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港联动“政策解读与业务市场分析作者:出口转内销查看次数:1748 评论数:2 发布时间:2006-6-29 10:40:462004年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海关总署,同意在深圳盐田港等七个保税区与各自临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成立盐田港保税区物流园。
2005年12月31日,盐田港保税区物流园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验收,成为继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大连保税区之后的第三个封关运作的保税区物流园。
为珠三角的物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商机,我司适时在盐田港保税区物流园成立办事处,拓展本区相关业务。
现将物流园的相关政策与业务市场分析如下:一,“区港联动”的含义与政策优势1,“区港联动”的定义:“区港联动”是指保税区与临近港口合作,在港口划出特定区域(不含码头泊位),实行保税区的政策,以发展物流业为主,按“境内关外”定位,实行封闭管理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在该特殊区域内,海关通过区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通关模式,在全封闭的监管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简化通关手续。
港口与保税区之间相关手续简便,实行“无缝对接”,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组合,货物快速的流入流出。
目前,我国有上海,大连,深圳,青岛,宁波,张家港,天津,厦门共八个实行“区港联动”政策的试点园区。
2,“区港联动”区域的主要政策和功能“联动”区域除享受保税区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海关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外,还叠加了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即实现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
从而改变了保税区现行的“货物实行离境方可退税”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区内享受“境内关外”的待遇,货物在区内可以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区港联动区域实行封闭管理,参照出口加工区的标准建设隔离设施,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区内不得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联动”区域集成了四大国际功能:一是国际中转。
即对国际、国内货物在园区内进行分拆、集拼后,转运至境内外其他目的港。
国际中转是世界各大自由港的主体功能产业,也是航运中心实力的体现。
二是国际配送。
对进口货物进行分拣、分配或进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配送。
国际配送为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增值服务创造了一个重要平台。
三是国际采购。
对采购的国际货物和进口货物进行综合处理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销售。
四是国际转口贸易。
进口货物在园区内存储后不经加工即采取转口贸易方式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3,“区港联动”区域的快速通关模式“联动”区域是享有国家特殊政策的经济区域,实行“封关运作、监管合一、高效透明”的管理模式。
为提高通关效率,满足区内企业快速通关的要求,监管模式实现了四大突破:“三个一次”的通关模式: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大力简化物流园区货物进出境手续,园区和港区之间开辟海运直通式。
设立自动判别体系、自动生成管理数据、自动实货放行,实施“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的快速通关模式。
“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园区管理、卡口管理、港区管理融为一体,实行航、港、区联动综合管理,达到规范运作和防范风险的目的,促进区内企业健康发展。
“三个统一”的运作模式:信息流与货物流相统一,通关管理与园区仓储联网相统一,关区代码与贸易方式相统一。
“三无合一”的信息共享模式:通过网络技术在园区构建海关、港区、物流园区、贸易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实现EDI无纸报关、无人自动卡口放行、无EDI事后交单。
4,盐田港保税区物流园区“区港联动”政策执行与政府规划据深圳保税区管理局局长萧苑生介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税物流园区享受保税区相关政策,在进出口税收方面,比照实行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即国内货物进入保税物流园区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保税物流园区货物内销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货物按实际状态征税;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实现国内货物的进区退税,从而改变了保税区现行的「离境退税」方式。
降低出口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解决困扰加工贸易企业的「境外一日游」问题。
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设有两个卡口,1号卡口与港区直接相连,为区港直通卡口,2号卡口为物流园区与国内非物流园区通行卡口,实现区域管理、卡口管理、港区管理「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和一次申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的通关模式。
深圳海关关长邹志武介绍,物流园区对进出园区的货物通过电子设备与监控设备等监管设施联动,自动采集核对有关数据,实行严密完善的人工监控措施和规范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确保严格监控。
