参加的一个组织。

16、在西方,水管里的水一般能直接饮用;人们都普遍重视个人卫生,每天洗澡换衣,有的人一天还要洗好几次澡。

17、西方人比较懂得享受生活,一有假期便飞往世界各地度假,海滨是他们常去的度假的地点。

18、守时是与西方人士交往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去戏院看演出或听音乐会时一定要准时达到,如果迟到了,一般要在这个段落结束或休息间隙才能重新进入。

19、西方人崇尚运动与健康,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

20、西方人崇尚自由与独立,强调拥有自己私人的空间并不受打扰也不随意打扰别人,因此随意制造噪音并造成扰民将有可能面临被法律干预的情况。

21、西方崇尚英雄主义,因此在影视、文学中有关英雄的作品相当多,如:《蜘蛛侠》、《蝙蝠侠》等。

22、牙科诊所在国外是一个独立的医院,牙医的地位相当高;除此之外,律师、法官等的社会地位也相当高。

23、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各色人种都在此会聚,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24、国外学校通常是小班教学,人数很少,分为公立和私立学校。

25、各国货币单位不同,如:美元、英镑、法郎、德国马克等。

26、国外普通工种一般采用“周薪制”,即每周发放薪水。

因此人们普遍集中在发薪日去超市进行大采购,而其他时间商店关门较早。

27、一般家庭都拥有独立的花园,因为国外人工较贵,人们习惯自己动手干园艺。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各方面都DIY。

28、了解用英语写信和中国人写信的不同习惯。

如,在英文信件中把日期等写在书信的开头29、在西方,吃中饭的时间较晚,一般在一点左右,三点钟还会增加下午茶时间。

相应的,吃晚饭的时间也比我们要晚很多。

不少人在晚餐后还会去酒吧小坐,放松一天的疲惫。

30、西方动画片中几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如:米老鼠、辛普森等。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了解有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增强阅读能力,提高英语水平。

1.威斯敏斯特宫(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群,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历史悠久。

撒克逊人最早在Westminster建立了一个教堂。

1065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重建了教堂并在附近建了一座宫殿,称为威斯敏斯特宫。

后来历经多次破坏,1840年,英国政府在原地上重建此宫,用作议会大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大厦。

在议会大厦前的议会广场上建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高大雕像,以纪念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个圆形中央大厅将议会大厦分为两院:南院为上议院(贵族院),北院为下议院(平民院)。

威斯敏斯特宫的西南角有一高塔--维多利亚塔,为石结构,专门存放议会的重要档案文件;东北角则是一座方塔,塔上有一钟楼,挂着著名的大本钟。

2.诗人之角(Poets’ Corner)诗人之角指的是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内著名文学家的坟墓。

这里墓碑林立,埋葬着许多著名的英国文学家。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不仅在此有他的墓穴,还有一个纪念窗。

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狄更斯被安葬在诗人之角的中央。

陪伴他长眠的还有19世纪诗人丁尼生、布朗宁、小说家哈代及英文词典编纂之父约翰逊。

莎士比亚的坟墓虽然在他的故乡,但他在这里也有一个壁龛,放着他的雕像。

3.海德公园(Hyde Park)海德公园是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地区,占地360多英亩,原属威斯敏斯特教堂产业。

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将之用做王室的公园。

查理一世执政期间,海德公园曾向公众开放。

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首次在这里举办伦敦国际博览会。

现在这里也是人们举行各种政治集会和其他群众活动的场所。

4.演讲者之角Speakers’ Corner)位于海德公园的东北角,是所谓的“自由论坛”。

自19世纪以来,每星期天下午都有人在这里发表演说,内容涉及政治、宗教、社会等方面。

人们在这里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但有规定:不允许攻击王室,不允许宣传暴力革命,也不允许对任何人进行人身攻击。

表面上看,人们在这里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街头式的民主罢了。

由于演讲者过去都站在肥皂箱上发表演说,所以这种民主被称为“肥皂箱上的民主”,如今,人们已经用金属制的梯架替代了肥皂箱。

5.华尔街(Wall Street)纽约曼哈顿岛南部的一条街。

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街道狭长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

