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200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科目:文艺理论>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填空(10分,每空1分):> 1、文学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学的(1)和(2)上。
>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和西方理论家(3)的“寓教于乐”说都揭示了文艺的(4)。
> 3、文学本文的意蕴层次中最主要的意蕴是(5)。
> 4、从创作角度而言,叙事性本文的叙事节奏是(6)。
> 5、在神话和各种巫术仪式中包含了文学艺术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形式,即(7)。
> 6、刘勰在《文心雕龙》的《(8)》篇里集中阐发了文学思维的特点。
> 7、文学创作的两个基本阶段是(9)和(10)。
> 二、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的含义(20分,每小题4分):> 1、文学语言。
> 2、场景。
> 3、二分法。
> 4、审美体验。
> 5、伦理批评。
> 三、简答(40分,每小题5分):> 1、你怎样理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2、钟嵘《诗品序》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 此说在艺术起源论上与德谟克利特的“摹仿说”有何相通之处?> 3、如何解释叙事性文学本文的虚构的叙述?> 4、抒情性文学本文的情感抒发与日常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何不同?> 5、结合“意境”的内涵谈谈为什么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会长期存在着分歧?> 6、“风格就是人。
”但为什么文学风格和人格存在着不一致?> 7、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与创作动机有什么关系?> 8、伊瑟尔在论及文学阅读时指出:“本文是一个‘启示结构’,……本文的语言符号和结构在促使理解和赤的发展中把自己的职能发挥得淋淳尽致。
”如何理解?> 四、论述(30分):> 盛行于20世纪前期英美文学批评界的“新批评”理论注重对文学本文的独立性、自足性的关注,强调本文的“细读”。
中国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主张学诗者通过对优秀诗歌文本的“熟读”、“熟参”而达到“妙悟”。
> 试论二者的理论价值及异同。
>> 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文艺学考试科目:西方文学史>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 1.古希腊神话包括1和2两个部分。
> 2.西方第一部文人史诗是3。
> 3.莎士比亚一共写有4部戏剧。
福斯塔夫这一著名形象除了出现在《亨利西世》、之外,还出现在剧本5中。
> 4.《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是6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
《兰登传》的作者是7。
> 5.8创作了悲剧《中国的孤儿》。
> 6.第一部樗西方近代小说中人物进入复杂性格的作品是9,其主人公被说成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7.英国浪漫主义宣言是指10;柯尔律治是一位湖畔派诗人,同时还是重要的11。
法国浪漫主义宣言是指雨果的12,他的剧本13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 8.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被誉为14的开山作。
> 9.长篇叙事诗《使徒》是15民族诗人16的代表作。
> 10.《海的女儿》的体裁是17。
> 11.美国文学之父是18,他的代表作是19。
> 12.在俄国文学的一系列“多余人”形象中,20标志着俄国贵族革命性的终结。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21.《人间喜剧》> 22.威塞克斯小说> 23.七星社> 24.回朔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5.举例说明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 26.谈谈你对于连形象的理解。
>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27.结合作家作品,论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倾向。
> 28.分析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的艺术成就。
>>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指出下列著作(作品)的作者(编者)姓名,并注明朝代(每题1分,姓名与朝代各0.5分,共20分)> 1、《楚辞章句》 2、《乐府诗集》 3、《文选》4、《六一诗话》 >5、《乐章集》6、《西昆酬唱集》7、《剑南诗稿》 > 8、《论语章句集注》 9、《冤报冤赵氏孤儿》10、《录鬼簿》 > 11、《元曲选》 12、《唐诗别裁》13、《杜诗详注》 14、《天雨花》 > 15、、《人间词话》16、《书目问答》 17、《古文辞炎纂》 18、《古小说勾沉》> 1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二、解释或说明(每题5分,共40分)> 1、毛诗郑笺 2、春秋三传 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4、乐府 5、瓦子、勾阑 6、董西厢7、荆刘拜杀 8、脂评> 三、就你目前的知识和理解简述中国古代诗歌(或散文、戏曲、小说)的发展历程(10分)> 四、考生按报考的研究方向及专业分别完成下列试题> ●先秦两汉文学> 1、请举例论述《左传》叙事的特点。
