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运用及古诗词鉴赏专题

语言运用及古诗词鉴赏专题

语言运用专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语言表达和运用是近年中考《考试说明》强调的一个必考点,它包括压缩语段、概况语句、扩展语句、续写语句、仿句、变换句式等。

【方法点拨】1、压缩文段,概况语句: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筛选主要的信息,读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整体意识。

把握作者褒贬的感情色彩,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要点,注意要求。

要点概括:主要涉及观点、态度,侧重在思想认识的概要上。

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主题把握程度。

缩减内容:主要侧重内容的概要,应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程度等。

2、扩展、续写。

先要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认真揣摩原句的意思。

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重点等方面的要求,展开联想想象,适当添枝加叶,复现原句所创设的情景,或列举,或补充,或承接,紧扣要求去扩展句子。

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词语来修饰中心词,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

续写是要注意语意的连贯。

3、仿句: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写法上,要善于联想、想像。

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总之,应做到“形似而意谐”,形神兼备。

4、变换句式的解题方法: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的结构。

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得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与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

再如长句换短句,最基本的就是使长句附加成分“消肿”,其方法有三:可以把长句附加语独立出来,单独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来排列,重新组句;变换时,有时还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关联词语,有时还应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

【温馨提示】所有的语言运用题做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句子是否规范,语意是否连贯。

【训练习题】(每题5分,共50分)1、读下面短讯,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六一前夕,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小学教育专家在深圳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管理研究会主题会,讨论新时期新型育人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真正将孩子从书本中解脱出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专家们指出,现在的孩子在接受网络、电视等媒体的正面宣传之余,也同样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致使一部分孩子存在不健康的心态。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找到一条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新型育人模式。

教育专家研讨新时期新型育人模式。

2、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介绍二胡,不超过60个字。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

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

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

[分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

我们可以先找出文段说明的对象——二胡。

再找出介绍二胡的四个方面:构成——琴杆、琴弦、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演奏用具——马尾做的琴弓;音质——低沉圆润;影响——深受中华民族喜爱。

据此,我们就可得出如下参考答案:二胡是胡琴的一种,由琴杆、琴弦和蒙着蟒皮(蛇皮)的琴筒构成,用马尾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

3、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扩展题,属于情景型扩展题。

题目中给出三个词语,提供一个情景,让考生运用合理的想象,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所给的三个词语都是我们常见的,很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

由“蛙声”让我们想起“夏夜”,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由“银河”想到夜晚,想到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由“树影”想到月光下的情景,想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扩展时还要注意“情景交融”,也就是说运用三个词语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要流露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或喜悦,或陶醉,或向往,抑或迷茫、怅惘、哀婉,只要与所绘景色相吻合即可。

参考答案:(1)微风抚柳,树影婆娑。

伴随着那蛙声阵阵,牛郎、织女在这静谧的夜晚相会于忽明忽暗的银河中,共诉儿女私情。

(2)夏天的晚夜是可爱的,走在树影斑驳的田间小路上,微风送来阵阵蛙声,还有那浅浅的银河,构成一幅天上人间的美景。

(3)恬静的夜,清风偶尔送来一两蛙声,婆娑的树影悄悄地映在河面上,仰望长空只有银河那淡淡的身影。

(4)喜欢徜徉于记忆的夏夜,睡在草地上,望着银河,数够调皮的星星。

月光下的树影婀娜,还有仿佛从天际响起的蛙声,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5)七夕后的银河随着情人的分离显得那么地暗淡。

偌大的河中只剩下些迷蒙的树影和悲凉的蛙声。

(孟伟)(6)最喜欢夏夜,月光象流水一样静静地洒下,留下斑驳的树影,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静听她讲述银河上牛郎织女的故事,远处的蛙声渐渐地把我带入梦乡。

(7)夏日的夜晚,我想变成一颗星星,躺在银河的怀抱里,蛙声为我催眠,树影为我放哨,真的好惬意!(8)最美莫过于夏夜,举头是深邃的银河,群星闪烁;低首是田田的荷叶,蛙声阵阵;成林的树木,树影斑驳。

好一个宁静的夜啊!4、从下面给出的俗语中任选—个,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

(字数在50—60之间) (1) 失败是成功之母 (2)习惯成自然 (3)后来者居上 (4)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示例: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次,我考试不及格,非常沮丧。

父母鼓励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

”5、下面提供语句的句式,续写两句话,与所提供的语句形成排比。

花时间去思考吧,思考是力量的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时间去阅读吧,阅读是才智的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时间去理解吧,理解是领悟的源泉;花时间去观察吧,观察是发现的源泉;花时间去实践吧,实践是真理的源泉;花时间去讨论吧,讨论是灵感的源泉;花时间去怀疑吧,怀疑是创新的源泉。

解析:注意不仅要成排比,还要有顶真。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顾欣,一个22岁的阳光男孩,充满了生机与梦想。

然而,不幸从天而降,白血病夺走了他的一切,连同生命。

在他离开人世前的28小时,他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网上发表了一纸“绝笔”信——“谁来拯救我的父母”。

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个,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遗憾。

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反复想,没有了我,他们该怎么继续活下去。

”许多读到信的人落泪了,数百人在网上跟帖留言。

其中一位网友这样写道:“不能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之流泪。

同龄的孩子们,想一想自己吧,想想父母的含辛茹苦,不要再让他们担心,不要再让他们伤心!”请你也写一段话跟帖:示例:珍惜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父母,善待我们身边每一个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

让人间多一点温情。

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

8、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

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示例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

”9、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

(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

橡皮:自己脏了,却使得书本干净了。

圆规:脚掌磨损了,人生之路却圆满了。

直尺:自己的长短从不计较,别人的长短却最关心。

10、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

要求着重肯定晓雪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

①晓明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②晓明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③晓明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晓明虽然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但是她在学习上有一股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古诗词鉴赏专题【方法点拨】一、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训练习题】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题目。

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__深秋晚景图(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2、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