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


定义
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的 先进理念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 建设,不是“社区内的商业”, 而是“服务于社区的商业”。
混合的功能,叠合的姿态,多区联动, 邻里互补,属于大规模社区的配套公
共服务设施。
多个社区联合起来,是面向社区的 便民服务中心,集约服务的商业综
合体。
案例
苏州工业园、杜邦工业园,油 田工业园,大明工业园
铺位差异性影响销售难度的程度比较明显; 未出租的商铺销售难度较大,特别是大铺; 销售难度较大,售价与租金之间产生的收益回报低难以达到 投资者期望; 中、长期收益难以稳定; 后期经营管理难度较大,严重损坏商业形象与公司长期发展; 各类手续复杂,易产生纠纷,影响公司品牌。
诊疗所及牙医、 面包店、文具 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 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 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典 型的邻里中心包含35个商店、 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个 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
普通日用商店和餐厅
5
二、邻里中心的分类
中国邻里中心分类
类型 工业园区邻里中心
花园城郊邻里中心
居住小区邻里中心
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 运营管理:功能定位在先,招商紧随其后,再将单纯的物业管理跨越到“现场管理加物业管理”。 销售模式:三权分离,承诺投资回报的产权式商铺销售模式。 招商政策:主要针对品牌连锁商家。开发成本加物业费的低租金吸引经营者。
4
二、邻里中心的分类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分类
商业分级
新镇中心
邻里中心
邻区商店
配置标准
40000—60000套住户, 6000—8000套住户,按1.27m2 1000—1200套住户,按
1.27m2对1单位组屋配置
对1单位组屋配置
1.27m2对1单位组屋配置
商品档次
高档商品
中档商品
生活必须品
必备功能
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 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 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
特定时间签约 优惠
宣传推广费用
客户在招商会或其他特定时间中,如果是前几位签约客户将给予一定优惠,如租金折扣,管理 费优惠等
商场要持续浓厚的商业气氛,宣传推广是必不可少的,此费用有可能包括在租金中,也有可能 在管理费中,为了更好的引进商家,宣传推广费的高低及如何计算可作为招商优惠的另一斟酌 条件
15
五、邻里中心的运营管理 3、邻里中心的租售比
中档
高档
生活必须品
功能
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 行闲”
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娱”
油盐酱醋茶
消费 主要服务于工业园内的居民, 主要服务于大社区里居住小区的居民,
人群
然后向周边辐射
然后向周边辐射
仅仅服务于社区居民
6
三、邻里中心的规模及分布
“邻里中心”规模——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将社区规划为三种
1、每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 2、每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 3、每40000~60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
上海新江湾城
成都花照社区、清波社区和龙潭寺 场镇联合建设便民服务中心
属性
大社区里所有的社区商业以邻 里中心形式出现,主题明确、
功能互补
围绕着社区商业中心所建设的居住小 区级邻里中心,附属于社区商业中心,
起到补充作用
多个居住小区集合组建的邻里中心, 起到功能互补作用
标准 档次
“邻里中心”集基本服务、公益服务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
邻里中心不仅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 服务,还有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等 方面的活动,如语言培训,音乐培训中心, 读书阅览室,健身俱乐部,室外健身设施,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系列的属于公益方 面的服务。
每个邻里中心平均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配备了12项基本服务功能,周边住宅小区居民一般 步行10~15分钟就能到达邻里中心。
16
五、邻里中心的运营管理
邻里中心租售定位
邻里中心配套经营的赢利模式
纯销售模式
纯租赁模式
租售结合模式












