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现在当家长的都有同一体会,现在孩子越来越难管,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我们对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要,谁都不敢忽视,不感怠慢,就是使不上紧。
这次洪都小学组织我们家长写“教子有方”经验材料,进行家庭教育的心得的交流,给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现在就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
常常看着那些在店里忙碌着为孩子选这选那却从没问过一句孩子自己需要什么的父母,我好想告诉他们:正是你们的包办和自以为是,慢慢司戕杀了孩子自我负责,自我判断,独立成长的能力。
记得女儿刚开始牙牙学语,但嘴里已经频频蹦出“不”字的时候,我意识到女儿开始由小动物般懵懵懂懂的状态开始进入确定自我意识的阶段,我对她就要开始由溺爱向尊重发展了。
第一次带她去玩具店,面对眼花缭乱的玩具,她这儿摸摸,那儿碰碰。
我叫上营业员,请她把两岁年龄阶段的玩具都摆在柜台上,让她自己玩。
这时,我仔细观察她的反应,当我看到她的眼睛长长地盯在一种玩具上时,我就拿起这样玩具,向她:“是喜欢这种吗?”然后我又拿起另一件玩具,又问她,“还是这种呢”.。
她很快明白了我是叫她自
己选择。
最后她用小指头向她喜欢的一件玩具。
别看这小举动,这是她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后来穿什么衣服我也让她自己选择!
对孩子来讲,选择意味着尊重自己的内心,意味着表达自我独立的意识,意味着必须对自己负起责任来的勇气和信心。
而对母亲来讲,让孩子学会选择,就是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尊重和爱。
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出发,让孩子乐学,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的兴趣去点温加油。
转眼间,到了女儿六七岁选择兴趣爱好的时候了,我陪着她辗转在各个兴趣班,学跳舞、学游泳、学画画、学乒乓、学蓝球、甚至学跆拳道——我让她每一样都去尝试,然后慢慢地观察她的兴趣。
最后女儿选择了学管乐——长笛。
刚开始吹长笛,是非常枯燥的吹长音节、指法等基本功训练。
我观察她,发现她每次去学习,都有些勉强,我的心动摇了,我记得一次下课后,我把女儿揽在怀里,轻声问她,是不是不想学了?如果不想学了,我们就放弃。
但女儿在我怀里安静地思考了一会后,轻轻地叹了口气,很郑重地说:“还是坚持吧。
”但她同时又提出要换到她喜欢的蔡老师的课上去学。
她自己选择了吹长笛,从此以后,她就担起了自己的承诺,开始努力勤奋地学吹长笛,五年级上学期时,她考过了长笛四级,并随学校乐队到香港去演奏。
现在女儿已进入五年级下学期了,许多孩子因功课忙都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但她却坚持着。
教孩子自己选择的得与失!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命运,都关系到家庭将来的喜乐哀愁。
古往今来的有关儿童成长教育篇中都告诉我们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长的影响。
因此,做家长的平时必须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只有我们做家长的应以开放的方式,让孩子自由选择,当孩子选择了美好,心灵被美好所陶冶,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美好,排斥丑恶。
美生了根,丑就无处可藏身。
学习阶段不光是选择美好,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间,我发现女儿已不满足读童话等读物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为她选择读怎样的书。
我带她到书店去,让她自己选择。
但在汗牛充栋的书架前,她有些不知所措,我灵光一现,看“小人书”吧。
“小人书”曾伴随着我的青少年时代。
我为女儿买来《洪湖赤卫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笔耕》、《小兵张嘎》等许多二手“小人书”,由她自己选择。
“小人书”伴
随着女儿长大,优美的文字熏陶着她的心灵,也培养了他的读书的习惯。
现在女儿读书完全自己选择。
创造孩子自己选择的空间!
教育子女,我注重的是把握大原则,掌握大方向,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地学习、生活的能力。
我并没有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
我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我强调孩子要能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
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
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
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
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不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
现在我女儿上五年级,所有事都可以自己做主,我一点心都不操心。
她交什么朋友,她上什么补习课,她学习什么该怎么学,她考好了该是什么心态,考砸了又该怎么调整,她都能自己应付。
随着女儿越来越独立和成熟,我和女儿的角色关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我和她妈妈吵嘴了,她会出来
断公道,该批评的批评该安慰的安慰;而当我偶然表现出老爸的“霸道”时,正值青春期的她却并不和我硬碰硬,像个泠静的成年人般的走开,让我独自“反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作为家长,教育好孩子是责任,好的教育方法是不断探索出来的,让我们共同努力!
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是不全面的,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还要多想办法和多总结,争取做得更好更全面。
其实,家长平时的教育不仅要自己总结经验,还要会与其他的家长进行交流,可以吸取他人的教训,还可以吮吸他人的经验,这也是一种学习,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