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的诊治2011
慢性功能性便秘 根据RomeⅡ诊断标准,慢性功能性便秘除符合 以上诊断标准外,同时需排除肠道或全身器质 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
1999年 “全国便秘诊治新进展学术 研讨会”
1、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2、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 3、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 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手法帮助排便。 4、7d内排便少于2次或长时间无便意。
BD. Cash, et al: REVIEWS IN GASTROENTEROLOGICAL 2007
分析症状
症状重叠性
慢传输型
盆底失弛缓
IBS-便秘型
出口梗阻型
盆底松弛
• 直肠前突 • 会阴下降综合征 • 直肠粘膜脱垂
Locke et al,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04, 16 Corazziari,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4, 18: 613
多学科诊治
建立盆底中心
综合治疗
引入临床路径
连续的、多学科协作的 诊治过程,提高效率
患
管理者 研究者
者
规范化管理, 建立诊治指南 良好的科研平台
多学科诊断
• 体现整体理念
• 优化临床路径
康复科 消化科
多学科诊治
泌尿科
心理科
妇科
肛肠科
盆底中心的发展
2006年 美国克里夫兰医院Wexner教授 《盆底功能障碍:多学科的实践》
粪便的Bristol分型
慢性便秘
Chronic Constipation
西方国家发病率为2~27% 我国发病率为6.07~11.5%
Discomfort
Depression
Dollar costs
Drug toxicity
痛苦
压抑
经济负担
药物毒副 反应
Willy GD,et al.Pelvic floor A:Springer 2006 郭晓峰等.北京地区成年人慢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1
③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硬、变细、量少等。
便秘的诊断
制定罗马标准的灵感来自1984年在 里斯本召开的第12届国际胃肠病学会议 上的IBS专题讨论会, 会上讨论IBS的 治疗和研究对指南的需要。随后成立了 一个工作组为下届在罗马召开的会议制 定指南。
1988年在罗马召开的第13届会议上公 布了第一个罗马标准(关于IBS的)
具体为: ①腹痛,可在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次数或大便干、稀性 状的改变。 ②具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排便方面的异常: a)大便次数改变; b)大便性状改变(干、稀、水样); c)排便过程改变(便急、窘迫、排便不尽感); d)粘液便。 ③腹胀。
1999年87位国际知名学者在罗马制定了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被称为RomeⅡ标准
慢性便秘的诊治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 刘 飞
便秘的诊断
以往便秘的诊断标准繁杂多样 缺乏规范统一的“金标准”
便秘的诊断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喻德洪教授总结了 不同作者对便秘的认识,认为可归纳为三组症候 群: ①排便次数减少,这是所有症状中最客观的一 项,几乎出现在所有作者的定义中; ②排便困难症候群,如摒便,直肠胀感、排便 不完全感、便后下坠感以及由此所致的排便时间 延长等;
大便失禁
尿失禁 间质性膀胱炎
性交痛 外阴前庭综合征 外阴痛
出口梗阻性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
共同问题 Same problem 肌性盆底痛
盆底肌协同障碍
盆腔脏器脱垂
生物反馈治疗
我盆底中心自 2007.1~2009.6
慢性便秘 大便失禁 尿失禁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阴道痛 509(78.9%) 17(2.7%) 37(5.8%) 70(11.0%) 10(1.6%)
结直肠 妇科 泌尿科或男科 消化科 康复科 心理生理学/行为医学 治疗师(行为/物理治疗) 生物反馈技师 失禁顾问 护师 社会工作者(义工) 营养师
患者
诊断核心
结直肠医师为主
治疗核心 生物反馈治疗师为主
综合治疗
多学科合作 整体调节,整体治疗
生物反馈
针灸 心理治疗 手术
一般治疗 认知疗法 中西医药物 其他
生物反馈治疗
选择最佳适应症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依从性
生物反馈治疗
出口梗阻型便秘首选
Text
盆底松弛型
盆底失弛缓型
混合型
四个亚型
我院100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四亚型例 数分别为49、20、20和11例,疗效有差异
Type I
Type III
Rectal
Anal
Type II
Type IV
排除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分析症状
功能性排便障碍(F3)
•必须满足功能性便秘标准
•突出症状诊断的同时强调动力学异常
Dyssynergic defecation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 盆底肌异常收缩 • 或排便时肛管压放松低于20% • 有足够的排便推动力
Inadequate defecatory propulsion 排便推动力不足 • 排便推动力不足伴随或不伴随盆底肌异常收缩 • 或排便时肛管压放松低于20%
2000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 以结直肠外科为主导 2001年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 以女性泌尿学为主导 1998年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 以妇科为主导
测压及盆底肌电图室
三维腔内超声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盆底中心
排粪造影室
尿流动力室
建立盆底中心-联合多学科人员
诊断评估
生理形态检查
排粪造影
肛管直肠测压
盆底表面肌电
三维腔内超声 动态MR 尿流动力学 结肠传输试验
诊断评估
心理生活质量评估
症状自评SCL-90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 MMPI人格测试 他评量表
指导治疗
整合新模式
引入临床路径
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 度
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 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量用药。 重度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 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 中度介于两者之间。
2006年RomeⅢ标准
1.必须符合以下二项或二项以上: a. 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b. 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 c. 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d.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 e. 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 便、盆底支持); f. 排便次数<3次/周; 2.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时很少出现稀便; 3.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 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认知治疗 健康教育
Add your title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
Add your title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itle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itle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针灸治疗
三层面神经调节
CNS:督脉腧穴
ANS:背腧穴、骶丛
ENS:腹部穴
生物反馈治疗
肛肠科 Colorecal
泌尿科 Urology
妇科 Gynecolory
Rao SS, et al. Obstructive defecation: a failure of rectoanal coordination. Am J Gastroenterol 1998
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松弛型,不伴有明显盆腔脏器脱垂
最 佳 适 应 症
盆底失弛缓型非完全神经源性
患者精神正常,认知良好,有较强的治疗愿望
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压力 •心理状态 •应变能力 •社会支持
脑 CNS
病因新认识
脑肠轴 调节异常
肠 ENS
生理学变化
•动力学 •感觉 •炎症 •肠菌群
FGID
•症状 •行为
结 果
•药物治疗 •医师随访 •日常功能 •生活质量
50% 女性伴有不同程度排便、排尿障碍★
盆底整体理论 妊娠、分娩、年老 、激素水平等
RomeⅡ中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
慢性便秘:具备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 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 (1) >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 (2) >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 (3) >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4) >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 (5)>1/4的时间有排便时需用手法协助; (6) >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 IBS的诊断标准。
盆底肌肉、神经、韧 带病变—盆底松弛 直会肠粘 肠阴 膜 前下疝脱 突降 垂
前盆
中盆
后盆
排便障碍
★沈文洁等.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6
分析症状
功能性便秘(C3)
硬便 每周<3次 努挣 排便不尽感 肛直肠堵塞感 手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