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复杂的气候,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5.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气候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6.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形分布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形成。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填充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这两部分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
亚洲的位置
出示亚洲地形图。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指图讲述)
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面、东南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是欧洲和非洲。
(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小结。
)
学生讨论、发言(世界最大、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有长江、黄河、世界人口最多)
师(指挂图):哪个洲最大?
生:亚洲。
一、世界上最大的洲(板书)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亚、欧、非三大洲分界线吗?请一名同学在挂图上依次指出来。
生(指图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尔其海峡和苏伊世运河。
师:刚才同学回答说亚洲最大,现在请同学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师:请同学从亚洲跨越的纬度方面去查阅地图,同时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生:亚洲北到北极圈以北,南到赤道以南,跨越纬度80度左右,东西距离10000多千米。
师总结:亚洲是跨越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的大洲,面积最大的一洲。
师:讲述亚洲的六大分区,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方位,属于哪一个分区?
生:在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
师:列举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个国家。
过度:我们知道了亚洲的位置、大小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们来认识亚洲的——
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板书)
1.地势特征(板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中部的青臧高原、它在亚洲的位置并根据其颜色判别其大致海拔。
(引导学生观察地势特征及地形分布)。
再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并判别其海拔。
生:依次指出并回答其海拔高度。
师生共同总结:根据高原、平原分布的位置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
2.主要河流(板书)
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长江、印度河、叶尼塞河、鄂毕河、恒河、眉公河、黄河,看它们流入哪个大洋?
生:叶尼塞河、鄂毕河流入北冰洋。
长江、黄河、眉公河流入太平洋。
印度河、恒河流入印度洋。
师:这些河流的发源地与流向与地形有什么关系?
生:由于亚洲的地形中部主要是高原山地,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并向四周分流
师生活动: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位置、地势特点和地形分布,现在我们来把学习的内容落实在图上。
发给学生:亚洲地形填充图一张。
师:让学生分别独立填写。
师;巡视学生填图,最后对学生所填的内容加以修改、更正。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世界分区地理的第部分内容——亚洲,我们要认真掌握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的位置。
亚洲的主要高原、山脉、平原的分布、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以及主要的河流和向四周分流的特点,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位置、地势特点和地形分布,现在我们来研究亚洲——三、气候复杂多样
(板书)
师:出示亚洲地形图。
师:亚洲气候为什么会复杂多样?请同学们从亚洲的
面积、地形、地势、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方面去讨论。
(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讨论)
生:讨论。
师:巡示讨论过程。
并请某小组学生发言。
师总结: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大,各地海陆位置差异大,南北跨越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所以气候复杂多样。
师:出示亚洲气候图
师:请同学读出亚洲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生:读雅库克茨与孟买年各月气温图,分析两地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纬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方面去分析)
生:因为雅库克茨纬度高,气温低,距海远,大陆性强,冬季气温更低。
而孟买纬度低,气温高。
所以,两地冬季温差大。
生:读哈尔滨与乌兰巴托年各月降水量图,分析两地降水差异大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和距海远近方面去分析)
生:哈尔滨距海近,受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
乌兰巴托距海远,大陆性强,降水较少。
师生共同总结: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各地气温、降水差异大,所以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师:亚洲哪些地方分布着季风气候?
生指图回答:亚洲东部、中南半岛和南亚大部。
师:亚洲东部分布的是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南亚大部分布的是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区的水旱灾害
师:引导学生分析季风强弱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师生活动: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现在我们来把学习的内容落实在图上。
发给学生:亚洲气候填充图一张。
师:让学生分别独立填写。
师:巡视学生填图,最后学生对所填的内容加以修改、更正。
小结:点名请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师:补充、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亚洲的洲界
3、亚洲的分区
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
1、地势特征
2、主要地形分布
3、主要河流
三、气候复杂多样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季风区的水旱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