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1.数据收集 2.数据转换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4.数据的组织 5.数据的运算: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6.数据存储 7.数据检索 8.数据输出
2.数据组织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及结构上的运算或操作。包括: 逻辑结构 物理结构 映象
5、其他设备
例如:机箱、主板、系统功能扩展卡(声卡、显 卡、网卡等)、光驱等。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
语言与编译系统
数据库管理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 CPU、存储器、通信联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系统 资源的程序,其主要作用是管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 部分,使之协调运行,并为各种数据处理提供基础功能;
2、数据库管理软件(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库管理软件是专门对数据记录进行综合管理的软件,以数据文件 结构的定义、数据记录的更新、数据记录的查询以及对数据记录的各 种运算提供全面的支持。
3、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系统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第四代语言(4GL) 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 标记语言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概述 数据处理 数据库技术 计算机网络
一、信息技术概述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一般地,信息 技术是计算机硬件技术、 软件技术及通信技术的 总称。
计算机硬件设备
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物理设。
4、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具体应用软件。以操作系 统为基础,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或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构 造,用于满足用户的各种具体要求。 通用应用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Microsoft Office 、用友财务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为某公司定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逻辑结构 数据间的逻辑关系,逻辑结构包括两大类:线性结构和非线 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及串为线性结构,而树和图则为 非线性结构。 物理结构 又称存贮结构,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贮器中的存储方式, 存储方式一般有四种: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及散 列存储。 映象 对于给定的逻辑结构需要寻找一种对应的存储结构,以便在 计算机中存储。通常把这种对应关系称为映象。
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CPU是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 分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 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数据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通信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结合分散在远程 的终端装置或其他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彼此连接 起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设备 总称。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装置、终端设备、通 信线路及相关设备 (如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等三大 部分组成。
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是用来完成用户所要 求的数据处理任务或实现用户特定功能的程序。系统软件 和应用软件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个类别。
1、操作系统软件(Operation System,OS)
操作系统软件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CPU、存储器、通信联接以及各 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系统资源的程序,其主要作用是管理的控制计算机 系统的各个部分,使之协调运行,并为各种数据处理提供基础功能。 操作系统具备两大功能: 系统资源的管理者、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软件的版本: 单机版:Windows9x、Windows2000、Linux、Unix…… 网络版:Novell、Windows NT…...
3、输入设备
计算机键盘(Keyboard)、鼠标器(Mouse); 图文扫描 仪、条形码阅读器; 触摸屏、手写体输入 设备、语音输入设备; 磁盘(带)、A/D,D/A模块。
4、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针式/激光/喷墨) 绘图仪语音合成与输出设备 磁盘(带)、 A/D,D/A模块
2、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是计算机必备的主要部件,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 储两类:
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用来存 储数据和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主要是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称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用于数据和程 序的长久保存。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磁盘(带)、光盘、移动硬盘、 闪存存储器:USB FLASH盘(又称优盘和闪盘)
1、中央处理装置包括主处理机、前端机及通信处理机,其主要功能有: 完成两个部件之目的通信;在通信系统与计算机主机之间形成一个计算机 级的接口,用以实现速度缓冲或串/并行转换。 2、终端设备是向系统发送数据或程序并从系统接收信息的设备。 3、通信线路是连接所有设备的通道,它可以是电话线路、双绞线路或光 纤线路等。通信线路的优劣常由传输速率和出错率两个指标衡量。通信 线路的连接方式有点-点连接、分支连接和集线式连接,通信线路的通信 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4、调制解调器可将终端或处理机的脉冲信号转变成载波信号送人电话网 络系统或将电话网络中的载波信号转变为脉冲信号传送给终端或处理机。 5、集线器是将两个以上的通信信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高速的通信 信道,以降低通信线路费用。
二、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的概念
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 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 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 按一定的使用要求, 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处理的目的
1. 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 处理的形式。 2. 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 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3.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 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 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