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标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

课标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


50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919年6月10日, 上海全市工人 大罢工,并走 向街头示威游 行,上海水陆 交通全部瘫痪。
上海的“三罢” 斗争把五四运 动推向了高潮。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 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 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 位上一直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 的愤怒。签约仪式进行的同时,顾维钧乘坐着汽 车经过了巴黎的街头。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意义
探究活动: 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但五四精神 却万古长青,作为21世纪的青年, 应该如何宏扬五四精神?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 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 改革。
为什么中国对巴黎和会有这样的期许?为什 么中国对威尔逊的评价发生如此重大变化? 巴黎和会对国内政治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 么? 1.国际原因: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以新的启示。 2.国内原因: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3.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探源五四——背景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X
日本强加中国的“ 二十一条”
“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 (2)延长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 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土地租借权或所有权,以及居住权、工商经营权,建 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独占权; 日本当时提出二十一条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其根本目的(实质)是什么?袁世凯为首的 (4)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 北洋军阀政府基本接受二十一条,反映了当 (5)中国中央政府须聘日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由中日合 时的政治统治如何 ?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 办,军械半数以上应采自日本或设立中日合办的军械厂,允许给日本建造湖 北、江西、广东之间重要铁路权以及日本在福建投资、筑路、开矿的优先权。 响?
陈独秀
1919年李大 钊在《我的 马克思主义 观》第一次 较为系统的 介绍了马克 思主义学说
李大钊
毛主席在《“七大”工作方针》中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 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 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陈独秀自己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五四 运动唯一的总司令,他在晚年撰文纪念蔡元培时写道: “蔡先生、适之(指胡适)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 负主要责任的人。
巴黎和会我国代表激情演讲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十四条和平意见, 提出国家不分大小,都要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 土完整。《每周评论》评价说:威尔逊“光明正 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好人”。 1919年,巴黎和会之后,《每周评论》指出: 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 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 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课标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
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导言
从1840年到1919年,西方列强步步进逼,中国 封建压迫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在黑暗中苦苦挣扎;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一次又一 次的反抗斗争和潜心探索,结果却是屡遭失败.难 道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国将不国了吗?中华 民族将要遭受灭顶之灾了吗?中国要向何处去? 1919年的五四运动,犹如沉沉黑夜中的一声 春雷,以前所未有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给人们 以振奋和鼓舞,使中国的历史迈进一个崭新的时 代。 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它对中国的命运和前 途产生了什么影响?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等 罢免、释放、拒签
感悟五四——意义

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你感悟到了 哪些精神?(畅所欲言)
五四的意义和精神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动(性质)——爱国。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 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进步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当时散发的传单
五四运动有三种真精神,是学生牺牲的精神,是 社会制裁的精神,是民族自决的精神。学生牺牲的 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 万岁!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
火烧赵家楼
6月3日,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400多 名学生,这就是 “六三大逮捕”

北京“六三大逮捕”激怒了全国人民!6月4 日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上海日资纱厂的 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日华纱厂、上海纱厂、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开始罢 工……6日,华界和英美法租界的电车工人、 求新机器厂、锐利机器厂、祥生铁厂、锦华 丝厂等工厂工人罢工……5日至11日,上海 罢工的企业有 多个,工人达六、七万 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给帝国主义和军阀政 府以沉重打击”。
走进五四——过程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 于北京天安门前,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表明运动 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爱国热情高涨。 斗争的矛头旗帜鲜明地直接针对谁? 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温总理号召发扬五四精神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词:胡宏伟 曲:雷雨声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取得的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 拒绝签约
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签和 五四运动的杰 约? 出历史意义,
当时的报刊评论道: “这是一个全民 的运动,不是任何 武力所能压制得了 的”。
在于它带着为 辛亥革命还不 曾有的姿态, 这就是彻底地 不妥协地反帝 国主义和彻底 地不妥协反封 建主义。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论》
知识梳理
国际: 日本加快侵略,加剧民族矛盾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根本原因 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直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先锋:学生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背景 国内:
过程 结果
第二阶段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领导: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 释放学生 取得初步胜利 罢免职务 拒绝签字
陈独秀和李大 钊起的《北京市民 宣言》,胡适翻译 为英文。宣言强烈 要求收回山东权益, 要求言论自由权。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五 四 运 动 的 过 程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心: 参加者: 主力: 方式: 口号: 结果: 北京 学生等 学生 罢课示威
பைடு நூலகம்
6月 3日
上海
工、商、学 工人 三罢斗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