分 拍整 分 分 层
割 卖体 层 散 与
式 销出 出 出 分
销 售租 租 租 散
售 策策 策 策 出
策 略略 略 略 租



五、邻里中心的运营管理
销售策略——纯租售对比
纯销售模式
其它形式
年期 免租期 管理费 装修
一般行业2年固定合约2年约或3年固定合约3年生约,餐饮业一般5—10年固定合约,可商议
给予一定期限的免租期可作为协商合作的洽谈条件之一。由于项目所在区域,该区域目前商业 还未形成规模,周边商业气氛不浓厚,要将本项目形成强烈的商业氛围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 租户生存角度考虑,有时需要给予足够的免租期
10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工业园邻里中心的业态组合规律特点 内向型业态比例
四大主要业态(超市,餐 饮,服务配套,美容)比例比 较均衡,经营面积都不会太大。 服务局限区域内居民
需要较多消费群体支撑的 业态比例较小,比如休闲业态。
服装(零售)经营商家个 数占比大(7%),但是平均 经营面积小(4.03%)
五、邻里中心的运营管理 1、邻里中心的销售
目前商业市场有四种操作策略,根据不同的操作策略,所引进的业态及 长期经营效果也各不相同。
纯销售 带租约销售 短期返租销售 长期返租销售
一般为一到三年返租 一般为八到十年返租
14
五、邻里中心的运营管理
2、邻里中心的租赁
优惠形式 扣率形式
细分
内容
扣率即从营业额中提取一部份作为商场的回报(含税),发展商跟商户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共同分享利润。
带租约销售模式
优势
发展商可在短期内回笼资金,降低项目整体资金压力, 无需承担返 租补贴与相关税费; 将商业经营压力转移向中小业主,由其分担经营压力。
通过招商保证前期商业定位与形象; 能快速回收资金,无需承担返租补贴与相关税费; 短期内使业主获得稳定收益
劣势
产权分散,主力店或品牌店难以进驻; 无法规划经营业态及规范整体形象; 对于商业做旺主要靠市场自身调整,所需时间较长; 若经营不好,对于项目整体形象有一定影响。



优势:以社区商业为中心,带动邻里商业的发展,即有利于整体商业氛围的形成,又

有利于邻里商业更好的发挥其便利、补充的作用。
劣势:社区商业的集中化,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邻里商业的人气。
8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邻里中心”基本特征——规模适中、人性化、集中化、休闲化、有凝聚力
服务理念:以12项必备功能为基础,让顾客满意、经营者满意、政府满意“三满意”,服务内涵是综合 性、全方位、多功能、各层次。
按实际营运管理的支出预算平均分摊。此费用已包括中央空调费、清洁、保安、设备维护、公 共水电、公共保险、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管理者酬金和宣传推广费用等。此条款也可作为协 商合作的一些酌情条件
除公共地方装修外,可考虑为个别优质商家分担部份装修费用,藉以吸引其进驻商场,为本项 目带来口碑
以客带客 进场的主力旗舰店介绍一定量客户入驻商场,给予增加一定期限的免租期或一定折扣
3
一、邻里中心的由来及功能
“邻里中心”功能——配备12项基本社区便民服务功能,辐射范围为居民步
行10-15分钟。
邻里中心除了12项必备功能(银行、 超市、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 、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 心、净菜场、卫生所)以外,还向中介、旅 游、家政、房产、法律等方面服务业的深化 功能。
按照邻里中心的规模和服务半径将其分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
类型 服务半径
外向型 1.5-2公里
中间型 0.5-1.5公里
内向型 0.5公里
客观条件
覆盖人群
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
常住1-10万人
只针对自身社区业主
主力店要求
非常高,知名品牌店
一般,关注其自身经营
无,提供生活便利的服务配套
主观控制
商住比
社区人均商业 面积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
创典全程顾问公司 2014年8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读
一、邻里中心的由来及功能 二、邻里中心的分类 三、邻里中心的规模及分布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五、邻里中心运营管理 六、新加坡邻里中心案例
1
什么是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其实质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 性市场。邻里中心作为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 心”,围绕12项居住配套功能“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 的服务。
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新 加 坡 “ 邻 里 中 心 ( Neighborhood Center)”的概念来源于其政府1965推行并长 期实施的组屋计划,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已 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成功的写照。邻里中心模 式出现于1970年,最初是用来解决城市人口不 断扩张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按照4 h㎡~6 ㎡ 的开发区域进行开发,市镇的开发又由多个邻 里中心组成。
物业形态:综合型大厦,层数大多为四层(新城大厦及贵都大厦)。 配置标准:按2万人组团配置一个邻里中心标准规划,2万人组团一般有5、6个住宅小区,辐射直径为
0.5-1.5公里,面积按1000-1500m2/千人配置。 业态定位:80%以服务业为主,其中40%-50%为餐饮业。12项必备功能为银行、超市、邮政、餐饮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