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遗址的地方,那么你能告
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 .广东 B .湖南 C .云南 D .陕西
2.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 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聚落
④ 半坡聚落。
商鞅列传》请回答: (1)文中的 “卫鞅 ”指谁? “孝公 ”是哪国国君?
(2)谈谈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
12.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天府 ”也。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
(2)材料三是对 哪个水利工程的评价,它使得 哪里获得了什么的美称。
12.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天府 ”也。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
(2)材料三是对 哪个水利工程的评价,它使得 哪里获得了什么的美称。
【考点】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尧舜禹的 “禅让 ”.
【分析】( 1)本题考查李冰和大禹.
的思想.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选项中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9.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A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 .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 .大盂铜鼎 【考点】 青铜器.
【分析】 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
【解答】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
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
《书》《礼》《乐》
《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 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 “天纵之圣 ”、
“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列为 “世 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
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 “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第2页(共 6页)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遗址的地方,那么你能告
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 .广东 B .湖南 C .云南 D .陕西 【考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汉
6.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7.在编演 “诸子百家论治国 ”的历史剧时, 扮演韩非子的同学, 所说台词反映的主题是 ( ) A .中央集权 B .为政以德 C .崇尚和平 D .顺其自然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考点】 春秋五霸.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城濮大战.
【解答】 公元前 7 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故选 A .
7.在编演 “诸子百家论治国 ”的历史剧时, 扮演韩非子的同学, 所说台词反映的主题是 ( ) A .中央集权 B .为政以德 C .崇尚和平 D .顺其自然 【考点】 百家争鸣.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 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选 A .
第3页(共 6页)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汉
【考点】 文字的演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的演变.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朝开始.
故选 B .
“甲骨文 ”,我国
6.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A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1998 年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 ,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 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你认为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说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
A .尧 B.舜 C.大禹 D .蚩尤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C.分封制 D .禅让制
100 字左右的短文
13.孔子 ﹣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元谋人的知识点. 【解答】 元谋人, 生活于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约 170 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远古人类.
故选 C.
2.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 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聚落
④ 半坡聚落。
A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考点】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
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 “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B.主张 “春秋无义战 ”
C.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D.提出 “仁 ”的学说
二、材料说明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
《书》《礼》《乐》
《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 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 “天纵之圣 ”、
“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列为 “世
(2)本题考查都江堰.
【解答】( 1)据材料一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可知,李太守指的是李冰,伯禹指传说中
的大禹.相传很早以前, 黄河经常泛滥, 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疏导,为此三过家
门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
(2)据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天府 ’也 ”是对都江堰的评价,战
故选 B .
四羊方尊等,司母戊
10.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第4页(共 6页)
B.主张 “春秋无义战 ” C.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D.提出 “仁 ”的学说 【考点】 老子和孔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 【解答】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 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具有朴素的辩 证法思想.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故选 A .
8.在孔子的思想中,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体现人文关怀的是(

A . “兼爱、非攻 ”B.因材施教 C .“仁 ”者爱人 D.有教无类
【考点】 老子和孔子.
【分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内容.
【解答】 阅读题文信息:孔子,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要你选出与之相对应的选项.依据已学
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兼爱、非攻 ”是墨子
8.在孔子的思想中,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体现人文关怀的是(

A . “兼爱、非攻 ”B.因材施教 C .“仁 ”者爱人
9.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D .有教无类
A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 .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 .大盂铜鼎
10.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字眼是 “农耕 ”,由此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 根据教材内容可知: ① 北京人靠采集、 狩猎为生; ② 山顶洞人靠采集、 狩猎为生,
还会捕鱼; ③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是长江流域原始
农耕的典型代表; ④ 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
二、材料说明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 商鞅列传》请回答: (1)文中的 “卫鞅 ”指谁? “孝公 ”是哪国国君? (2)谈谈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 【考点】 商鞅变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 【解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 “卫鞅 ”指商鞅; “孝公 ”是指秦孝公. (2)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 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军功越大,授予的爵 位越高,赐给的田宅越多.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编制户籍, 实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全国设置 31 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 的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 军队的战斗力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 为统一 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鞅、秦孝公. (2)公元前 356 年.内容: ①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 奖励耕织. ③ 奖励 军功. ④ 编制户籍,实行连坐法. ⑤ 推行县制.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 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