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

后来围墙被拆除了,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然而,它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

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都集中在这里。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6.健身运动在美国很流行。

现在,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参加健身(或称有氧)运动。

1/10的美国人每天锻炼以保持身材。

这种健身热(包括运动和食用健康食品health foods)风行全美。

在很多城市,如:Boston, New York, San Francisco和Honolulu,每年都有长跑比赛,也叫马拉松比赛。

很多“非运动员”也积极参赛,甚至包括那些60岁之前从未穿过运动鞋的“老大妈”。

在美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穿过公园、沿着大街跑步,为的是保持健康。

良好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在美国至为重要,现在的情况尤甚于过去。

如今,保持健美已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美国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届时,医生为被检查者测脉搏,量血压,还可能进行验血及x光检查。

最后,医生可能开出一套保健良方(包括保健和运动)。

参加运动计划之前也一定要健康检查,否则健身房的负责人可能受罚。

7.一般美国家庭妇女,生活都相当忙碌,即使没有上班,也要忙着开车接送小孩,或参与社区服务,或从事社交活动,因此能用来采购食品杂物的时间极少,通常一星期只上一次超级市场(supermarket),一次购足,因此详列购物单,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商场里常见的景象,是主妇们人手一纸,边对着项目,边从物品架上取货,更有些节俭成性的主妇们,手里抓一大把折扣券(discount coupons),按图索骥地选购,积少成多,可以省下很多钱。

8.由于美国谋生困难,一般家庭夫妻都要工作(dual-income families),因此丈夫多能体贴妻子兼理内外的辛劳,而愿意主动帮助干家事,除了负担庭院工作之外,多数帮忙洗碗等杂务。

另外在请客吃烤肉餐(Barbecue)时(美国夏季最流行的请客方式),更常由男主人掌炉,担任烤肉的重大责任。

9.美国非常喜欢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外出活动。

夏季喜欢去海滨或北方避暑。

冬季喜欢到南方或高山滑雪。

一般都是自己开车去。

在外出旅行度假时人们住的地方之一就是“lodge”。

“lodge”是建在乡下或山上的小屋子。

一般人们外出狩猎或搞体育运动时的落脚之地。

10.fishing trips:钓鱼是美国最常见的休闲活动之一,但在很多州里,随便垂钓可能是非法的。

一般都要购买钓鱼执照,并遵照各地的特殊规定。

例如在若干长美国人有时喜欢送给久别重逢的亲友一个welcome present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11.美国人现在流行写“家谱”,甚至有专门的公司帮助寻找家谱。

12.美国人要想钓到鱼,嘴里常须念魔语“鱼儿、鱼儿,给我一条鱼儿”。

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但有些美国人也很迷信。

比如有些美国人相信找到一棵四叶苜蓿能带来好运;有些人相信在楼梯下走过,及遇到数字13会带来恶运,因此美国许多高楼都没有十三层,十二层以上就是十四层了。

很多人讲到高兴的事情时,会用手指背面敲敲木头,以免好运溜走,或坏运找上门来。

小孩说谎时,更会偷偷把小手藏在身后,比划十字的样子,以免受到神的惩罚。

这些都是有趣的洋迷信。

13.“特价”(special)商品是指价格最好,即价格最低的商品。

一般这种商品的货架或包装都标有“special”或“Today’s special”的字样。

美国商店,善于用“special”或“sale”等特价招徕方式吸引顾客,促销商品,或出清存货,尤其在换季时或重要节日的前后最为风行。

特价品的折扣幅度有时甚为诱人,例如有时可买到半价、三折、或一折的商品。

有人专门注意各公司打折的消息,以待机拣便宜货。

一般商店店员也很老实,会告诉顾客何时开始打折。

打折品(食品除外)有时被一抢而空,这时或许可以问店家要“rain check”填入该商品名称、数量,店家再进货时,可以打折购买。

所以店家有时会先声明:“Rain checks are not available”不能使用“缺货预订单”。

14.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是在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