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组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课件
第二组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课件
引导儿童进入一定问题情境; 让儿童独立探索,并进行协作学习; 评价儿童学习的效果。
维果斯基理论的应用
——合作学习
维果斯基的理论:合作学习提供
了学生学习新内容的社会支持和 支架。
合作学习的三种模式
“拼图”模式 同伴指导模式 共同 学习
学生有机会与认知水平更高的同伴 进行交流,学习好的能够给学习慢 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的学习提供 帮助
不同之处: (1)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儿童不可能有超过发展水平的学习。例如, 处于思维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不可能学会抽象的逻辑概念的,因此,发展 是学习的必要条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表明,学习应促进儿童 的发展。维果斯基断言“唯一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因此,他的观点 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例如,应帮助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进行 概念系统化,促进其思维向抽象逻辑方向转化。 (2)关于发展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以自己所现有的图式,对 外部环境客体进行主动地同化和顺应的由内而外的过程,而维果茨基认为儿童 的发展是由外部客体内化所带来的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一种由外向内的过程。 (3)关于儿童的自我中心问题。皮亚杰从儿童自身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认 为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质,儿童的心理与活动的一切特点都 是从这一基本特点中产生的。而维果斯基认为,言语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沟 通、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对他人施加影响,所以言语一经产生就是社会性的。并 且儿童的言语本来就是多功能性,随着儿童的成长,它的功能逐渐分化,到了 一定阶段便分为内部语言和交际语言。不管是“自我中心语言”还是“社会化 语言”(皮亚杰的概念),他们都是在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
维果斯基理论的应用
——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一位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一 位专家的指导性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认知学徒的特征:
学生观察专家榜样(通常是教师)的行为 学生通过外部指导,获得外部支持 学生得到概念支架,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
支架逐渐消退 学生表达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认识 学生反思自己的进步,并将自己解决问题的
维果斯基理论的应用
支架教学 合作学习 认知学徒 教育与发展
维果斯基理论的应用
——支架教学
支架教学:即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
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具体步骤:
搭建脚手架,即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照 儿童“最近发展区”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 加以分解,建立概念框架;
第二组维果斯基的认知 发展理论PPT讲座
Hale Waihona Puke 维果斯基生平简介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 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19 24年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维果斯基对人 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了研究,并在1925年发表 了《意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问题》,明确提 出研究意识问题对科学心理学的重大意义。19 34年维果斯基因患肺结核逝世,年仅38岁。维 果斯基一生留下180多种著作,其心理学思想 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交流
内化
(成人、同伴)
知识 发展
一、言语 获得知识
认知
言语
认识世界
控制、反应思维
二、言语发展
皮
亚
自言自语
杰
维 果 斯 基
D1=儿童现有发展水平 D2=儿童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 =D2-D1
支架式
教
抛锚式
学
启发式
自我反馈
1.搭建支架 2.进入情境 3.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
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 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 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 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 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 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 平。
维果斯基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怎样很好的引导学生促 进其认知很好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应该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来 进行教导。并且,教师要进行阶段性评价, 通过不同阶段的评价来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 状况。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
人类的发展 个体发生发展
人类的 发展
微观发生发展
种系发生发展 (由此产生低级的心理机能)
社会历史发生发展 (由此产生了高级的心理机能)
相同之处: (1)两种理论都强调的是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教 育要发展儿童的天性,丰富儿童多方面的经验,促进 和加强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社会性交 往。尽管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他们的观点能够相互补充,使我们认识到并促进儿 童与儿童之间、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与相互作 用。 (2)两种理论都认为,儿童有表现自我的愿望,有 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 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满足儿童的安全、被关 爱、探索、游戏等不同层次的需要。
方法和专家的方法比较
教育应走在发展前面还是发展后面?
● 幼儿脸上经常有脏东西,你想让其改掉这个毛 病。可是,你想过没有?有几个幼儿会在意脸 上的脏东西?而进入少年后,有几个孩子会不 在意脸上的脏东西?所以,大家说应该什么时 候教孩子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
● 通常情况下,孩子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 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能 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所以,如果我们在3 岁就让孩子辨别左右,就过于超前,孩子就是 “强记”也是经常搞混。而在5岁教识别左右, 又偏晚了,这可能导致孩子未来对方位知觉的 认知差。
理论特点
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发 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 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 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 的。其实现的具体机制是通过物质工具, 如刀斧、计算机等,以及精神工具,如 各种符号、词和语言等实现的。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育教学应该促进发展而不仅仅只是适应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