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油桃产业现状及高效栽培技术

我国油桃产业现状及高效栽培技术

一是油桃在整个桃种植业中所占比重呈逐 年增加趋势。 在我国,浓甜型油桃发展迅速,到 上 世 纪 90 年 代 基 本 完 成 了 酸 甜 型 品 种 向 浓 甜 型品种的转型。 同时,由于油桃果面光滑无毛, 食用方便,很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随着大量油桃
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及推广,可以预计,在今后相 当长的时间内, 油桃在我国桃产业中所占的比 重会逐渐增大。
病虫害防治:油桃的病虫害多,其中,为害 严重的有褐腐病、缩叶病、疮痂病、穿孔病、炭疽 病、桃蛀螟、食心虫、蚜虫类、介壳虫类和小叶蝉
等,应实施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抓好关键环节, 以控制病虫为害。 休眠期,喷施波美 5 度石硫合 剂, 以杀死越冬虫体及消灭病菌, 减少越冬基 数,控制为害。 生长期,认真观察病虫害发生规 律, 抓住成虫较集中的时期和幼虫初发期以及 病害早期对症喷药,提高防治效果。
建园:建园时可推行砧木建园或芽苗建园, 以降低生产成本。 砧木建园时可用毛桃或山桃 做砧木,带木质芽接。 6 月上旬嫁接,接后除萌, 加强管理,7 月中旬剪砧; 芽苗栽植建园是在定 植成活后,春季发芽前剪砧。 注意合理密植,一 般以 3 m × 4 m 的株行距较适宜。 加密栽培要 严格控制树形, 并以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控制。 定植时切忌过密, 否则容易郁闭, 果园通透性 差,果实易发生果锈,裂果现象也较严重,影响 果品质量。 此外,为了促进油桃苗健壮生长,实 现早结、丰产,定植时应先对定植穴进行改土。 定植穴应挖成长、宽、深各 80 cm 的规格,表土、 心土分置,回填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每穴施 有 机 肥 25 kg 左 右 , 尿 素 0.1 kg, 过 磷 酸 钙 0.25 kg。 苗木栽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促进成活。
五是施肥由单一型向复合配方型转变。 近 年来随着复合肥、复混肥、果树专用肥的发展, 客观上促使我国油桃施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 复合肥、复混肥、果树专用肥的施用,有效地 改变了单一施肥, 特别是单纯施用氮肥所带来 的不利影响, 对油桃果实品质的提高具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
六是由自然结果向人为干预转变。 一方面,
三是树形由低矮无干型向有干型转变。 传 统的 油桃栽培,树形以开心 形 、“Y”形 等 无 干 型 为主,以适应油桃喜光的特性。 近年来,纺锤形 等有干型树形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既有利产量 的提高,又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益。
四是由短枝修剪向长枝修剪转变。 短枝修 剪采用“堵”的方法,克服油桃枝条生长量大、树 体及果园光照恶化等不足; 而长枝修剪则采用 “疏”的方法,更适应油桃植株的生长特性,修剪 方法简单,便于普及。 所谓“长枝修剪”,即修剪 时对空间小处的密挤枝进行疏除, 对空间大处 的枝条长放。 这种修剪方法近年来已得到生产 者的认可,应用面积逐年加大。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零散性发展特征明显。 油桃不耐贮,不 适宜规模化发展,但分布过于零散,则不利于商 品化生产,进而对油桃的商品流通产生影响,制 约效益的提升。
二是时令性特征明显。 油桃货架期短,只能 进行短时期的贮存,季节性生产、季节性销售特 征明显。 虽然保护地栽培有效延长了油桃生产 和销售期,但以夏季供应为主的特征仍很明显。 “多时贱,少时断”的供给局面没有彻底改变,销 售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产业效益的提升。
剪为辅。 冬剪时,树形应以纺锤形为主,南低北 高,以利树体受光。 修剪方法主要以疏枝为主。 在扣棚前,应及时疏除无花枝、病虫害枝、重叠 枝和下垂枝。 每树留 60~80 个中长枝,所留果枝 直径应在 40~80 mm。
适期扣棚:在 11 月初扣棚膜,盖草帘,棚温 保持在 7.2 ℃以下,空气湿度在 80%~90%之间, 强迫树体休眠,为适期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树体管理:一是要控制旺长。 肥水充足时, 幼树易出现徒长, 不利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 化,需要控制枝梢的长势。 生产中通常施用多效 唑进行控制。 根施时,每株环状沟施含量 15%多 效 唑 5 g。 叶 面 喷 施 时 , 可 用 含 量 15%多 效 唑 500 mg/L 溶液喷施。 二是整形修剪。 应以通透性 良好的“Y”形为主。 修剪手法上,幼树期应以缓 放为主,少短截,疏放结合,促进结果。 枝组应单 轴延伸,多留中长枝;长放枝除顶芽萌发抽生长 枝外,中间不抽枝,对结果后的下垂枝回缩。 这 样反复更新,有利产量的稳定和品质的提高。 要 防止短截过多,否则容易导致分枝过多,光照恶 化, 并抑制花芽的形成, 不利产量和品质的提 高。 三是花果管理。 油桃自然着果率高,管理不 当时,容易导致过量结果,果个较小,商品性降 低,因而应及时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时,依据枝 的 长势而定 ,壮 枝 留 4~6 朵 花 、保 2~3 个 果 ,中 枝留 2~4 朵花、保 1~2 个果,短果枝及花束状枝 留双花、保单果,多余的花、果应及早疏除。 加强 病虫害防治,实行果实套袋,保证果面洁净,有 利于提高油桃果实的商品性。 此外,生产中应控 制枝梢角度和数量,使果实充分接受阳光,并增 施有机肥,有效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和着色。
一、油桃产业现状