对园区企业实行通关、帐册电子化管理等先进手段,货物可在园区内自由转让、在区港间24小时直通、到港后船边提货直接入区、分批进入园区集中报关。
萧苑生称,将依托港口和海、铁、陆联运系统,在盐田港保税区重点发展临港高附加值加工产业,在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重点构建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和物流政策三大平台,发展现代国际港口国际保税物流业。
争取到二○一○年,盐田港保税区和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形成以国际保税物流业和临港高附加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互补格局,成为深圳市现代港口产业的重要增值环节,逐步向东翼自由港区发展,再造“特区中的特区”。
(以上之内容全部来源于深圳海关,深圳保税区等政府网站及相关物流网站)二,“区港联动”政策下的物流企业商机与卖点盐田港保税区物流园区实行“区港联动”政策后,因其具有保税区政策,还有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同时还拥用港口功能。
本人认为,随着物流园区的工作开展与日渐成熟,我司可以以下几点作为业务开发的卖点:1,改“香港一日游”为“国内一日游”降低运输成本。
加工企业产生“香港一日游”的原因:A,料件深加工转结,加工企业因生产需要,会对其工厂保税料件进行转结(就是所谓的转厂)。
料件转厂会产生以下问题:1)二家转结工厂料件名称型号单价不一致,这样要在海关进行备案更改或申请,手续烦杂;2)电子数据对碰出现差错或对碰不了,因海关网络联网监管,会产生转入转出企业主管海关数据差错,影响工厂实际操作;3)转厂企业因涉及到数家工厂的联系,形成业务链,如果海关对一家企业查厂或其它海关监管执法活动,会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影响其它工厂的运转。
正是鉴于转厂存在的风险,特别是第三个风险,很多工厂对转厂采取的是“境外交易”,就是把要转厂的料件经过中港运输,在海关转关报关出香港,再由需要转入的工厂报关申报进口。
B,加工企业的料件内购问题:加工企业因生产需要向国内购买部分料件,但来料加工企业没有资格进行国内购买,进料加工企业涉及税务问题,故采用先将国内购买料件出口至香港再用手册申报进口。
C,加工企业的产品内销问题,随着中国市场需求增大及国内国际贸易交易活跃,很多贸易公司要求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直接在国内交货,以及生产企业的部分产品直接在国内开发市场,完成贸易程序。
按照目前加工贸易相关政策,保税料件加工的成品及半成品不能在国内直接销(进料加工企业的内销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及繁杂的手续)。
因此加工企业通过产品的“一日游”达到其贸易的合法性。
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的成立可将“香港一日游”改为“国内一日游”,完成“香港一日游”所达到的结果,也解决了保税区不能退税的规定,料件进入物流园区,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
2,保税仓储,配送,分拨,中转。
A,加工企业都会有相应的驻外机构进行国际采购与国际销售,利用物流园之便利,可对其驻外机构国际采购的货物先行进口到国内放入园区保税仓储,并根据其工厂之要求进行配送分拨,同时也可以对其出口的货物先行出口至物流园区,完成其相关的海关申报及退税手续,再进行拼柜或拆柜处理,达到按其要求的国际配送。
B,进出口公司的物流服务,实现国际贸易的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
3,物流园的港口功能与保税区功能,贸易,加工,运输服务。
由上可见,物流园区的商务对象应包括:加工贸易企业及其代理商供应商,特别是其集成的供应商应做为主要业务开发对象;进出口企业及国际在华采购或销售的商务机构。
三,物流园,保税区,香港中转的政策功能与物流费用比较香港中转的政策功能:国际贸易组成部分,“一国二制”下和真正意义的“境内关外”,能完成全部国际贸易的所有物流功能香港散货费用明细:运费:HKD1000-1800(香港到深圳及反各)香港LOCAL费:HKD3.5/件(低于20KG,其它HKD0.35/KG,最低收费HKD300)香港申报费:HKD100-200/批次(香港报关费计算:[申报价值-HKD46000]/1000*0.25+HKD13.4)入仓费:HKD80-350仓租费:HKD40/周*立方拼柜费:HKD180/方香港整柜费用明细:运费:HKD1800/HKD2000(香港到深圳及反向)香港申报费:HKD200/批次柜租:自备柜HKD100/天,船东柜HKD300-560/天香港短驳费(短驳仓储):HKD1000吊柜费:HKD1200/吊拆柜费:HKD80/方仓租费:HKD40/周*立方保税区的政策功能:国际转口贸易,生产加工,国际采购。
保税区散货费用明细:运费:RMB400-700(保税区到深圳及反向)HKD1000-1400(保税区到香港及反向)EDI申报费:RMB100/次香港申报费:HKD100-200/批次仓租费:HKD2/天*吨装卸费:HKD60-80/吨保税区整柜费用明细:运费:RMB800-1100(保税区到深圳及反向)HKD1300/1500(保税区到香港及反向)EDI申报费:RMB100/次香港申报费:HKD200/批次拆柜费:HKD60-80/吨物流园的政策功能: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
物流园散货费用明细:运费:HKD300(港口到物流园及反向)RMB400-700(物流园到深圳及反向)EDI申报费:RMB100/次香港申报费:HKD100-200/批次仓租费:HKD2/天*吨装卸费:HKD60-80/吨物流园整柜费用明细:运费:HKD220(港口到物流园及反向)RMB900-1000(物流园到深圳及反向)EDI申报费:RMB200/次报关费:RMB300物流园区的费用应与保税区的费用相似,但没有香港费用发生。
国内报关报检代理费,海关商检查验费及船公司货代公司收取的相关费用,国内部分相同,故未列出。
香港相关换单费列入运费。
结论:由以上分析可得,物流园与保税区在仓储,运输等相关物流费用上大致相同,转口贸易中转贸易操作程序也基本相同,但物流园有“进园算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可以退税”的政策优势,保税区有“简单加工”的政策优势。
物流园,保税区在国际中转与转口贸易(即香港一日游)上可以在运输仓储等物流费用上大约可以节约30%的费用,这对企业有很大的利益趋动,同时在国际采购与国际贸易的周转仓储功能上费用节约明显,可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与市场优势。
但物流园与保税区在政策稳定性,长期性及办事效率方面不如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