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投资项目评估)

第十章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投资项目评估)

第十章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本章小结财务基础数据是指在财务评价过程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各种投入产出要素数据的统称。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是指在项目市场、资源、技术条件评估的基础上,从项目(或企业)的角度出发,依据现行的经济法规和价格政策,对一系列与项目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和测算,并编制有关的财务数据估算表格的工作。

进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应遵循以现行经济法规为依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原则。

生产经营期需要估算的财务基础数据包括生产经营期、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各项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及其分配等内容。

项目生产经营期是指项目从建成投产年份起至项目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主要取决于项目主要固定资产的寿命期。

开展项目评估,应当以项目主要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期作为确定项目生产经营期的主要依据。

工业建设项目的总成本费用是指在项目生产经营期内发生的为组织生产和销售应当发生的全部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估算总成本费用可分别采取项目成本估算法和要素成本估算法两种方法。

前者是指通过分别估算每一个具体的成本项目来估算总成本费用的方法;后者是指通过分别估算每一类费用要素来估算总成本费用的方法,在后一种方法下,需要通过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进行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在要素成本估算法下,需要分别估算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维简费、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费、利息支出等要素。

在项目评估中,不仅要估算总成本费用,而且还要估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经营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化又可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费用。

在项目评估中,销售收入是指项目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估算销售收入主要考虑产品销售单价和产品年销售量两大因素。

其中产品销售单价有口岸价格、计划价格、市场价格和自定价格四种价格可供选择。

项目评估中的税金及附加主要指项目投产后依法交纳给国家和地方的主营业务(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费。

项目评估中的主营业务(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估算税金,主要应根据税法所规定的税目、税率、计算依据等,测算各项税金发生的时间和金额,掌握计税的技巧。

在项目评估中,对增值税有四种处理方式。

建议采用第一种和第四种方式。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

在项目评估中,利润总额等于产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总成本费用的差额。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后的差额。

净利润首先应当用于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然后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分配顺序与标准进行利润分配。

首先,应按净利润与以前年度尚未亏损的差额和一定百分比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其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比例由企业自行决定);净利润做了上述扣除后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即可确定可供资本投资者(即企业所有者)分配的利润(或股利),最后如果仍有剩余,就是年末未分配利润。

在项目评估中,可假定不存在年初未分配利润,也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等于应付利润。

第十章财务基础数据估算关键概念财务基础数据(p.139)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p.139) 生产经营期(p.140) 自然寿命期(p.140) 经济寿命期(p.141) 生产成本(p.142) 制造费用(p.142) 期间费用(p.142) 项目成本估算法(p.143) 要素成本估算法(p.143) 维简费(p.148) 固定成本(p.150) 变动成本(p.150) 混合成本(P.150) 经营成本(p.150) 税金及附加(p.154) 净利润(p.162)思考题10.1 进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应遵循哪些原则?10.2 固定资产有几种寿命期?确定项目生产期应该依据哪一种寿命期?为什么?10.3 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有哪些?10.4 项目产品销售价格有几种选择?各是什么?讨论题10.1 估算生产经营期财务基础数据时,哪些估算方法与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不一致?10.2 除了本书假定的三种长期借款本息归还方式外,你还能列出其他的方式吗?练习题10.1.1按照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销售费用应归属于列入下列项目中的()A.营业费用B.固定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 E.制造费用10.1.2 在估算长期借款利息时,下列方式中不必一定事先与银行达成最后还款期的是( ) A.每年等额还本付息方式B.每年等额还本照付利息方式C.每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D.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0.2.1 下列各项中,属于项目评估计算折旧费可采用的方法是( )A.平均年限法B.工作量法C.双倍余额递减法D.年数总和法E.一次转销法10.2.2 进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A.以现行经济法规为依据的原则B.真实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E.严谨性原则10.3.1 项目评估中,对总成本费用的估算必须要通过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来实现。

()10.3.2 在正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自然寿命期通常要超过其经济寿命期。

( )10.4.1 什么是生产成本?它包括哪些内容?10.4.2 主营业务(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内容?自测题10.1.1 已知企业连续补亏已达到5年,仍有1万元亏损尚未弥补,第6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

第6年在进行利润分配时,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的依据应当是( )。

A.1万元;B.99万元;C.100万元;D.101万元。

10.1.2 已知企业年初有1万元未分配利润,当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

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分别按10%和5%的比率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没有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则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应当是( )。

A.85万元;B.86万元;C.100万元;D.101万元。

10.1.3 下列项目中,属于生产经营期最主要的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A.总成本费用;B.经营成本;C.折旧费;D.摊销费。

10.2.1 进行总成本费用估算时,可采取的方法有( )。

A.项目成本估算法B.要素成本估算法C.费用分解估算法D.指数估算法E.扩大指标估算法10.2.2进行项目评估时,下列各项中应列作固定成本处理的有( )A.外购原材料B.外购燃料及动力C.工资及福利费D.折旧、修理与摊销费E.利息支出10.3.1 在估算生产经营期利息支出时,不仅要考虑借款类型、借款本金、利息率和借款期,而且还要考虑还本付息方式。

( )10.3.2 全部成本按其性态进行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

( )10.4.1 计算经营成本为什么要从总成本中剔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10.4.2 你认为在项目评估中怎样处理增值税比较科学、简便?为什么?第10章10.1.1 B 10.1.2B 10.2.1 AB 10.2.2 CDE 10.3.1√10.3.2 ×(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10.4.1 在计算经营成本时,之所以要从总成本费用中剔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主要出于现金流量计算的考虑。

理由如下:(1)现金流量是用于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逐年发生的现金流人和流出的统称。

总成本费用是在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确认的,而现金流量则是在现金收付制基础确认的。

现金收支发生于什么时候,就在当时计算现金流量。

由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等建设投资已于建设期被计入现金流出项目,所以,在确定生产期的现金流出时,必须将建设投资的价值转移形式(即折旧费、维简费和摊销费)从总成本费用中予以扣除,否则会发生现金流量的重复计算。

(2)现金流量的计量有全部投资和自有资金投资两种口径。

前者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不考虑投资资金的具体来源,都一视同仁。

既然与自有资金相关的利润没有被当做现金流出项目,那么与借入资金相联系的利息支出也不应作为现金流出对待;后者以自有资金作为现金流量的计算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利息不仅应当属于现金流出项目,而且已经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单独列示。

在这种情况下,经营成本中也不应包括利息支出。

10.4.2 在项目评估中,人们针对增值税对现金流量内容的影响,提出了以下四种处理方式:第一,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管是否考虑它,都不会影响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结果,因此无论在现金流入还是现金流出项下均不反映任何增值税因素。

这样最为简单,但不利于估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第二,从现实资金流动的角度看,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确流入了企业,而进项税额则实实在在流出了企业,因此应按含税价分别计算销售收入和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成本,即将不含税销售收人调整为含税销售收入,将不含税成本调整为含税成本。

同时,将增值税应交税额列入现金流出的“应交增值税”项目。

第三,不计算含税销售收入,而是将“增值税销项税额”作为一项现金流入项目单独列示;与此相对应,在现金流出项下增设“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目。

第四,无论是销项税额还是进项税额都不单独予以反映,而是在现金流入项下的“其他项目”中反映它们两者的差,增值税应交税额仍列入现金流出的“应交增值税”项目。

后三种处理方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真实内容,但其中第二种方式与现行会计制度不一致,需要将不含税价调整为含税价;第三种方式将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分别列示,比较麻烦;此外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估算。

第四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估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而且相对比较简单。

建议采用第四种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