油桃适应性广、进入结果期早,我国除黑龙 江、广东、海南、西藏和台湾等省(区)外,其余 20 多个省(区、市)均有种植,面积在 5.33 万 hm2 以 上,年产量 80 万 t 左右。 山东、北京、河北、河南、 陕西、山西和甘肃等地种植面积较大。 其中,山 东的冠县、聊城,山西的万荣县,陕西的渭南、大 荔,以及甘肃的兰州、秦安等地是著名的油桃产 区。 作为新兴果树,目前我国油桃产业发展呈现 以下一些特点:
三、油桃高效栽培措施
(一)基本要求 选择园址: 油桃园一般应建在城郊或交通
干线附近,以便于销售。 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光 热充足,温差大,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应避免在低洼、潮湿、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地 方栽培,以减少病害、裂果等发生。 同时,油桃栽 培对土壤的酸碱性有严格 要 求 : 在 土 壤 pH 值 4~6 时生长正常,而在碱性土壤中则容易发生叶 片黄化现象。
环 境 管 理 : 扣 棚 后 保 持 低 于 7.2 ℃ 温 度 600~800 小时,然后逐步 揭去草帘,分段将温度 提 高 到 25 ℃左 右 , 空 气 湿 度 在 升 温 期 保 持 在 80%~90%之间。 要防止升温过快, 影响枝梢生 长。陇东一般以 12 月下旬进行为宜。1 月为温室 油桃萌芽期, 要将最高温度控制在 22~25 ℃之 间, 最低保持在 4~5 ℃之间, 空气湿度保持在 80%~90%之间。 2 月为温室油桃开花期,要严格 控制环境条件,稍有不慎,便会导致种植失败。 温度最高应控制在 22~25 ℃之间, 最低保持在 5 ℃左右,空气湿度应降到 50%~60%,要注意防 止高温危害。 3—5 月为温室油桃果实膨大及采 收 期 ,应 将 最 高 温 度 控 制 在 28 ℃左 右 ,最 低 控 制在 15 ℃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 60%以下。
适期采收:油桃果实上色较早,一般在着果 后 20 天左右即开始上色。 这时果实进入迅速膨 大期,并进入养分积累期,也是提高果实品质的 关键时期。 一般在底色开始变色、 果实富有弹 性、芳香味变浓时采收较适宜。 同时应注意分批 采收,以保障果实品质。
(二)温室栽培管理要点 冬剪:温室油桃修剪以生长季进行为主,冬
22 Vol.31 No.10 2014
中国果业 信
息 China Fruit News
化二磷 3.5 kg、氧化钾 5~6 kg 的标准施入。 一般 在花前及 9 月施入, 要防止中后期氮肥施用过 多,引起植株旺长。 5—7 月,果实膨大期施肥应 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而磷钾肥为迟效性肥料, 应在秋季一次施入。 二要以有机肥为主。 每年 9—10 月每株施腐熟有机肥 25 kg 左右,有条件 的可在发芽前及果实膨大期每株再施 2.5 kg 的 鸡粪、羊粪等。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 高果实品质。 由于油桃植株不耐涝,雨后应及时 中耕;不太干旱时,尽量少浇水,有利于减轻病 害的发生;特别干旱时,在发芽前、果实硬核前 可少量灌水一次, 但要严防大水漫灌及灌后积 水。 灌水太多,植株易受涝死亡,果实品质也很 难提高。
二是由露地栽培为主向保护地栽培为主转 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油桃以露地栽培为 主;到 90 年代,油桃保护地栽培成为主流模式, 在生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如陕西渭南油桃 保护地栽培占到了当地油桃栽培总量的 90%以 上。 而在南方产区, 由于油桃裂果现象较为普 遍,因此,油桃避雨栽培成为主要的保护措施。
三是低产性特征明显。 油桃在我国为新兴果 树,种植时间不长,各项栽培措施仍在不断探索 和完善之中,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据统计,我 国油桃平均每 667 m2 产量不足 1 000 kg,与世界
油桃生产先进国家的产能存在很大差距。 四是销售局限性明显。 油桃的贮藏性较差,
导致其流通半径小,流通范围较窄。 销售范围有 限,同样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
中国果业 信
息 China Fruit News
产业论坛
我国油桃产业现状及高效栽培技术
【导读】 油桃作为新兴果树之一,其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其知名度 与市场上众多的传统名优桃品种相比,似乎稍逊风骚,生产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文 / 王田利
桃原产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 我国拥有 1 000 多个品种。 油桃作为桃的一个变种,因其 果面光滑无毛,很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甘肃河西 的紫桃、新疆的黄肉李光桃是其典型代表。 但油 桃在我国作为栽培品种, 用于生产中的时间较 为短暂。 上世纪 70 年代,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果 树研究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先后 从欧美、日本等地引入油桃品种进行试栽,但由 于引入油桃大多为酸甜型品种, 不符合我国群 众的消费习惯而发展缓慢。80 年代以后,我国科 研单位加快了甜油桃选育进程, 先后推出了曙 光、华光、艳光、瑞光系列、秦光系列和中油系列 等甜味品种,改变了我国油桃品种组成,并很快 成为新兴果树之一。
七是生产由无序生产向标准化栽培转变。 随着栽培周期的延长,各项管理措施的完善,以 及栽培标准的制定, 目前我国油桃生产已逐渐 告别无序生产时代。 这种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生 产能力, 有效地促进了油桃产量和生产效益的 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