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及其药物治疗PPT课件
0~4为轻度,5~6为中度,7~10为重度
16
疼痛分级法
Wong-Baker面部表情评估法
(The Modified Wong—Baker Faces Scale)
0
1
2
3
4
5
6
直观真实,没有文化背景的要求, 常用于小儿、及表达困难者,
17
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明确诊断,区分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确定 疼痛的原因
各种给药途径均可增加胃肠道损伤风险 易感者:消化溃疡史、高龄、合用皮质激素、
联用多种NSAIDs
34
环氧化酶(COX2) 选择性抑制剂
COX1 正常的组织表达
COX2 炎症刺激物诱导产生
由其诱导产生的PGs参与 由其诱导产生的PGs参与炎
正常的生理活动,对维持 症反应,增强缓激肽的致
胃肠道及其他组织内环境 炎作用,增强炎症反应和
担忧家庭和资金 惧怕死亡
4
疼痛:第五生命体征
现认为疼痛是一种生命体征:同呼吸、脉 搏、心率、血压一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 意义
是病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应有 效缓解疼痛
5
疼痛的定义及对机体的意义
疼痛对机体的意义
保护机体 疼痛使人感到危险,肢体出现逃避反射 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代谢增强 调动防御机制,保护机体
据统计,NSAIDs使用者胃肠道出血比例较不 使用者高5倍。
32
NSAIDs不良反应
胃肠道损伤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肝、肾脏的损害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过敏反应 神经系统
33
1.胃肠道损伤-重点
表现: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管炎、 十二指肠糜烂、溃疡、胃肠穿孔 及出血
辅助镇痛用药
20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
21
非甾体抗炎药概述
药物发展简史
1898年阿司匹林问世-第一个非甾体抗炎药
1952年保泰松应用于临床,国际上首次提出非 甾
体抗炎药(NSAIDs)的概念 1971年证实NSAIDs的共同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 氧化酶(COX),减少或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PGs), 实现其抗炎作用
伴随或有潜在的组织损伤。
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通过损伤学会表达疼痛的确切 词汇。
1979 国际疼痛协会 (IASP)
3
“总疼痛”的概念
抑郁
丢失了工作、收入 失去了在家庭中的作用
失眠和慢性疲乏 无依无靠的感觉
躯体的
外伤,手术、癌痛 神经受损
总疼痛
忧虑
愤怒
诊断延误 寡言的医生 治疗失败 不来探视的朋友们
心理
消遣娱乐受限 焦虑恐惧加重 抑郁个人苦恼 不能集中精神 过度考虑身体的疼痛
9
疼痛的定义及对机体的意义
要求解决疼痛是患者的权利; 解决疼痛的是医生、社会的责任
10
疼痛的分类(不同分类方法):
急性疼痛:3个月内 (外伤、术后疼痛) 慢性疼痛:3个月以上
恶性疾病相关的疼痛(慢性恶性疼痛) 各种晚期肿瘤疼痛
疼痛及其药物治疗
1
教学目标
掌握吗啡、芬太尼的临床应用、临床常用剂型
掌握癌症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止痛原则及代表药物 熟悉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熟悉吗啡的典型不良反应及防治。 了解辅助镇痛药物
2
疼痛的定义及对机体的意义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疼 痛经常是主观的。
22
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化学结构)
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
乙酸类
乙酰苯胺类 丙酸类
吲哚美辛(消炎痛) 双氯芬酸 (扶他林)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芬必得)、萘普生
烷酮类(非酸 萘丁美酮 性)
昔康类
美洛西康、吡罗昔康
昔布类
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23
24
环氧合酶的生理、病理功能
花生四烯酸
NSAIDs
COX-1 (功能酶)
27
1.解热作用
治疗剂量下,可使升高的体温降低,对正 常体温不发挥作用
28
2. 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为中等 有效镇痛范围
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 轻、中度的癌痛(联合阿片类) 无效镇痛范围: 内脏平滑肌绞痛、严重创伤性剧痛 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 存在剂量封顶效应,不宜盲目增加剂量
6
疼痛的定义及对机体的意义
就医警示 50%病人因疼痛而就诊
7
疼痛的定义及对机体的意义
持续性疼痛令人不安,焦虑,身体状况恶化。 无可奈何时,甚至自杀来寻求解脱。
8
疼痛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生理
功能减退 力量和耐力降低 恶心,食欲差 睡眠不好或失眠
社会
社会活动减少 性功能和情感减低 外貌改变 增加护理人员负担
药物是对症治疗,不能去除病因 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物理治
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18
疼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心理治疗
19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
阿片类(麻醉)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 )
慢性非恶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关节组 织疼痛
11
疼痛发生的机2
疼痛的发生机制
有害刺激
局部组织 损伤
疼
疼痛感受器
痛 中
枢
13
14
疼痛的分级(评估)
1. 0-10 数字分级法 2. 面部表情评估法
15
疼痛分级法
0-10数字分级法(NRS)
0 1 2 34 5 67 8 9 10 无痛 极痛
29
3.抗炎作用
抗炎机理:与镇痛机理类似 NSAIDs通过抑制COX2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等
物质的生成,实现抗炎抗风湿作用。
30
4.抑制血小板凝集
与抑制血栓素A2(TAX2)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31
NSAIDs不良反应
NSAIDs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全球 3400万人/天使用NSAIDs。
COX-2 (诱导酶)
抑制
胃黏膜 小肠 肾脏 血小板
诱导生成多种 前列腺素(PG)
生理作用
炎症反应
25
环氧化酶(COX)
花生四烯酸
COX-1
COX2
血栓素 A2 前列环素 前列腺素 E2
(血小板)
(胃肠粘膜)
炎性前列腺素
(肾)
生理保护功能
非甾体类药物
促发炎症
副 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26
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抑制血小板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