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部《劳工法》的初衷是解决()的问题。
A.社会贫困
B.劳动力短缺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济
2.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原因是()。
A.社会福利措施不到位
B.社会保障不全面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
3.哈耶克重其一生都在维护自由主义信条,他认为福利国家破坏了经济效率,哈耶克是()的旗手。
A.边沁主义
B.新自由主义
C.公共选择学派
D.新福利经济学
4.()开宗明义地谈到了社会分工。
A.《考工记》
B.《荀子•富国》
C.《礼记•王制》
D.《道德经》
5.摩莱里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中()的代表。
A.现实论
B.理性论
C.自由论
D.空想论
6.()所强调和提倡的人文主义使人们开始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心,从而为西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社会思想基础。
A.宗教改革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共产主义运动
7.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A.到底是相信个体,还是依靠集体
B.到底是相信家庭,还是依靠政府
C.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
D.到底是相信家庭,还是依靠市场
8.孔子提出的什么思想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以及社会福利目标的高度概括()。
A.小国寡民思想
B.大同思想
C.灾害救济思想
D.仓储思想
9.“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
但是这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种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
这里的“种种构想”指的是()。
A.启蒙思想
B.空想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0.效用递减规律的提出者是()。
A.边沁
B.马歇尔
C.蒂特马斯
D.罗尔斯
11.对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
B.社会保障从属于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等于社会福利
D.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没有关系
12.傅立叶在()中阐述了宇宙观和历史观,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设想。
A.《里昂公报》
B.《论家务—农业协作社》
C.《经济的和写作的新世界》
D.《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
13.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地位的社会福利思想流
派是()。
A.自由主义
B.新历史学派
C.激进自由主义
D.凯恩斯主义
14.21世纪,中国的社会福利将是一个全面走向社会化的发展时期,()成为整个社会福利体系的主干。
A.职工集体福利
B.特殊社会福利
C.社区社会福利服务
D.儿童社会福利服务
15.近代西方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强化宗教的束缚
B.倡导以人为本
C.改革教义
D.弱化宗教的功能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威廉•配第学说的是()。
A.分配理论
B.劳动力利用学说
C.租税学说
D.最低限度工资理论
2.以下哪项是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对大同之世的描述()。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C.男友分,女有归
D.兼相爱,交相利
3.下列关于《济贫法》修正案中领取救济贫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丧失了个人尊严
B.个人尊严得到维护
C.丧失了个人自由
D.个人自由得到维护
4.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完备的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的途径有()。
A.专业化的社会福利
B.职业化的职业福利
C.社区化的社会福利
D.国家化的社会福利
5.劳动保险制度大体包括()。
A.社会保险制度
B.社会福利制度
C.社会救助
D.优待和优抚制度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填涂√、错误填涂×。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特点,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功利,
追逐利润的阶级本性。
2.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有关人类社会福利的思想就产生了。
3.哈耶克是一个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也是私有制的忠诚捍卫者。
4.社会福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水平,增进全民的社会福祉。
5.春秋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四、简答题
1.简答罗歇尔国民经济发展三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
(1)罗歇尔提出每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史都可分为三个时期,作为生产三要素的自然、劳动和资本在各个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自然是占绝对优势的要素,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2)到了中等文化阶段,即中世纪后期,劳动的地位逐渐增强,因为它有利于城市、市场和行会等特权产生和发展,于是劳动也资本化了。
(3)进一步发展到高级文化阶段,即资本主义时期,“每一件事务上都嗅到资本的味道”,资本开始占优势地位。
2.简述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中的三个定理。
参考答案:
(1)第一点是人口的制约原理
(2)第二点是人口的增殖原理。
(3)第三点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核心,称之为人口的均衡原理
五、论述题
1.论述《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贫民救济由地方教区举办,教区每周向地主和房产所有者征济贫税,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中央政府亦设置监察人员;
(2)立法将贫民分为三类并规定相应的济贫办法:健壮贫民,做工自给,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法;
(3)对失依儿童,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供男女儿童习艺;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者,设救贫所收容救济,并辅以院外救助;
(4)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方得到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