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30分)
1. (11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踪迹腐蚀浑浊山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糙龟裂刨刮沟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帷幕钟鼎文楔形文字
2. (5分)请写出几句与时间相关的名言。

3. (4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扫过上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________
②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________
③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________
④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________
4. (2分) (2020八上·肇庆期末) 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打造“森林天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 . 电视剧《长征》,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红军远征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风雨历程。

C .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不可缺少,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整洁干净,他们应受到尊重。

D .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5. (5分)结合课文《秋天的怀念》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6.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今年中考数学试卷渗透了一些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系数远超去年。

B . 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仪征市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C . 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D . 低头族颈部肌肉损伤的原因,是颈椎长期承受重压所造成的。

7. (1分)“古人贵朝闻夕死”是从《论语》中:“________”这句话化用而来。

二、阅读拓展练 (共2题;共38分)
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就随之消失。

“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

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

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

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

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79il-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的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
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与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

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

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201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1)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2)“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
(3)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l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4)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饥渴难耐,边跑边喝水。

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9. (18分) (2018八下·永州期中)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节选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注】地著:即土著,指定居在一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具答之________
②无论魏晋________
③君安能以有其民哉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三处,对一处一分)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4)(甲)(乙)两文中都写到百姓离家逃难,各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结合两文简要说说怎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三、写作创新练 (共1题;共5分)
10. (5分)文中写到了塑雪罗汉,作者的另一篇课文中写到过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

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呢?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阅读拓展练 (共2题;共38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三、写作创新练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