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2017/11/22 19
子 有 不 夫 须 不
2017/11/22
曰 /十 室 忠 信 如 如 丘 之 以 孔 子 好 学 /今 勉 乎
之 丘 好 之 人
邑 /必 者 焉/ 学 也/ 圣 /犹 不 可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 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 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 20 习,今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独立成句的叹词:嗟夫 呜呼……
2017/11/22 17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2017/11/22 18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 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 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 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女婿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幼子
2017/11/22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赵国被秦国围困) 齐人、楚人奔赴赵国。赵国粮食匮乏,向齐国 借粮,齐王不同意。周先生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屏障。 就像牙齿和嘴唇的关系,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天赵国灭亡了, 明天就会祸及齐国、楚国。况且援救赵国,表明我国非常仁义,打退秦 国军队,能使我们扬名诸侯。不为了这个而吝惜粮食,这是作为治理国 【例】( 2006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家的人的过失。”
2017/11/22 26
☆当堂断句练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 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 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 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 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 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 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 虎虎对待的。” 2017/11/22 27
4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了好 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 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 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子一转,在字条上加了几 个标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只能无可 奈何地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2017/11/22 5
有这样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赖汉,由于 娶老婆心切,屡屡上当受骗。有一天又有人给 他提亲,媒人写信告诉他要给他介绍这样一个 姑娘: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赖汉很高兴, 脑中立刻浮现出一个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 子的淑女形象。赖汉急于想见到这位姑娘,便 给了媒人很多钱和东西。等媒人把人带到赖汉 眼前时,他才傻了眼:眼前那里是他想象中的 淑女,而是一个大脚丫子,一脸麻子,没有头 发的丑婆子。赖汉很生气,说媒人骗了他,要 索回钱物。媒人说:我并没有骗你呀!一开始 我就告诉你她:“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吗?这位聪明的骗子的骗术就是玩弄了一个 标点符号的游戏,使赖汉哑吧吃黄连——有苦 2017/11/22 说不出。
2017/11/22
22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 哉、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 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2017/11/22 9
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
/
//
/ /
/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 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 择齐三万户。” 汉六年(前201年)正月,封赏功臣。张 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 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文言文断句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2017/11/22
8
一、查找名(代)词断句法 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在它 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 特别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 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 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怎 么样,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
2017/11/22 29
☆当堂断句练习: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 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 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 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善事如果做得多,偶尔做了一件 坏事,也只能算是失误,不足以导致灭 亡。而坏事做多了,偶尔做了一件善事, 也只能算是不小心做的,不足以求得生 存。 2017/11/22
2017/11/22 25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 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2017/11/22 11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 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 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017/11/22 12
2017/11/22
16
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 惟、凡、今、且夫、嗟夫等常用于一句话 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虚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 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 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 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往 往用于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
2017/11/22 14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 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 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诸葛亮再次率大军到达渭水的边上,整个关中(指长安凉州一代) 民心不稳,魏明帝很害怕司马懿会出战看,所以派遣辛毗做军队的 司马(官位,等于监军)。
2017/11/22 15
/ /
/
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 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 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 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 dò 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 文的基本功,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 此题型。
30
⑶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 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9: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 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 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 例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17/11/22 28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 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 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 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言诸
/ / /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 / // / / 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 / / / 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 / / / 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
2017/11/22 13
/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论各位将领的能 力,韩信回答说各有差异。又问韩信:“依 你看来,象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人马?”韩 信答道:“陛下带十万人马还差不多。”刘 邦再问道:“那么你呢?”韩信不客气地说: “臣多多而益善耳(我是越多越好)!”刘 邦于是笑道:“你既然如此善于带兵,怎么 被我逮住了呢?”韩信沉吟半晌才说:“您 虽然带兵的能力不如我,可是您有管将的能 力啊。”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 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 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为上段文字断句。
2017/11/22 21
四、借助固定的词组和句子结构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