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酸盐分析

硅酸盐分析

Na2SiO3、CaSiO3、SiO2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玻璃 态物质(或者Na2O·CaO·6SiO2)
▪ 特种玻璃:
有色玻璃、钢化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
玻璃产品
热弯玻璃
防弹玻璃
§6~1 概 述
3. 陶瓷
▪ 原料:粘土
▪ 性能:抗氧化、抗酸碱腐蚀、耐高温、绝缘性能好
▪ 工艺流程:







▪硅酸盐系统分析
经典系统分析
快速系统分析
酸溶系统分析 碱熔系统分析
§6~1 概 述
1. 经典系统分析(垂直分析)
▪ 原理:试样分解后,经沉淀分离将各组分层层
分离后,以重量法为主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 优点:分析结果准确,适用范围广 ▪ 缺点:难度大,操作繁琐,时间冗长,一个全
分析耗时4-7天。工业上少用,主要用于校 核和仲裁分析。
§6~1 概 述
1. 水泥
▪ 性能 :具有水硬性 ▪ 原料 :石灰石、粘土 ▪ 普通水泥的成分:
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 铝酸三钙3CaO·Al2O3
▪ 生产过程 :

研磨
煅烧
加入

混合 (回转窑)
石膏
成品
§6~1 概 述
2. 玻璃
▪ 原料:纯碱、石灰石、石英 ▪ 特性:透明、无固定熔点 ▪ 普通玻璃的成分:
§6~1 概 述
▪ 硅酸盐矿物
▪ 按SiO2的含量分类:
酸性岩: SiO2>65% 中性岩: SiO2 52%~65% 基性岩: SiO2 45%~52% 超基性岩: SiO2 <45%
大理石,石灰石
比值小,金属碱性氧化物大,易被酸溶水泥熟料 (碱C性a, M金Sg属i,OK氧2, N化a的物)比值大,金属碱性氧化物小,易被碱分解碱生 铁性料 矿矿、 石渣粘土
而形成偏硅酸、正硅酸及多硅酸。因此,不同硅酸 分子中的氢被金属取代后,就形成元素种类不同、 含量也有很大差异的多种硅酸盐。
▪ 常见的天然硅酸盐矿物有: 正长石(K2O ·Al2O3 ·6 SiO2 )、石英、云母、石棉、滑 石、粘土、高岭土(Al2O3 ·2 SiO2 ·2 H2O )、辉石、橄 榄石等800多种
c. 仪器分析法(准确、灵敏)——测定微量的
Fe2O3、TiO2 ;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 光度法等
§6~1 概 述
五、硅酸盐系统分析
▪何谓“系统分析”? ▪单项分析—— 在一份试样中只测定一、二个项目; ▪系统分析—— 在一份试样分解后,通过分离或掩蔽的方
法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再系统的对数个项目进行依次测定。
换句话说,是硅酸(x SiO2 ·y H2O)中的氢被Al、Fe、 Ca、Mg、K、Na及其它金属取代形成的盐。
分布: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种类繁多, 硅酸盐约占地壳组成的3/4,是构成地壳岩
石、土壤和许多矿物的主要成分。
§6~1 概 述
▪ 种类多的原因: 由于硅酸分子x SiO2 ·y H2O中x、y的比例不同,
第六章 硅酸盐分析
§6-1 概述 §6-2 烧失量及水分 §6-3 硅酸盐试样的分解 §6-4 SiO2的测定 §6-5 Fe2O3的测定 §6-6 Al2O3的测定 §6-7 CaO、MgO的测定 §6-8 K2O、Na2O的测定 §6-9 其他
§6~1 概 述
一、 硅酸盐在自然界的存在 硅酸盐: ——就是硅酸的盐类,是由二氧化硅和金属氧 化物所形成的。







➢ 种类:土器、陶器、瓷器、炻器、釉
陶瓷制品
古瓷欣赏
粉彩瓷
§6~1 概 述
三、 硅酸盐分析
▪ 硅酸盐分析是分析化学在硅酸盐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硅酸盐生产中的原料、材料、成品、半成 品的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a. 分析原料、配料→是否符合生产的要求,为工 艺控制提供数据;
b. 分析半成品→进行过程控制,保证产品合格; c. 对产品进行分析→检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d. 特定项目检验→满足特殊的需要
一个样品要测定其中多个组分时,需建立一个科学 的分析系统,安排好试样分解、组分分离、依次测 定的程序。
▪优点:可减少试样用量,避免重复工作,加快分析速度,降 低成本,提高效率。
§6~1 概 述
▪好的分析系统需具备的条件:
称样次数少; 尽可能避免分析过程的介质转换和引入分离方法; 所选的测定方法必须有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适用范围广:适用的试样类型多、含量范围广; 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
▪ 60年代以后——仪器分析迅速发展,自动化,速度, 准确度提高
▪ 目前受条件限制,工业生产中的硅酸盐分析仍 以滴定法和光度法为主,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6~1 概 述
▪分析方法:
a. 重量分析法(准确、费时)——分析SiO2、SO3、
烧失量
b. 容量分析法(快、简单) ——分析CaO、MgO、
Fe2O3、Al2O3、TiO2,有一定准确度
其中前五个组分Fe、Al、Ca、Mg、Si为常规分析项目。
§6~1 概 述
四、 硅酸盐分析的发展
▪ 20世纪40年代初“经典法”——沉淀分离,重量法测 定为基础,时间长,条件苛刻
▪ 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本性变化:HF分解,火焰光度计, 有机试剂合成,质量法,光度法,滴定法相继产生, EDTA运用,快速分析流程
硅酸盐岩石分析-经典分析流程图
§6~1 概 述
▪ 经典系统分析的步骤:
1)分解试样:碱熔,水浸取,酸化→硅酸沉淀,重量法测定 SiO2 2)滤液两次氨水沉淀→Fe、Al、Ti的氢氧化物→灼烧,得到 其氧化物总量(R2O3) 3)(R2O3)熔融,酸浸取→测得Fe、Al、Ti含量 4)在氢氧化物沉淀后的滤液中,用草酸铵沉淀Ca→测得 CaO含量 5)沉淀Ca后的滤液中,用磷酸氢二铵沉淀Mg→测得MgO含 量
§6~1 概 述
二、人高温处理,可生产出 硅酸盐制品。 如: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等。
▪ 特点: (1)原料 均为含硅的固体物质(水泥工业用 粘土,玻璃工业用石英)。 (2)反应条件 高温。 (3)反应原理 复杂的物理 、化学变化。 (4)产品的主要成分 硅酸盐。
§6~1 概 述
▪ 硅酸盐分析的作用:
通过硅酸盐分析,对监控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改进工艺、发展新产品,起着重要作用,是生产 中的眼睛,指导生产。
▪ 主要组成元素:O Si Fe Al Ca Mg Na K Mn Ti P H C
▪ 分析项目:SiO2、Fe2O3、Al2O3、CaO、MgO K2O、Na2O、TiO2、MnO、水分、烧失量 及特定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