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投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摘要:目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这必然会加速催生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金融中介机构——投资银行的诞生。

投资银行在中国已经初见雏形,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市场化和加入WTO面临的竞争压力,都要求中国及早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投资银行业。

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国际投资银行进行比较,提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投资银行问题现状对策1.引言20实际80年代以来,美国对银行业的发展实施放松管制,各大投资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和资金资源都相继进行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尤其进入2000年以来,各大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美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达到上万余种。

各种金融产品将市场主体紧紧捆绑到了一块,结果这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引发了一场席卷全世界的“蝴蝶效应”。

此次金融危机使世界五大投资银行遭受重创,世界投资银行直接资产损失超过万亿美元。

这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再次探讨,原来为大家所推崇的美国发展模式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投资银行是和风险所共存的,如何以最小的风险为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收益,这是每个投资银行所追求的目标。

由于受到国家的管制,中国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较低,业务经营范围有限,所以未收到较大的冲击。

但是必须看到,中国的投资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

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将风险降低到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具备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2. 中国发展投资银行业的必要性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逐渐与国际接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国内金融体系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投资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的同行业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和挑战。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发展投资银行业是完善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积极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

现代投资银行逐渐突破传统业务的束缚,其业务逐渐扩展到风险投资、项目融资、企业并购、投资咨询、公司理财、资产证券化、资产及基金管理、金融创新等,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助推剂,他不仅拓宽了投融资渠道,而且大大缩短了融资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投资银行作为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的中介,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沟通的作用,以最小的成本将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

现代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越来越离不开投资银行的健康发展。

(1)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金融市场也在逐渐发展完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金融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弊端。

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需要现代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而投资银行是现在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中国的融资渠道一直以中介融资为主,证券融资为辅,银行在整个融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中国的银行主要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

中国浙江、江苏的地下钱庄盛行,这从侧面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对金融中介的迫切需求。

而这种私募资金的形式是被国家所禁止的。

目前中国的这种融资体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了极大地抑制。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此种局面,完善金融体系,使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形成有机统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次强调了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紧迫性,并公布了金融体系改革的若干步骤。

(2)中资商业银行改善盈利模式的需要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国内银行主要以利息收入作为盈利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在各大银行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以美国为例,在2012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所占的比重不到15%,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中间业务的收入在各大银行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均较小。

在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占比不到20%,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大量的是其它非利息收入。

这与美国的金融市场发达,商业银行投资工具众多以及混业经营有着很大关系。

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而且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收入。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银行基本上没有来自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只能依靠网点优势赚取结算、代理等收入。

3、投资银行的现状投资银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是从80 年代后期,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应需而生。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但是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都涉猎投资银行的业务。

而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是由中国建设银行,摩根·斯坦丁共同入股成立的。

我国的证券行业和证券市场规模虽然扩张很快,但现阶段我国的投资银行业还处于一个萌芽式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投资银行业是随着1988年证券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而开始进入起步期的,其业务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1年以前是以经纪业务为主;从1992年到1995年,经纪业务、发行承销和自营业务三足鼎立;1996年以后,新兴的投资银行业务进入蓬勃发展期。

4、我国投资银行存在问题分析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1、生存的市场环境有碍于投资银行的规范运作与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相比,我国的投资银行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自然演进过程进行的,而是在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产生的。

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之中,现有的经济体系中还保有许多传统体制的烙印,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投资银行在其发展中有许多先天不足。

如原有的投资银行属于国有,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由金融机构委派,没有完整的法人治理制度。

在历经产权转换和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证券公司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但法人治理制度没有健全,委托一代理关系不清,造成资产管理、经营管理混乱和界限不清,其中滋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这一切与我国投资经营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对投资银行业的高速发展显然不利,尤其不利于吸收新的投资主体。

2、基础薄弱,发育不足,竞争力弱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时间短,资金基础相当薄弱。

我国近百家证券公司中,注册资金大多数在一亿元以下,平均资金只有3000万元。

一些信托投资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总资产虽已达数百亿元,但其业务分散,调配资金的能力有限。

目前,各从业机构的资本规模已成为其拓展业务的重要制约因素,资金捉襟见肘的窘境时常出现。

而且我国对信贷资金有严格的限制,这大大制约了投资银行从业机构的融资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投资银行必将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各从业机构现有的规模和融资能力显然无法抵抗来自外国同行的竞争。

3、投资银行涉足的业务范围偏窄,金融创新能力偏弱投资银行号称金融百货公司,其业务范围相当宽广。

并且,投资银行业的特色之一是不断地寻找客户,开拓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创造市场,创造需求。

而我国现在的投资银行业,业务多局限于证券承销、经纪和交易等传统业务,大部分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主要充当证券二级市场的经纪商和一级市场承销商,业务品种单一,各机构只好在承销和经纪业务领域恶性竞争,而对企业并购、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业务则涉及较少,导致了竞争无序,开拓业务过于依赖“公共关系”的情况。

4、从业机构违规操作严重我国现有的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难免鱼龙混杂。

一些机构违规经营,在股票发行承销过程中,帮助企业进行过度的上市包装,甚至弄虚作假,进行上市伪装;在二级市场上与上市公司合伙操纵,欺骗公众投资者,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在企业购并中肆意侵蚀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由于运行机制与管理不规范,内部风险控制不严,违规自营、挪用客户保证金、透支和内部交易等现象大量存在,加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缺乏社会贵任感,为谋取一己私利,刻意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空子,甚至违法违规、铤而走险,严重危害着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5、法律基础薄弱,金融监管力度不够投资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投资者,主要运用于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属于风险密集的金融行业,个别投资银行的破产将通过“多米诺”的效应而危及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甚至引发地区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因此,为维护竞争保护公共利益、解决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投资银行业人才短缺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越来越成为高智力的金融咨询产业。

投资银行向社会提供的是全面的金融咨询服务,出售的是智慧谋略,是高智力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如金融工程师、投资银行家等。

我国目前从事证券承销方面的专业人员太少,尤其是缺乏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队伍。

传统的承销业务尚有困难,对于创新业务只能勉为其难,引申业务无从谈起。

即使我国已拥有了一支由证券咨询人员以及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组成的数千人的专业队伍,但是从投资银行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外国投资银行的进入,将会使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大量流失。

由于投资银行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四、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思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我国投资银行业也必将按照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步入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轨道。

为此,在吸取美国投资银行重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相信将有助于我国投资银行业更好地发展。

1、完善立法建设,为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立法建设,规范投资银行的业务操作。

针对我国法规不健全的现状,我国立法机关应借鉴西方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一些规范资本市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规,如《投资银行法》、《投资银行管理条例》、《投资顾问法》、《企业兼并收购法》、《风险投资法》、《投资者保护法》等。

2、完善金融衍生品定价机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投资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不明朗,购买者不能明确知道资产的真正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