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天文学发展史_天文科普讲座PPT

中国天文学发展史_天文科普讲座PPT

耗资7.3亿人民币,射电望远镜是接收天体射出的无线电波的望远镜。
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于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发射的中国 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 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研制。
因为化学电池寿命有限, 所以东方红一号设计的工 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 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
地 动 仪
浑天仪
约1900前,提出“浑天说”
浑天说认为:
•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天 内充满了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面上。
• 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 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 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 先河
• 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 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 。
和冬至的日期,划分四季。 • 约2600年前,中国已确定一年有365.25日。 • 约2200年前,中国确立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
“盖天说”。
盖天说(天圆地方说)
盖天说认为:
• 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 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
• 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高悬在 大地之上,地的周边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 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圆穹形的凉亭。
1976年吉林陨石雨
1号陨石1.7吨居世界之首
2002年中国张大庆和日本池谷薰发现池谷-张彗星
2003我国首次发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器
杨利伟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1号”探月卫 星
主要任务有:1、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 2、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3、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2010年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卫星
主要任务是探测各种地月轨道
2013年成功发射嫦娥3号
主要任务:突破月面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月表形貌与地 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
2011年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飞船,并 成功与“神州八号”飞船对接
1054年夏,天关客星爆发: 亮度超过金星 白昼可见达23天之久
蟹状星云
1929—1934我国建立紫金山天文台
明朝:万户飞天
紫金山天文台的望远镜
我国现在建有5座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
新 疆
上海天文台折射式望远镜

文 台
兴 隆
80
米 射 电
天 文 台



贵州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
• 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 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
பைடு நூலகம்
张衡:(78—139年)
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 学家。
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 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 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 “张衡星”
什么是天文学?天文学是干什么的?
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天文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爱好!
天文学研究耗时、耗费资金。但为什么要学 习发展天文学?
• 古时制定历法的需要。 • 好奇心的驱使。 • 改进人类的各项技术。 • 人类未来生存的需要。
中国天文研究史
• 约4400年前,我国在尧帝时期就设专职天文官。 • 约3400年前,就有新星、月食的记录。 • 约2700年前,记载了世界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 • 约2600年前,中国开始用日晷测量日影,定夏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