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平行线与三角形,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本章涉及到了类比、化归、方程建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多边形的问题可化归成三角形的问题,求多边形的角度或多边形的边长可用方程建模的思想.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
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部分内容考试所占的比重较大,不但有填空、选择、解答题,近年来考查这类应用的题目越来越多,而且一大批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设计自然,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应用题不断涌现,对于情境设计、设问方式等方面有新突破。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大家应该全面掌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有关知识及其解题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方程(组)的延续,同时,它还是下一步能够更好的解决函数和圆的综合问题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掌握好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问题第一讲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1.1 正数和负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1.2.1 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1.2.2 数轴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归纳起来,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长度单位.1.2.3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仍是0.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1.2.4 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当a是正数时,=a;(2)当a是负数时,=-a;(3)当a=0时,=0.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第二讲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1.3.1 有理数的加法考虑有理数的运算结果时,既要考虑它的符号,又要考虑它的绝对值.先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然后确定绝对值.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运算简化.认识运算律对于理解运算有很重要的意义.1.3.2 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1.4.1 有理数的乘法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乘积.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他们按顺序依次相乘.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一般地,在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乘法结合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分配律第三讲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
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1.4.2 有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算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1.5.1 乘方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1.5.2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1.5.3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第四讲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2.1 整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或省略不写.数或字母的乘积,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像乘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前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系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2.2 整式的加减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通常我们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降幂)或者从小到大(升幂)的顺序排列.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第五讲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3.4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3.1.2 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第六讲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3.4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解方程时经常要用到“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方程的依据:解方程主要依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1.1正数和负数同步练习基础巩固题:1.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记作+1000元,取出600元,则可以记为:。
2.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记作:。
3.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10米处,则鲨鱼所在的高度是米。
4.请举出三对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
5.一个同学前进100米。
再前进 - 100米,则这个同学距出发地米。
6.气象局预报某天温度为-5℃ ~ 12℃,则这天的最低气温是。
7.预测某地区人口到2005年将出现负增长,“负增长”的意义是:。
8.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对应的横线上:3,-0.01, 0,-2, +3.333,-0.010010001…,+8, -101.1 ,+, -100.其中:正数有: ,负数有: ,整数有: ,正分数有: ,负分数有:。
9.在一种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是 100.05(单位:㎜),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___________㎜,加工要求最大不能超过㎜,最小不能超过㎜。
10.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学过的数有:。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表示什么也没有;B.一场比赛赢4个球得+4分,-3分表示输了3个球C.7没有符号; D.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数一定是正数;B.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 0是最小的正数应用与提高题13.某天,小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行走,他从家里出发,如果把向东350米记作-350米,那么他折回来行走280米表示什么意思?这时,他停下来休息,休息的地方在他家的什么方向上?距家有多远?小华共走了多少米?14.某电脑批发商第一天运进+50台电脑,第二天运进-32台电脑,第三天运进40台电脑,第四天运进-29台电脑,如果运进记作正的,那么四天共运进电脑多少台?15.体育课上,对初三(1)的学生进行了仰卧起坐的测试,以能做24个为标准,超过次数用正数来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来表示,其中10名女学生成绩如下:(1)这10名女生的达标率为多少?(2)她们共做了多少个仰卧起坐?1.2.1 有理数数轴同步练习基础巩固题: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的数总比的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