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治疗-PPT课件
第六章 周围神经病
(Peripheral Neuropathy)
周围神经疾病
概述 三叉神经痛 特发性面神经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周围神经疾病-概述
解剖及生理 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脊髓和脑干的软膜 外的所有神经结构,包括 感觉传入神经根 运动传出神经根 神经束膜和神经外膜均有血神经屏障 有髓神经纤维的节段性结构为郎飞节起 保护轴索及绝缘作用
三叉神经痛-治疗
以止痛为目的药物: 卡马西平 :0.1 Bid起,每日增加 0.1 最大剂量为 1.0 g/d 有效维持量 0.6-0.8 g/d 苯妥英钠 : 0.1 Tid起,每日增加0.05 最大剂量为 0.6g/d 氯硝安定 : 0.5 mg Tid起,每日增加0.5mg 渐增量至4~6 mg/d,半数病情能控制 哌 咪 清 :2mg Bid起,2mg/d递增至6mg Bid 氯苯氨丁酸: (baclofen ) 5mg Tid起 10mg Tid,可增量至60~80mg
周围神经疾病-概述
症状学 感觉障碍: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疼痛 运动障碍: 刺激性症状:肌束震颤、肌痉挛、痛性痉 挛 破坏性症状:肌力减退或丧失、肌萎缩 腱反射改变:减弱或消失、 自主神经症状:无汗、竖毛障碍、直立性低血压 其他:周围神经增大、手足脊柱畸形肌肉营养障碍 可出现褥疮溃疡
周围神经疾病-概述
三叉神经痛-鉴别诊断
舌咽神经痛(glosspharyngeal neuralgia):是位于扁桃体,舌根,咽,耳道 深部的发作性剧痛.吞咽,咳嗽.讲话均可诱发 鼻窦炎: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可有局部压痛、 发热、流脓涕,白细胞增高等炎性表现,鼻腔 检查及X线摄片可确诊。
三叉神经痛-鉴别诊断
非典型面痛(atypieal facial pain): 疼痛部位不定,深在、弥散.常为双侧, 无触痛点.发生于抑郁症、疑病及人格障 碍的病人,情绪是唯一使疼痛加重的因素 颞颌关节病:主要为咀嚼时疼痛,局部有 压痛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又简称面神经炎或 Bell麻痹 (Bell palsy),是因茎乳孔内 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 面瘫。
周围神经疾病-概述
发病机制
病变使远端轴突不能得到由神经元胞体提 供的营养致轴突髓鞘变性即正向运输障碍 逆向运输障碍导致轴索再生障碍。
周围神经疾病-概述
病理特点 华勒变性:轴突损伤断裂,远端轴突髓鞘变性 向近端发展 轴突变性:远端轴突不能得到营养致轴突 髓鞘变性向近端发展 神经元变性:神经元胞体变性继发轴突髓 鞘破坏 节段性脱髓鞘:髓鞘破坏而轴突完整
三叉神经痛-治疗
伽马刀 通过影像学定位,计算出三叉神经根的 三维坐标,再将精确聚焦的伽马射线聚集于靶 灶。通过对剂量大小的控制,既可阻断痛觉传 导,达到止痛的目的,又可保留触觉和运动神 经纤维的功能,不会产生“面瘫”等并发症。 据国内外报道,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 率达80%~90%,比较理想。
周围神经疾病-概述
病因
特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营养及代谢性:酒中毒、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药物及中毒:氯霉素、乙胺丁醇、苯妥英钠等 传染性及肉芽肿性:麻风、艾滋病、白喉等 血管炎性:类风湿、SLE、硬皮病等 肿瘤性及副蛋白血症性:淋巴瘤、副肿瘤综合症 遗传性:特发性及家族性、代谢性 嵌压性:腕管综合症、间盘突出症
三叉神经痛-治疗
大剂量维生素B12 1000~3000ug/次 肌注,每周2~3次, 连用4~8周一疗程 首剂1000ug,第二次2000ug,第三次 3000ug,维持至产生疗效 亦可按神经分布进行局部注射
三叉神经痛-治疗
封闭疗法 经皮半月结射频电凝法 手术治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微血管减压术
辅助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 可发现亚临床型神经病 可协助病变定位 可鉴别轴突变性及脱髓鞘性神经病 可鉴别运动神经病和肌病所致的肌萎缩
治疗
• 病因治疗 • 对症பைடு நூலகம்疗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trineminal neuralgia)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 区内短暂而反复发作的剧痛。又称原 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病因及病理
病因 尚不清楚,可能为致病因子使三叉神经 脱髓鞘而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 所致。 病理
活检时发现神经节内节细胞消失,神经纤 维脱髓鞘或髓鞘增生,轴突变细或消失 小的异常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 侧面。手术解除压迫后可治愈。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起病者占 70~80%女略多于男,约2:1~3:1 发病部位以第二、三支最多见,大多为单侧 发作性剧痛,为时短暂 表现为面颊、上颌,下颌及舌部电击样、针刺 样、 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 常有扳机点,口角、鼻翼、颊部和舌部 为敏感 区,轻触即可诱发
三叉神经痛-扳机点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可有痛性抽搐(tie Iouloureux) 并可伴有面部发红皮温增高、结合膜充 血和流泪等。 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可为数日、 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亦可数日至数 年,但很少自愈.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三叉神经痛-诊断
单侧面部发作性短暂性性剧痛
常有扳机点及痛性抽搐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三叉神经痛-鉴别诊断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因多发性硬化、延髓 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所致。 表现为三叉神经麻痹(面部感觉减退、角 膜反射迟钝等)并持续生疼痛,常合并其 他脑神经麻痹; 牙痛:牙痛一般呈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 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而加剧,X线检 查有助于鉴别。
三叉神经痛-治疗
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症 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症主 要为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药物毒副 作用而被迫停药者,或已接受封闭及脑 外手术,但治疗后复发者。影像学查明, 三叉神经痛与局部肿瘤、血管畸形压迫 有关的病例也可选用伽马刀治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idiopathic facial pal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