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走马灯的奥秘_教案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 课 文:10 走马灯的奥秘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 碍、初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等环节的设计,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 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请一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注
意倾听,后点评该生朗读情况。
2.问:茅以升家买的走马灯是什么形状? 具体物体能给学生强烈的
(棱柱形)
视觉刺激,给学生形象直观的
3.师出示棱柱形物体帮助学生理解“棱 感受。
柱形”。
4.(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请学生齐读
课文中的泡泡图:“我知道‘悬’和‘挂’的
(二)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7 岁时对走 么奥秘,激起学习的兴趣。
马灯可感兴趣了,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
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
秘》。
(三)板题,读题。
(四)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
2.师生梳理:
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1)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通过对“悬”和“挂”的
意思不完全相同”。它们有哪些不同呢?(展 品味,感受祖国文字的丰富多
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二)
彩。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充
(1)学生查字典理解“悬”和“挂”的 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理
意思。
解,优化教学课堂,提高教学
(2)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 效率。
和“挂”的不同。如: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
(4)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 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指名回答。(展示课件第九屏)
②品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连串”“争
着”“挤”等词语的好处。(“一连串”“争着”
“挤”等词语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
么会转的迫切心情,也说明了茅以升很会动脑
筋,提出的问题很多。)
③在“怎么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慢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 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 么原理转动的。
2. 会认“宵、盏、悬、旋、蜡、烛、串、幼”等生字;会写“奥、秘、形、 堂、引、转、旋、插、蜡、烛、投、串、幼”等生字;能认识多音字“转”;能 掌握“奥秘、堂屋、吸引、目不转睛、旋转、插着、蜡烛、投在、一连串、幼小” 等词语。
(四)识记字形。
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
(五)指导书写。(着重指导“奥、秘、转、 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
旋、插”等字)
(六)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字效率。源自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问题读课文: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
灯的奥秘的?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 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孩子
的孩子?在课文中做好记录。 (一)自读课文。 (二)同桌交流。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1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以谈话打开学生已有素
(一) 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 材,花灯图片的展示给学生形
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谈谈你看 象直观的刺激,再以七岁同龄
见过的花灯!欣赏花灯图片(展示课件第三屏) 人的视觉探究走马灯究竟有什
升的认真观察。
6.过渡:茅以升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善于
观察的孩子,还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呢!
孩子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茅以升发现了什
么问题。
这一步骤的设计既能促使
(1)读中思考,在书中标好记号。
学生再一次认真地默读课文,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读中思考,及时做好笔记,调
3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 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汇报。
(四)师生评议。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一)多种形式复习生字词。
复习生字词为学生进一步
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二)简要说说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 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孩子?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提问、又拿、点燃”这些动词。
(4)讨论从这些动词中,你又觉得茅以
升是个怎样的孩子?(勇于探索)
8.小结:茅以升真是一个勤于观察、善
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
孩子呀!
9. 有感情地朗读第 2~5 自然段,再次感
受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 (展示课件第十屏),指导朗读。 2. 质疑:为什么说“虽然他没有完全明 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经
教室四壁的壁扇等。
(二)品读第 2~5 自然段。
1.请四个组的同学各读第 2~5 自然段中
的一个自然段。
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活
2.(展示课件第六屏)
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朗读的
(1)自己思考:走马灯的结构是怎么样 厌烦感,提高学习兴趣。
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说一说走马灯的构
造。
3.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他是
呢?……”中省略号表示什么?体会此处省略
号的用法。
7. 茅以升发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
(1)自己默读课文,找出关键的动词, 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文中做好记号。
再配以师生的点评、精要问题
(2)同桌交流。
的设置,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
(3)个别汇报,明确:“问、取、吹、又 解课文,把握重点。
(3)小组汇报,明确茅以升提出的问题, 动了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达到
在书中标好序号。
优化教学的效果,又能使学生
①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茅以
②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升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善于
③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
一些呢?
惯,对学生今后学习习惯的培
桌交流体会。 (二)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习茅 以升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 的精神。作业(一)的设计能
4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小组交流后汇报。 五、作业布置
(一) 搜集一些有关茅以升的故事看一 看,做一些读书笔记。
(二)认真观察一样你喜欢的东西,看看 你能发现什么奥秘。
激发学生深入了解茅以升的有 关情况,促使学生向茅以升学 习。
作业(二)的设计能促使 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发现 问题的良好习惯。
5
怎样观察的呢?
4.指名回答。(相机展示课件第七屏)
(1)齐读。
(2)(展示课件第八屏)同桌共同完成学
习卡,感悟茅以升对走马灯产生浓厚的兴趣。
(3)理解“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体
会“盯着”一词的好处。(表现了茅以升观察
重点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
得非常专心)
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体会。
5.感情朗读第 2 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
3. 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敢探索科学道理的精 神。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课前准备:
“棱柱形”物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
(2)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 语,标好自然段。
(二)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三)(展示课件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初步了解 课文内容。
查字词读音,给多音字“转”组词。 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质 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起探索的积极性。
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三、总结全文
正因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一个勤于观察、善 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
归纳、统领课文主题。
孩子,所以长大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对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拓展延伸 (一)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