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第二章
者抽逃出资,事后未补足,且依法强制执行被审 计单位财产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出资人应在 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数额范围内向 利害关系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第三,对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 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由事务所在其不实审计 金额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审计第二章
2.事务所侵权赔偿责任范围 第一,事务所因故意出具不实报告而承担连
(一)社会原因 1、消费者利益保护主义的兴起 2、有关审计保险论的运用 3、CPA对商业领域的参与日渐拓展
(二)表现形式 1、诉讼爆炸 2、保险危机
审计第二章
三、 对CPA法律责任的认定
(一)违约 所谓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达
到合同条款的要求。当违约给他人造成损失时, 注册会计师应负违约责任。比如,会计师事务 所在商定的期间内,未能提交纳税申报表,或 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订立的保密协议等
审计第二章
2020/11/17
审计第二章
第一节 CPA的法律环境
一、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按照审计准则
的要求审慎执业,保证执业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否 则,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就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责任。 2、法律责任的出现,经常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 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因此导致了对其他人权 利的损害。
多年来安达信一直为安然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 仅2000年安达信从安然公司收取的审计和会计咨询的服务 费就分别高达2500万美元和2700万美元;安达信有100多名 雇员专门为安然提供各种服务,每周从安然收取100多万美 元的服务费用;
审计第二章
从1995年开始,安然还将其内部审计交给了安达信 ,甚至连财务长也是从安达信聘用的。安达信同时做安 然的管理咨询业务,安然的财务人员就是安达信的前雇 员,这些联系进一步加深了利益关联性,使安达信失去 了应有的独立性,成为安然的事实上利益关联企业,替 安然应用会计技巧或者做假账就等于自己的事。
被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分支机构的责 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本司法解释 所涉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赔偿纠纷未经审判, 人民法院不得将会计师事务所追加为被执 行人。
审计第二章
补充:案例分析
一、安然事件与泡沫游戏
美国最大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破产是美国有史以来最 大的破产案,安然股价曾高达90多美元,而之后一度跌至 几毛钱,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安然事件中,作为其 审计师的安达信公司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审计第二章
Arthur Anderson(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是世 界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该会计师事务所1913年在芝加 哥由阿瑟.安德森教授创建,至今已经过80多年经营,在 全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有办事机构389个,共有合 伙人2651人、专业人员79313人,拥有8.5万名员工,在 全球拥有10万家大型客户,1999年1月公布的年收入为 113.01亿美元,是国际上声名显赫的会计师事务所,也 是原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带责任时,没有最高赔偿额的限定,事务 所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由具体案件中利害 关系人的损失数额和其他责任主体赔偿能 力决定。 第二,事务所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而承担补 充赔偿责任时,事务所就其所出具的不实 审计报告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为该审 计报告中的不实审计金额。
审计第二章
还应关注: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分支机构作为共同
2、利害关系人明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 为不实报告而仍然使用的,人民法院应当 酌情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责任。
3、会计师事务所在报告中注明“本报告仅供 年检使用”、“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用” 等类似内容的,不能作为其免责的事由。
审计第二章
(九)事务所侵权赔偿顺位和赔偿责任范围 1、事务所侵权赔偿顺位 第一,应先由被审计单位赔偿利害关系人的损失。 第二,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
审计第二章
注意: 1、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四类审计业务:
企业会计报表审计 企业验资 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中的审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不实报告: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 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 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 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刑事 包括罚金、有期徒刑以及其他 一般由欺诈引起 责任 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等
审计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CPA的法律责任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参见书P14—16) 二、相关司法解释(参见书P16—23) (一)事务所侵权责任产生的事由
利害关系人以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注册会计师 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业务活动中出具不实报告并 致其遭受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赔偿 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款、第六条和第七条等规定,明确将 执业准则纳入法律程序范畴,将事务所是 否遵循了执业准则的要求作为判断其有无 故意和过失的重要依据。
审计第二章
(五)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分配 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对
外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其能够证明自 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审计第二章
(二)过失 所谓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没有保持应有的
职业谨慎。当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失时,CPA应负过失 责任。 1、普通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职业 谨慎;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则是指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 则的要求。 2、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则是指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 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审计第二章
(八)事务所免除和减轻责任的事由
1、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 事责任:
第一,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 无 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错误;
过
(我没错)
错 第二,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
免 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
审计第二章
(六)会计师事务所的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 1、《司法解释》第五条规定了事务所在故意
情况下,应当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 责任,第六条和第十条规定了事务所在过 失情况下,根据过失大小承担补充责任。
审计第二章
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 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 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①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②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 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2、利害关系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提起诉 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会计师事务所列为共同 被告参加诉讼。
3、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 或者出资不实、抽逃出资,且事后未补足的,人 民法院可以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审计第二章
(四)执业准则的法律地位 《司法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四条
审计第二章
(二)利害关系人的范围 利害关系人: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
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 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 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 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 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审计第二章
(三)诉讼当事人的列置
1、利害关系人未对被审计单位提起诉讼而直接对 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 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一并提起诉讼;利 害关系人拒不起诉被审计单位的,人民法院应当 通知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第一,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第(二)、(三) 项的规定;
第二,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以低于行业一般成员应 具备的专业水准执业;
第三,制定的审计计划存在明显疏漏; 第四,未依据执业准则、规则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第五,在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舞弊的迹象时,未能追
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者排除;
审计第二章
③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 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作不实报告;
④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产生 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
⑤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内容,而 不予指明;
⑥被审计单位示意作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 对被审计单位有前款第② 至⑤ 项所列行为,注册会计师按 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其明知。
CPA应当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 能力,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审计第二章
3、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 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经营失败的极端情况 是申请破产。
4、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 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例如,注册 会计师可能指派了不合格的助理人员去执行审计 任务,未能发现应当发现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 大错报。
责 仍未能发现虚假或者不实;(别人的错)
第三,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报告中 予以指明;(你的错)
无因 第四,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审验单
果关 位在注册登记之后抽逃资金;
系免 责
第五,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补足出资。
审计第二章
第三,由于审计中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 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 错报获取绝对保证。特别是,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精 心策划和掩盖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尽管完全按照审计 准则执业,有时还是不能发现某些重大舞弊行为。
审计第二章
二、CPA法律责任逐步拓展的社会原因及表现形式
5、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 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第二章
注意:
第一,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通常是由被审计单位的经 营失败所引发,如果没有应有的职业谨慎,就会出现审 计失败,审计风险就可能会变成现实;