(15分)> 2、翻译下段诗句,分析其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试谈你对屈原人生悲剧的认识。
(15分)> 人生悲剧的认识。
(15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以??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之浩荡兮,?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为此态也。
势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1、我惭古代文人诗创作的第一次高潮出现于哪一个历史时期?举例说明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15分)> 2、严羽的《沧浪诗话?诗坪》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自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太白《梦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
”对这则评论的得失,试加以阐释。
(15分)> ●唐宋文学> 1、以下三题,只选作一题。
(15分)> (1)结合苏轼、王夫之、黄生相关文字,分析社?诗《月》。
> 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镜,风帘自上钩。
>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嫦娥?,天寒耐九秋> 背景> 本诗为唐人宗大历元年(766年)社?流寓?州(今四川奉节)时所作。
> 注释> 四更山吐月:仇注:“乃二十四、五这夜。
”按四更月出之月,是残月。
残月如钩。
> 残夜水明楼:仇注:“月照水而光映于楼。
”> 尘匣元开镜:仇注:“如匣边露镜。
”喻黑夜。
元,初也。
初露之镜,喻残月。
> 风帘自上钩:仇注:“弯月挂檐,如钩上风帘。
”> 兔应疑鹤发:兔,月中玉兔,代指月光。
鹤发,白发。
> 蟾亦恋貂裘:蟾,月中蟾蜍,代指月光。
> 斟酌二句:清黄生《杜诗说》卷五:“寡妇孤臣,情况如一,故转为嫦娥斟酌之。
”> 参考文献> 宋苏轼被贬谪惠州,作《江朋五首》,序云:“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此殆占今绝唱也。
因其句作五首,仍以‘残夜水明楼’为韵。
”即以“残夜水明楼。
”五字分别为五首诗的韵字。
仍,并也。
> 明亡,王夫之抗清失败后,隐居湖南,作《读文中子》二首,第二首:“天下皆忧得不忧?梧酮暗认一痕秋。
历历四更山吐厅,悠悠残夜水明楼。
”> 清黄生《杜诗说》:“残夜水明楼”,“其比兴之深远,从来人不识也。
”> (2)分析苏轼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兼论苏轼岭南海南诗的特色。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睛。
>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 九死南荒吾不限,兹游奇绝冠平生。
> 背景> 本诗为宋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从海南贬所量移廉州(今广西合浦),渡琼州海峡北归时所作。
> 注释> 参、斗星宿名。
> 终风:《诗?终风》《毛转》:“终日风为终风。
”> 鲁叟乘桴:鲁叟指黄帝,相传为中华明的创造人,有很多发明创始人,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造于黄帝时期。
《庄了?天运》:“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唐成?英《疏》:“《咸池》,乐名”。
张,演奏。
> 2、前人在论及长调慢词的时候非常注重虚字或领字的艺术功用。
例如,宋人张炎《词源》谓:“合用虚字呼唤。
单字加正、但、甚、任之类。
”清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谓:“柳词总以平叙见长,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缀校有千钧之力。
”近人刘坡公《学词百法》则专门列有“衬逗虚字法”一节。
请结合上述引文及下面所附作品,就长调慢词中的虚字或领字的艺术功用作阐述(15分)> 附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大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史与何人说!> ●元明清文学> 1、结合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谈谈“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不同(15分)> 2、谈谈《牡丹亭》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15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1、《文心雕龙?序志》言:“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纠,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前五篇所表述的全书的基本思想,请对这一基本思想给予评述。
(1 5分)> 2、简述王国维的“境界说”(请在基本的要点上展开评述)。
(15分)> ●文艺学专业考生> 1、何谓“新感觉派”小说(5分)> 2、简述鲁迅的散文诗《野草》的艺术特色。
(10分)> 3、曹禺的话剧《日出》较之《雷雨》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哪些拓展?(15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